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不仅是指报纸图片量的增加,更应是质的提高。要真正让图片新闻这一新闻兵种在报纸上“重”起来,真正发挥出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传递新闻信息、传播思想文化的方面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是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的项目。这里使用的“新闻观”,其实涵盖比较广.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国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信息传播、宣传、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的论述”。这些概念有时是相互涵盖的,例如毛泽东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包括学校、报纸、电影等等,宗教也在内。”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主张“大副刊”的前提下认为:所谓报纸副刊,就是以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报纸为其载体,符合报纸本身的基本属性,与报纸新闻、广告、资讯相区别,独立传播文学、科学、艺术及其它相关文化、知识、资讯(或传播“大文化”)的一切报纸作品、形式及其版面语言。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新闻学开始把报纸、杂志、电视等统称为“公众传播工具”。有些大学设置了“公众传播研究中心”,有些新闻院系改名为公众传播院系。现在“公众传播工具”一词,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各种新闻工具的通称。本文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两教授 W·菲利普斯·戴维森与弗莱德雷克·俞德基合著《公众传播学》一书的第一章。他们认为“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而且还是人格的和文化的建筑材料。本文是该书的绪论,读者通过它可以对现代资产阶级新闻学——“公众传播学”的研究趋势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从迪斯尼《花木兰》看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传播是文化事业的核心构件。当今经济全球化伴随文化全球化,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以一种全球化的眼光审视新闻传播。我国现有报纸和广播电视分别为2000多家,有50多万新闻从业人员,其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之庞大为世界少有,但是我国传媒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并不大。而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各种新闻、信息、影视片等却大量渗透于我们的各种传媒之中,出现了信息传播的严重不均衡现象。“入世”后,我国大众传媒将完全暴露在世界媒体竞争的大环境下,受众也将被置于世界媒体的影响之下,如何抵御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入侵实乃一…  相似文献   

6.
刘翎 《军事记者》2003,(12):31-32
先进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综合的社会活动,它需要来自社会各方的协作与努力。军队报纸,作为军事新闻事业的主要力量之一,它不仅承载着新闻信息传递的功能,更肩负着传承我军优秀文化传统和建设军队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责。一、作为新闻传媒,军队报纸在建设“学习型军营”中大有作为。报纸作为一种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是通过传播新闻的方式实现社会文化的传播的。与传媒的其他功能相比,传媒的文化功能具有隐性、持续的特点。大众传媒对文化的传承功能,在短时间内也许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其在传播的信息中隐含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倾向等,却可以通过信息…  相似文献   

7.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由国家教育部主管 ,北京广播学院主办 ,是一份以广播电视为中心的现代传播文化学术刊物 ,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新闻传播核心期刊” ,2 0 0 0年以来又被列为“国家信息与知识传播核心期刊”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近几年来本刊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刊物质量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读者给予了积极评价 ,认为它在全国新闻学术刊物系列和高校学报系列两方面都办出了特色。《现代传播》的读者主要为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专业人士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 ,以及新闻…  相似文献   

8.
重视报纸副刊,历来是我国报纸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报业竞争全面展开的今天,我国的报纸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一直被视为报纸“附庸”的副刊,越来越在传播先进文化、极大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上找到了用武之地。报纸副刊与报纸新闻一起,已成为报纸参与新闻全方位竞争的两大板块。纵观当下地方党报副刊,呈现出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9.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是什么?陆定一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些年,也有人主张“新闻是被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信息”。无论是“事实的报道”,还是“传播的……重要事实信息”,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强调了“信息”的“报道”与“传播”。报纸是传播“信息”的,增加信息量、增强有效传播是老话题,也是新话题,可以说是报界永远的话题。一、老话新提:加大报纸的信息量进入新世纪后的这几年,我们《随州日报》年年都在讲加大信息量,年年都在做加大信息量的工作:改革政务新闻,压缩会议报道、领导人活动报道等,增加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广告业也兴旺发达起来.报纸、广播、电视刊播的广告日益增多,成为广告的主要媒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促进作用. 广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与新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宣传新技术、新产品,传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信息的广告、启事等都具有新闻的性质.同样,有些关于“市场行情”、“文化简讯”以及“咨询服务”等新闻也起  相似文献   

11.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是报纸的基本功能之一。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刊载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新闻性。报纸上的科普文章属副刊内容,它不是新闻,但要具有新闻性。鲜明的新闻性是报纸科普文章有别于期刊科普文章、科普图书的主要特点。在编辑报纸“科技”副刊时,增强新闻性是最基本的方针。鲜明的新闻性是报纸科普文章赢得读者的关键。报纸科普文章的新闻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事件性 报纸科普文章的新闻性,首先体现在与新闻事件的关联性上。围绕新闻事件作文章,以新闻事件为由头,是报纸科普文章的选题重点。 新民晚报的“科学馆…  相似文献   

