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内参》2006年2月10日的报道:学生债务项目在对该项目工作人员进行大量访谈的基础上,公布了一份题为《谈谈学生偿还贷款的选择》的报告,指出目前学生偿还贷款的方式有很多自相矛盾和不合理的地方,而且过于复杂,报告呼吁采用新的贷款及偿还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纷纷出台,学生贷款制已成为学生资助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国对高校学生的贷款政策略有不同.文章主要从各国高校贷款的对象、贷款的方式、贷款的管理与申请、贷款的用途与规模及贷款的偿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求为我国学生贷款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论建立多样化的高校学生贷款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高校学生贷款制度的历史沿革出发,揭示了当前学生贷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上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现实原因-单一的贷款基金 来源和贷款机构。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满足学生对贷款的多样化需求,应该建立一种贷款基金来源、 贷款机构、贷款品种、偿还方式、担保制度等都多样化的学生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学生贷款制度、偿还机制及违约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联邦教育贷款是政府提供担保、以学生预期收益为基础的信用贷款。联邦政府对大学生的贷款是一种必须偿还原贷和利息的高等教育资助形式,是联邦资助的主要形式,其偿还机制中的制度性建设非常重要,关系到助学贷款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本就美国联邦学生贷款制度、偿还机制及违约处理作一剖析,以对我国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由于国家、银行、高校、学生等主体间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因素,进而在认识上形成了信用方式的贷款和商业贷款的矛盾,在管理上形成了额外的补充规定和繁琐的手续,在均衡性上形成了高校地域、层次的差别,在偿还机制上造成了违约现象,在各方合作方面呈现出了银行、高校、学生互相推诿等问题,这些因素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为更好地发挥助学贷款的作用,在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机制、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的同时,学生应树立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好政策遭遇执行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琛 《教育与职业》2006,(13):30-32
2006年5月,因拖欠银行助学贷款,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4名大学生被北京银行诉至法庭,要求偿还助学贷款。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审宣判,4名学生中,除一人得知消息主动与银行联系调解外,其余5人均被判决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判决后,北京银行代理人表示,由于5人均已毕业,能否找到并执行相关款项还是未知数。——《新京报》2006年3月22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由于许多使用学生贷款者为了逃避偿还贷款假称死亡或残疾,美国联邦教育部最近宣布,自2001年7月1日开始,凡因上述理由申请免除偿还贷款者的家人、学校或贷款机构必须提出更有力的证明。当学生借款人死亡或成为永久残疾者时,联邦法允许免除偿还其学生贷款。联邦教育部  相似文献   

8.
学生贷款的偿还和回收是参与贷款各方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保持学生贷款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计量了国家助学贷款在老政策和新政策条件下各自的偿还率、回收率和相对效率指数,并与近四十个国家学生贷款的偿还和回收总体效率作了国际比较,说明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效率,最后针对提高助学贷款实施效率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程振 《华章》2013,(13)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明显高于一般商业性贷款.本文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贷款偿还历来是发放贷款国家的头痛之事,我们不妨分析部分发达国家贷款偿还情况,来作为我们搞好贷款偿还的基础。 拖欠偿还或称违约是美国贷款实施中最严重的问题。早在1981年,到期应还而未还的贷款额达2亿美元,到1985年和1990年,拖欠偿还额分别达到10亿美元和20亿美元。美国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都极为关注学生贷款计划,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或出谋划策或采取各种措施。教育部分别在1986年、1989年和1991年提出了新的学生贷款的管理细则。在1990年提出了贷款拖欠偿还的对策性建议——《减少学生贷款拖欠的行动计划》,分别向高等院校、借贷机构、洲级担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李让恒)为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要求,我省日前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并举办了系统信息采集培训班。该信息查询系统由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负责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支行以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湖南支行进行业务指导。本系统建立后,可及时查询采集到省内各高校贷款学生基本情况、贷款金额、偿还贷款计划、偿还或拖欠贷款本息金额及其他有关信息。这个系统还与高等教育学历查询系统联网,将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加强对贷款学生的监督和制…  相似文献   

12.
学生贷款偿还负担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沈华  沈红  黄维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0):38-43
各国在研究学生贷款的偿还问题时,对学生所承担债务负担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还款负担的轻重是衡量学生贷款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学生的贷款偿还负担进行国际比较,并对我国学生的还款负担作了实证分析;在阐述影响还款负担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模型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债务偿还方式多种多样,但目前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偿还方式有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不同的还款方式,消费者的利息支出有较大的差异。由于“信息隐藏”和“善意劝导”的原因,购房者所获知的还款方式信息仅限于等额本息方式。就此,应信息公开让购房者合理选取住房贷款偿还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生贷款偿还制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本就某些国家校学生贷款的偿还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偿还拖欠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对我国助学贷款偿还制度提出一些建议,试图从一个侧面为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最终确立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美国在重视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减免制度、发挥高校还款教育及帮扶作用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同时,两国在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方式方法、立法保障、惩罚强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对比,我们获得的经验启示是,政府应充分发挥在国家助学贷款偿还上的核心作用,实行多元化的还款方式,构建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的学生贷款计划面对不断增长的入学人数和日益减少的政府资助的挑战,加拿大大学负责招生的人士对现存的学生贷款办法进行了检查,对已过时的办法拟予取消。大学院校协会负责基金事务的常务顾问委员会提出一个学生偿还贷款计划以取代现行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政府实施学生贷款制度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时至今日,贷款已成为政府向高校学生进行财政资助的一种重要形式。结合近年来美国高校学生贷款的实施情况,本文拟就对美国政府实施学生贷款制度的动机和目的,贷款项目、特点、管理、贷款利息率、学生无力偿还贷款的处置,有关贷款优劣弊的争论,美国实施高校学生贷款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等系列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学生贷款中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贷款(Student Loans,我们一般称作学生贷学金)作为政府资助学生就读于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主要始于50年代,尤其在80年代以来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已在约50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实施(详见附表1).作为一种制度或计划,学生贷款涉及诸多方面的要素,如贷款的机构、贷款的标准、贷款的偿还等,而各国在实施学生贷款的过程中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或做法(参见附表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生缴费接受高等教育的即将全面实行,学生贷款(即学生贷学金)在我国的实施已列入国家教委的日程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贷款中若干主要问题作一比较的分析和研究,对我们实行和推广学生贷款计划想必会有所研益和启发的.本文主要从贷款的对象、贷款的用途与规模、贷款的管理与申请以及贷款的偿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各国学生贷款计划一览表”和“递延成本回收的政策选择”作为附表列于文后,以求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美国《纽约时报)2005年12月8日报道:最高法院7日的裁决认为,政府可以扣除毕业学生的社保补助金,以偿还他们所欠的贷款。此项裁决表明,政府部门在回收学生几十亿的贷款时又增添了新的途径。裁决同时表明,政府收缴贷款的十年期限并不适用于学生贷款。  相似文献   

20.
学生贷款中拖欠偿还问题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学生贷款中拖欠偿还问题的比较分析华东师范大学赵中建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为非义务教育及缴费上大学的观念已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与此同时,我国新的学生财政资助制度正在形成,而作为新制度之组成部分的学生贷学金(英文称作StudentL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