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语思维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学习文本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言语思维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理解词语、品味句子、归纳概括、领悟表达以及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深层阅读教学不唯浅读、浅教、浅学,而是采用问题性、示范性、训练性等策略,引导学生获取事实性知识,进行批判性思维,开展创意表达活动。词义是言语和思维的结合体,理解词义的过程就是言语和思维活动的过程。把词义作为深层阅读的动力源,组织词义点题、词义概括、词义牵线等思维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的智慧来自于思维,智慧是思维的结晶。课堂学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主阵地。语文课程视域中的高阶思维训练必须坚守语文文本、学生立场。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全部活动,要基于言语实践活动。只要有言语实践活动在,就有高阶思维在,口语交际课亦如此。吴伯威在《基础写作教程》一书中说:“思路是思维活动在不断推进中呈现的轨迹(路线)。它是一种有内容、有形式、有顺序、有趋向的运行轨迹。”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一样,都需要思维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抽象处组织言语实践 抓住课文中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组织言语实践活动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言语实践是语文课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力”的关键路径。以言语实践为路径,以培养儿童高阶思维为目标,引领教师改变自我教学、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设法让学习者投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预测推理、问题求解、判断评价和创造等系列言语实践活动中去。以整体化建构、过程饱满化、个性化生成等多样化的策略推动高阶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6.
词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这三顶中,让学生懂得_词语的意思(词义)是关键。在阅读教学中。词义教学要注竟三个“出发”。一、确定教学哪些词,要从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出发一篇课文有许多词语,是否都要教,这要从课文实际和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出发,一般来说,如下这些词语需要教学:1带生字的词语。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一般都要教。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震憾”…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引导小学生以"词语"为抓手,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对语言文字进行"舍弃、重组并去粗取精,转化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一、抓住关键词语,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课文首先要"把握"全文,力求在心中对课文形成整体印象,能概括课文的基本大意或主要情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  相似文献   

8.
确定词语言语意义的类别是为了提供分析和理解的范式样本。从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可以把词语言语意义分为以语言词义为基础的词语言语意义和由语境规定的词语言语意义两大类,它们共包括概念义、感情意义、语体色彩、搭配意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形象色彩义、语境具体义、语境转义、语境降用义、语境同义和修辞义 12个小类。这 12个小类还可以从功能上概括为功能性言语词义、替换性言语词义、描绘性言语词义三类。言语词义的功能不同,则对它们的解释方法也不同。言语词义上述两方面的分类剖析共同完成了一个对它们识别、理解和概括,阐释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9.
信息反馈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教和学的纽带。 在词语训练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将理解词义的信息迅速传递给老师,使老师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控自己的教学手段。 一、言语表述 通过言语表述,学生将自己学习有关词语获得的认识直接地、迅速地反馈给老师,教师则从不同的侧面去启发诱导学生认识有关词语的各个方面。比如,词语的意思是什么?词语在课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作者选用这个词语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层级上,学生以多文本阅读为基础,能运用、分析和综合文本信息,并可以对文本中关键内容开展深层次的评价的思维水平就是高阶思维水平。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多文本互文阅读促进学生分析思维的精准度和发散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凝练性和整体性的提升,促进学生评价思维深刻性和丰富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主线式阅读教学既能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并探究学习内容,又能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培养其分析、推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将学生由低阶思维活动引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层次上。文章分别从文本特征、文本内容、文本脉络等方面,剖析初中英语主线式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桂林 《云南教育》2015,(Z1):19-23
一、词语内化:运用为学习指向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教材提供的词语成为学生的语言库存,使其成为学生自主读(解读语言)、写(表情达意)的活的元素。因此,在文本解读中,须让词语的感知、理解过程,成为词语盘活运用的过程,让学生带着新词参与言语活动,使词语进入言语活动的运动场,以加快词语理解到运用的进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精心选择:凸显运用价值。一篇课文,除生字组成的词语外,熟字组成的新词也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的概括力是指以概括为主要的形式,将课文的大意进行梳理、归纳并付诸于言语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循文本内容,掌握概括方法;紧扣同质关联,构建概括模式;运用概括模式,形成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非连续性在形式上的片段性和内容指向上的关联性特点,明确了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已经成为阅读常态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基于构建学生的言语形对促进学生言语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即提供真实多元的文本阅读信息,基于文本意义统整文本信息,引导学生学会共享阅读信息,运用元认知策略发展言语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最活跃的元素,好多词语本身画面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过去,我们将词语的教学功能定位为“阅读障碍的扫除”“内容理解的注脚”是小觑了词语的作用,一组词语可以搭建起一个主要内容的框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整合这些关键词语,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既要关注言语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更要关注言语形式——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可以说.让学生“言”“意”兼得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的目标追求。在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中,在课文的品读与感悟中。在情感的蓄积与释放中.在模仿与借鉴中,寻求言语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图示导读法张旭红图示导读法就是以作者的思路、课文的关键词语,通过合理的逻辑组合,简明地反映课文的内容、写作思路、逻辑关系的语文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研讨课文、启发思考,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并脑、口、手同时活动,有助于学生自觉获取知识,促进能力...  相似文献   

18.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是词语训练。只有准确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文章的主要内客,才能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正确运用,具体表现事物的特点。由于词义的多样性,决定了具体语言中的词义就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加强多角度、多层次理解词义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词语教学中,有的教师照搬“教参”上的词语注释,让学生死记硬背,把词语的教学单一化、机械化,严重影响了学生解词能力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词语训练走进了形式主义的误区,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应以课文为凭借,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核  相似文献   

19.
李晓银 《成才之路》2014,(34):52-53
正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学生在阅读时领会句意,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探究内容,感受意韵,无不建立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但是,审视我们当前的词语教学,我们往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出示生字新词,然后用不同方式带领学生认读,交流对词语的初步理解,就进入文本阅读。细细探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词语教学存在如下的弊端:一是词语游离于整个语言环境,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二是词义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训练,加强指导,使学生能够通过精练的概括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而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概括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要求比较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基础,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无论是概括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的意思或一篇文章的中心,都要概括出实质性的内容。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也正是由于概括思维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是以形象概括见长的原因。一篇文章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的确是不容易的。概括思维的培养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