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型作文是与命题作文相对的一个概念。自主,即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厚积,自主薄发。探研自主型作文,旨在最大程度地实施“主体参与”,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张扬写作个性,完善健全人格。一、自主型作文的理论设想设想之一:内因外因的哲学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过于夸大了外因——教师的“导”的作用,而没有充分发挥内因——学生的“自主”作用,失去了应有的理论支撑,教法也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自主型作文就是试图以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哲学理论为支撑去探讨作文教学,从而使内因发挥到“极致”,实现写作的最…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属于双边活动,它既包含着教师的“导”,也包容了学生的“作”。在活动的整个过程,若按二者所处地位进行分析,学生属主体(主),教师为客体(次);若用“内因”与“外因”加以区分,则“内因”源于学生一方,“外因”则出于教师之列。作文教学,就是“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相作用的结果。 通往作文教学成功之路的秘诀,除了调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积极性之外,还应选择最佳的训练方法。实践证明:采用“多看、多想、多练”的方法,无疑是通往作文教学成功之路的最佳渠道。若用“绝对  相似文献   

3.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学”是学生知识变化的内因,是学生能否掌握知识的根本;而“教”是外因,只能起帮助、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能通过学生才能得到发挥。所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学生。教师发挥主...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首先要从课堂教学抓起。抓课堂教学,其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抓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倡导开展启发式教学。 一、要不要开展启发式教学? 每节课四十五分钟,是不是满堂灌就算抓紧时间了呢?不见得。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最经济的时间,主动积极通过教材学习,获得身心发展的过程。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主导作用这个外因要通过学生学习的内因来起作用。教师…  相似文献   

5.
教学自述学生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不同”正是教学的宝贵资源,而且学生的“不同”每一天都会随着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发生变化。我称学生这方面的变化为“动态资源”。通过在课堂上对“动态资源”的关注,我的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教学所追求的目标,终究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面。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不会“学”,说明“教”是无效的。因此,教学的重心应当放在教学生的“学”上面。如何教学生“学”呢!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指导学生自学数学课本,从“读会”向“会读”发展。学生阅读课本,刚开始不习惯,也不懂得应该如何读。更困难的是读不出重点、归纳不出系统。就是读了也常是重算法轻算理,只满足于会仿着做。针对这  相似文献   

7.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教与学这对矛盾看,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可见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一切“教”都毫无意义。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才会更有效的进行。可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教学过程的本质所决定的。柳斌同志曾经指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从素质教育的“三要义”来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落实素质教…  相似文献   

8.
作文水平是语文水平的综合反映,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活动。而如何解决作文材料的来源,自然成为作文教学的“瓶颈”问题。本文试图探讨此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一、造成学生作文材料匮乏的主要原因形成作文材料匮乏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指作者本身的兴趣水平、态度、素养和能力等;外因指  相似文献   

9.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以这个观点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就是要: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创设一个“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对于这一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比较清楚。但是,学生的作文仍然普遍存在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的倾向。根本的问题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能真正从内容入手。一是偏重于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把学生的习作过程束缚在固定的模式中,甚至规定开头怎样写,结尾怎样写,分几个自然段写,可以用些什么词语等,学生完全是在被动作文;二是教师虽然也重视丰富学生生活,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但不重视引导学生将阅读、生活和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由于摆脱不了应付…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质量的优劣,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相似文献   

12.
中学作文教学无序化、枯躁化、功利化、单一化、空泛化、低效化现状令人担忧。如何让中学写作教学科学化、高效化,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走进一片全新的天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命题兴趣化引导学生明确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写作是心灵之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人的认识从感知外界事物发展到抽象思维的过程,起着关键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启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人”和“文”分离。当我们将作文教学的尴尬归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低、表达能力差的时候,当我们热切地追逐作文“体系”、“模式”、“套路”训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人格已经人为折损了。翻阅作文,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一致的“精神套路”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一味宣扬“立意要新”的衡量标准。 在作文教学中“立意要高”这…  相似文献   

15.
“电子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电子技术”实验是这门学科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笔者认为,在现代教学环境中,要把“教”与“学”着作是教学过程中同一矛盾的统一体。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内因为依据,教师必须创造外因,以激发和完善学生的内因为宗旨。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我们从实验室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近年来,在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全面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下面简述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有内因和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正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的提法从三年级开始有所变化,由“写话”改为“习作”,可见,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从说话、写话到习作的过渡阶段。“过渡”就是承上启下。如何顺利完成这个过渡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作文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把他们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哲学上讲:"事情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入手,才会事半功倍,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人”、“文”分离。当我们将作文教学的尴尬归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低、表达能力差的时候,当我们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训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斫损了。翻阅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致思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究其缘由,大致有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古话:“三天不开口,神仙难下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果不让学生开口,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将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内因,是主体,教师是外因,起主导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各种教学措施和方法,必须经过学生的主体接纳才能产生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