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双宾句认识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依据的标准不同。双宾句是一个句法概念,不应以语义为标准来确定之,“双宾”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句法关系。“送、给、求、叫、扔”类动词构成的句式和拿_1、欠_1、熟语_1是双宾句。双宾句分为真双宾句、准双宾句、类双宾句三类。  相似文献   

2.
试论双宾句     
双宾句的构成与类型一般带宾主谓句的述语后面只带一个宾语,如“我读书”、“他有钢笔”。有些带宾主谓句述语后面能带两个宾语,如“我给他书”我们把紧跟在述语动词“给”之后的宾语“他”称近宾语;近宾语之后的另一个宾  相似文献   

3.
本讨论了述语分别为“有、是“的存在句的不同语义关系,提出在存在句式“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有/是 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附加成分”中,当述语为“有”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部分充满关系;当述语为“是”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完全充满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为这种语义关系所决定的“有”和“是”在具体句子中使用时的互换情况。同时本也考察了“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作为存在句式的真实性情况,指出用“是”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并非存在句,其实质是判断句;用“在”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才是真正的存在句。  相似文献   

4.
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双宾句表完整现象是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物体转移过程体现出来的,这和一般动作动词表完整的情况类似。既然双宾句表完整,那么必然是有界的,其远宾语前应该能够加数量短语。本文运用完型理论拟构双宾句的完型结构,并通过这个完型结构解释为什么双宾句的远宾语不能是一个表示占有属性的偏正结构。在分析中运用变换理论和空位理论,这些理论有助于在语法分析中发现语义条件和语义限制。本文把双宾句的动词范围限制为表"给予"和"取得"义的动词,正文中的双宾句即指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的双宾句。  相似文献   

5.
目前汉语语法学界对汉语双宾句的看法存在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是否认为“获取”类动词带两个名词性词语时所构成的结构为双宾语结构。本文从“获取”类动词的语义指向和这类动词所带的两个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获取”类双宾句不能成立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陆俭明先生认为“台上坐着主席团”和“台上演着梆子戏”属于同构歧义格式,并通过变换分析指出前者动词具有“附着于某物”的语义特征,而后者不具有此特征。本文举出更多的例句,并通过变换分析指出“附着于某物”的语义特征对这一句式不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由一个动词带上两个宾语构成,双宾动词是其语言结构核心,表示给予或索取意义,语义上强制要求与三个补足语同现,因此大部分属于三价动词,但双宾动词并不等同三价动词。另外,动词的配价结构有时在句法平面完全映现,有时则缺省某一动元或者发生位移,因为双宾动词对它的配价成分除句法上的要求外,还有不同的语义选择和语义上搭配共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宾语是述语的连带成分,是述语支配关涉的对象。双宾语句,就是在一个句子里,一个述语支配关涉两个对象的句子,也就是一个述语带两个宾语的句子就叫双宾语句。双宾语句中的两个宾语,通常是靠近述语的一个指人,叫近宾语(也有叫间接宾语的),靠述语远的一个指事物,叫远宾语(也有叫直接宾语的)。现代汉语中能带双宾语的词并不太多,主要是表示给予意义的一些动词,包括一些给予意义不太明显的动词,象:叫、骂、称、认……  相似文献   

9.
双宾句是现代汉语中很常见也较复杂的一种句式,其研究历来受到重视,也取得了颇多硕果,有传统语法之下的双宾句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背景下的双宾句研究、生成语法背景下的双宾语研究等等。但是多方面的讨论并不表示双宾语句中的问题已全部解决。通过纵览各家并从双宾句的句法结构,双宾动词的语义特点,双宾句范围的界定等几个方面去考察双宾句。  相似文献   

10.
根据动词和宾语的特征将黄冈方言中的类双宾句分为三个次类,并讨论了决定介词“得”在句中出现的条件。本文认为,类双宾句表达“制作/取得/移动/舍弃某事物以给予某对象”的意义,反映客观事象中先后相继的两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与之语序相同的“给予”双宾句句式的引申形式。类双宾句在汉语方言中存在的面较大。  相似文献   