12.
焦国章所著《报纸编辑学通论》,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焦国章同志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后到河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任教,主讲《报纸编辑学》课程。他的新著《报纸编辑学通论》是“新闻传播教育书系”的一种,全书分为报纸与报纸策划、报纸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修养、选择稿件、修改稿件、稿件的配置与配合、新闻标题、制作标题、设计版面共八章,附录了电子排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等4部分内容,可供新闻传播院系师生和报纸新闻工作者阅读。《报纸编辑学通论》@文华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媒业的基本社会功能是进行新闻传播。这一基本功能的实现要通过两个环节──把“新闻”产品(如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网页等)生产出来,再把这些产品“传播”开去。生产报纸产品的基本技术是出版印刷技术,传播报纸产品的基本技术是新闻传递技术──其实,报纸的传递是通过国家操办的邮政系统或报社模仿邮政系统的运行方式而自行操办的发行系统进行的。邮政系统、发行系统是交通运输技术与人员投递服务相结合的营运系统,是劳动密集型的,而非技术密集型的。生产广播、电视节目并将其串联播出的技术被称为节目制作技术和播控技…  相似文献   

14.
刘磊  周炬  马超 《新闻前哨》2014,(9):47-48
新闻不会消亡 “报纸”这个词翻译成英语是“newspaper”,这一单词由“新闻(news)”和“纸(paper)”两个词组成,报纸就是“纸上的新闻”.新闻会消亡吗?答案是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它就一定会存在.那么若干年后,会消亡的只是“纸媒”这种传播形式而已.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报纸的转型至关重要,因为不管什么媒体,都是内容为王,形式永远都是为内容服务,当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内容的传播需求,甚至开始阻碍内容的传播时,就应该被抛弃,被一种更适应社会发展的传播方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报纸“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本 《新闻界》2005,(3):101-101,98
纵观近十几年来报纸文体新闻的发展和变化,“娱乐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只不过,“文化新闻”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报对文化新闻的报道,均直接放在“文化新闻”专版或“文化新闻”栏目中,但到了9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报纸、特别是都市类的报纸,已把这样的专版或专栏改名为“娱乐新闻”。老牌的都市晚报,诸如《北京晚报》则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上同时用“娱乐新闻”和“文化新闻”两种版栏统之。这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已足以看到“文化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星 《新闻实践》2014,(10):86-87
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微”字大热,“微时代”、“微传播”、“微电影”、“微评论”、“微情书”、“微投诉”……一时间,似乎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微”不了。“微新闻”也成了一个新锐词语,并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审定,入选年度新词语,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传播时代,微新闻是报纸满足读者的浅阅读需要,增加报纸信息量,再造报纸在新形势下的新魅力、新优势的竞争“利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英语传媒在塑造和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或重大问题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1]。中国胡乔木指出评论是“报纸的灵魂”,美国普利策称评论为“报纸的心脏”。鉴于提升中国英语传媒传播效果的迫切性和评论在中西方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对美国主流日报和中国主流英语日报的言论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比较,希望对办好中国对外英语报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核心阅读:今年2月1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3中国报刊移动传播指数报告》,对2013年报刊媒体在微博、微信、聚合新闻客户端、媒体自有APP各个传播平台影响力进行评估,推出“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和“杂志移动传播百强榜”,同时发布报纸微博传播十强、报纸微信传播十强、报纸入驻新闻客户端传播十强、报纸自有APP传播十强.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由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媒,客观上是当今社会公众最易接受的一种通俗文化传播。鉴于此,新闻理应率先传播规范语言。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和人们思想的活跃,我们的新闻传媒也不时随意“制造”一些新词汇。比如近期,最先是以一些报纸招聘航空服务大嫂的新闻为由头,很快在全国新闻传媒中“演绎”出“营嫂”、“工嫂”、“农嫂”、“地嫂”等新闻,而且大有一触即发,不可收拾的势头。且不说什么这些“嫂”的提法本身欠妥,单说这些新词汇就有些令人费解。从词意上看,  相似文献   

20.
消息是新闻的主要形式,通常人们把消息称为新闻,是报纸上常见的一种文字体裁。它在我国目前的报纸上刊登时,一般都冠以“新华社×月×日电(讯)”或“本报讯”、“本报专电”等字样。一些比较简短的新闻,也有不带这些字头的。自从有近代报纸以来,传播新闻,就是报纸的首要职责。正如胡乔木同志所指出的:“报纸本是新闻纸”。起初,报纸上的新闻,每条只有几十个字,没有标题。后来,“其题目均为四字成语,逐日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