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5学年开始,经历了12年(1993年~2005年)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已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浙江省义务教育(7~9年级)将全面进入《科学》的实施阶段,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科学课程美好的愿景。但当前在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上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尤其是在科学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方法策略及评价研究等涉及到科学课程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上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些争论会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实验教学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是实现课程目标从“科学知识”到“科…  相似文献   

2.
2003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省级课改实验区,初中科学课程已经实施到了第四册教材.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科学课程美好的愿景.但当前在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上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尤其是在科学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方法策略及评价研究等涉及到科学课程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上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些争论会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实验教学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是实现课程目标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养"转变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将原来“自然”课程改为“科学”课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重大的举措。这一改变不仅仅是学科名称的改变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的教”作出相应变动 ,以便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试图对“科学”课的有效教学理念和一般策略进行探略 ,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参考。一、“科学”的产生背景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我们的社会 ,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都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对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公正和谐、个人生…  相似文献   

4.
科学素养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基本素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技能、方法和精神从不同侧面构成人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反映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潮流。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笔者作了认真思考,采用“建构性的学习活动”可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选择。本文采用准实验法作了等组对照比较研究,探讨科学教学中实施“建构性的学习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本次课程改革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同样可以找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梁华 《广西教育》2013,(25):90-9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必备的基础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能力、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研究表明,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他早期所接受的科学教育。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增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意识。下面,笔者结合个人的科学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三心”和“二意”。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既是科学课程的性质,也是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向。在科学课程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突显科学知识的认知和科学技能的训练,并充分拓展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使“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地体现,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玲玲 《山东教育》2003,(14):20-2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将科学探究作为理科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现行理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学生“听着学科学,坐着学科学,被动消极地学科学”的现状,新课程改革倡导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过程中,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也就是在“做科学,提问题”的教学思想引导下,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使…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这次改革中,农村小学亦然。从《自然》到《科学》的变化,不仅仅是教材名称的变化,而且是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变化,是小学科学教育史上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在新旧课程之交,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也比较多。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教师必须学会面对这次课程改革,本着务实求真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远离浮躁和肤浅,引领学生踏踏实实“做”科学,“真刀真枪”地搞研究。一、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做”科学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  相似文献   

10.
“2061计划”是旨在提高美国人科学素质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计划,1989年出版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93年出版了《科学素养的基准》。“2061计划”为提高美国人的科学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课程资源和课堂指导方面。例如:教学内容是否与学习目标一致?内容能否整合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讲述一个有趣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探究教学”是科学素养培养的手段 ,而科学素养是“探究教学”的最终目标。“探究教学”的实施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养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意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针对这样的理念及指导思想,我们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把它贯彻到教学设计中呢?我觉得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课程改革与学生的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提高区域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广大科学教师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希望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把他们引领到科学的入口处。然而,对一所学校而言,科学教师往往面临学科不受重视、专职教师少、教学研究“单兵作战”“闭门造车”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苏琦 《科学教育》2009,(6):88-88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科学课程资源,以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下初中科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科学教师必须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育课程理念去实施科学教学,不断探讨科学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构建与教学过程相匹配的教学设计.本文基于此,探讨了基于新课程下初中科学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案例——引导——探究——总结”,即“四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科学素养的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设计的现代化,与其相适应的课程设计理念、目标和方法应具有预期的内在特色,包括同具体学习目标的联结,有效的教学方法、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提供机遇和有益的评估方式。“2061计划”将课程设计作为培养科学素养的方法,强调革新课程设计框架,包括课程价值取向的建构、课程内容的统整、课程时间安排和类别设置、课程实施的多重变量的关注以及课程板块的组合等描述,旨在为研究者、实践者在基于科学素养的课程系统内提供借鉴和新思路,对面向新时代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素质课程创新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学生评价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探索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以促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提高。新课标明确提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评价要从学生科学素养着手,即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指导思想1、在当前课程改革中,科学课程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它突出了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2、以学生为主体,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建立一个尊师爱生、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9.
一、一体化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实施虽分为两个阶段,但它们并非相互隔离的,实际上两个阶段组成了连续性、递进性的有机整体。它们都是在“全面提高全体学习者科学素养”和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观指导下整体设计、统筹规划的。因而,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表现出基本的共性,集中凸显为下面一些基本特点:第一,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第二,取向整合,既强调科学世界中科学知识、方法与过程、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目标和内容的整合,又强调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统一;第三,体现科学本质,突出以探究为核心的亲历活动等。这些特点对中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一致性的要求:重建新型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重建以“综合性”为表征的知识结构,重建以“探究”为核心的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20.
科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课程,要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就必须把《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贯穿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做到科学教学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科学启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