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何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真正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这是我们要不断去探索和实践的。在实际工作中,我觉得我们还得以学生为根本,让语文姓"语",追寻有"语文味"的"本真语文"。课堂永远是我们的主阵地,"本真语文"必须要有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我们的课堂,首先是要有语文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深知课堂  相似文献   

2.
一、语文阅读课堂本真需学生自主探究语文教学应当永远都姓“语”,这是真理。语文教学应当永远必须考虑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是我们当今所无可非议的。虽然有人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行踪特征颇有微词,但在语文教育界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界定。阅读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当下,我们的教学活动其侧重点应当考虑在学生的学上。学生的学,不能老是教师的灌,而应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情感的记录,是生活的浓缩。生活的魅力有多大,语文的魅力就有多大;心灵和情感的魅力有多大,语文的魅力就有多大!语文的本质是富有魅力的,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却削减了语文的魅力。还语文本真的魅力,就是要从我们传递的课堂中反思,让课堂真正充满语文的魅力。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语文魅力的主阵地。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们不能把其生硬地放在孩子们面前,而必须去催发这一朵一朵欲放的花苞,让其诗意地盛开在孩子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4.
课堂永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永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战场",因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才能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让语文这一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学科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孟梅英 《新疆教育》2012,(10):125-125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学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不耽于经验,不囿于传统,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就一定会常教常新,学生也永远会坚守在我们的课堂,等我们点亮那求知的眼睛。  相似文献   

6.
高效课堂就是要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而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永远的追求。高效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语文学习的起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学生以后的识字能力、自学能力与拼音能力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拼音的教学。拼音本身是非常枯燥的,不像阅读教学那样具有故事情节,只是围绕着发音、书写、拼读,学生总提不起兴趣,没有兴趣的课堂永远是失败的课堂。所以,激发学生的拼音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感恩     
陈粤圆 《辅导员》2010,(1):41-41
家庭是人生永远的课堂,父母是这个课堂上永远的老师。我们在这个课堂里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是父母给予了我们勇气和力量,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之有趣、学之有得、学之有乐?是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一线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永远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本文结合日常的教学研究,尝试从四个方面进行自我革新,转变课堂教学策略,让有效课堂真正看得见。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针对这一问题,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观点。一、加强课前预习指导新课程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1.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语文学习的起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学生以后的识字能力、自学能力与拼音能力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拼音的教学。拼音本身是非常枯燥的,不像阅读教学那样具有故事情节,只是围绕着发音、书写、拼读,学生总提不起兴趣,没有兴趣的课堂永远是失败的课堂。所以,激发学生的拼音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一、创设情境,融拼音于形象中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我们的语文教师实在是太忙了。课堂上,听说读写思都要训练,字词句段篇皆要顾及,语文课、阅读课、写字课、作文课轮番作战,家作、练笔、大作、小作齐齐上阵,活动、会议、社团丰富多彩,再加上大多语文老师身兼班主任,永远  相似文献   

13.
写在前面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语文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功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泊为“小七小八”位置(于漪语)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永怀敬畏,永远学习,永远坚守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语文魅力的展示上下工夫。让语文课的魅力得以展示,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每一个民族永远薪火相传的根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里特别邀请到了“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的几位中学语文特级名师,共同就“语文课的魅力”这一话题,发表他们来自实践的观点,并提供让学生难以忘怀的两个课堂片断,供大家一起探讨,做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工作,而不是任意地践踏式的无端指责。  相似文献   

14.
<正>无可否认,无论教学如何改革,好课永远是一线教师不懈的追求。我们该追求怎样的好课呢?好课风格各异,但都离不开学生的真实学习和真实收获。要达成这样的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注重语文教学的实在性、灵动感和尊重度。一、让学习真实发生的好课要实在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学好语文,教师就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紧扣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学习特点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十分钟是金     
写在前面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语文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功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泊为“小七小八”位置(于漪语)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永怀敬畏,永远学习,永远坚守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语文魅力的展示上下工夫。让语文课的魅力得以展示,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每一个民族永远薪火相传的根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里特别邀请到了“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的几位中学语文特级名师,共同就“语文课的魅力”这一话题,发表他们来自实践的观点,并提供让学生难以忘怀的两个课堂片断,供大家一起探讨,做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工作,而不是任意地践踏式的无端指责。  相似文献   

16.
写在前面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语文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功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泊为“小七小八”位置(于漪语)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永怀敬畏,永远学习,永远坚守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语文魅力的展示上下工夫。让语文课的魅力得以展示,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每一个民族永远薪火相传的根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里特别邀请到了“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的几位中学语文特级名师,共同就“语文课的魅力”这一话题,发表他们来自实践的观点,并提供让学生难以忘怀的两个课堂片断,供大家一起探讨,做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工作,而不是任意地践踏式的无端指责。  相似文献   

17.
写在前面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语文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功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泊为“小七小八”位置(于漪语)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永怀敬畏,永远学习,永远坚守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语文魅力的展示上下工夫。让语文课的魅力得以展示,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每一个民族永远薪火相传的根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里特别邀请到了“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的几位中学语文特级名师,共同就“语文课的魅力”这一话题,发表他们来自实践的观点,并提供让学生难以忘怀的两个课堂片断,供大家一起探讨,做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工作,而不是任意地践踏式的无端指责。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无论如何改革,有一样东西是绝不可缺失的,那就是永远洋溢在课堂上的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美妙的。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更何况,《新课程标准》如此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带领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然而,学习语文“三分在课堂,七分在课外”。所以,除了用好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孩子的课余生活,努力让他们的课余生活因语文而更加美好。课外阅读是一个美好的天地。新理念下的课外阅读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的强化训练,而应该是语言文字的广泛积累,是一种心灵体验,与…  相似文献   

20.
写在前面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语文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功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泊为“小七小八”位置(于漪语)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永怀敬畏,永远学习,永远坚守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语文魅力的展示上下工夫。让语文课的魅力得以展示,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每一个民族永远薪火相传的根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里特别邀请到了“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的几位中学语文特级名师,共同就“语文课的魅力”这一话题,发表他们来自实践的观点,并提供让学生难以忘怀的两个课堂片断,供大家一起探讨,做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工作,而不是任意地践踏式的无端指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