11.
1 There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 A.have B.has C.are D.is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there be句型与动词have/has的区别。前者只表示“某地存在某人或某物”,后者主语是人。表示“某人拥有某物”。本句含义为“瓶子里有一些水”,并未强调其归谁所有,故应用there be句型,又因some water为不可数名词,谓语动词应用单数,因此答案是D。  相似文献   

12.
论旁及     
“旁及”是述语中心动词间接支配的语义角色,旁及成分不出现在表述一中;而施事等9种语义成分都是述语中心动词直接支配的语义角色,都出现在表述一中。有些补语指向旁及的动结式因补语还可以指向其他的语义成分而存在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双宾结构中,动词都是结构关联的核心,支配着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与之同现。由于英汉语各自的语言特征,虽然在完全映射条件下的句法模式是相同的,而且在非完全映射下对配价成分的隐省上是一致的,但是英语双宾动词对句式中的选择上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主要构成双宾结构的典型式及与格结构,三个语义成分在句式中的位置也较少变化;而汉语双宾动词构成的句式比较复杂多样,其三个语义成分在静态的句式中句法位置是灵活多变的。  相似文献   

14.
存在句是表示某时或某处存在某人或某物的一类句子。要深入研究存在句,对其性质和类型的讨论也是无法回避的,本文从语义的角度,根据动词的特点探讨了现代汉语存在句性质和类型。  相似文献   

15.
摆在笔者面前的是这样一份“合同”———“为了宋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进步,甲乙双方特约定以下事项,望双方自觉遵守。甲方:父亲宋昌华乙方:女儿宋婧甲方的责任与义务一、甲方是乙方的家长,有责任有权利教育乙方,制止乙方一切不成熟的言行举止,正确引导乙方做人的标准。二、甲方不准打骂乙方,如有事情不能统一看法,要语重心长,两代沟通,相互尊重理解,甲方要言传身教,做好表率,是父女更为朋友。三、甲方下岗失业并不可怕,只要努力做工,不管三九严寒或三伏暑热,坚持摆地摊、做点小生意,就能维持生计。甲方尽自己…  相似文献   

16.
双宾句是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的动词谓语句 ,表称说意义的“(主 )·动·名 1·名 2 ”句子属于双宾句的一种 ,由正面看 ,它符合双宾句的特点 ;由侧面看 ,它不同于兼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及复指短语作宾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双宾句和兼语句的区别湖南\李俊卿①他告诉我晚上看电影。②他让我晚上看电影。①是双宾句,②是兼语句。区分双宾句和兼语句,先要弄清什么是双宾句,什么是兼语句。双宾句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宾语,两个宾语都要和动词发生关系,两个宾语之间没有结构关系。离动词近的...  相似文献   

18.
存在句(NP1+V着+NP2)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某物",句尾的存在主体(NP2)在句法结构上常常是一些表示无定性的数量短语、专有名词①、光杆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少数抽象名词或短语,但是不能省略或不出现。以谓语动词(VP)为中心,探讨不同的谓语动词和存在主体之间不同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以及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安陆方言的双宾句与普通话相比有各种不同的句法格式。从动词的语义特征来看,有"给予"双宾句、"获取"双宾句、"称说"双宾句、"告知"双宾句、兼语双宾句。从句法格式来看,有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后的双宾句,也有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的双宾句,还有在双宾语之间用虚词"得"的双宾句。  相似文献   

20.
在对《左传》事件句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事件句对不同语义小类的名词性宾语有不同的选择关系。事件句和非事件句对宾语的语义小类和宾语的结构形式在选择上会有所不同,动词作述语构成事件句,或者事件句所表示的语义得以实现的决定因素是动词以及与动词相关的句法成分之间的相互选择制约,因此探讨清楚这一问题对《左传》事件句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