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解决却离不开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论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职业教育由于其特点和功能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职业教育由于其特点和功能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三农,关注三农、重视三农,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又快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依靠农村职业教育。当今农村职业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举措。目前,"三农"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农业问题而是一个农村社会问题.在农村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最关键的是将农村中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农村合作组织,而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要靠农民自己,这就要求农民与非公有制经济联系起来.呼伦贝尔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借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的机会,加强与农民、农业、农村的合作,开拓自己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讨论了呼伦贝尔市非公有制经济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的背景下,借其东风,发展壮大自己,加速呼伦贝尔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与关键,就是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直接担负着培养农民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它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与动力,同时也必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需求,主动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职成教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点解决"三农"问题战略部署的具体要求和实际行动。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村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必须把农业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模式、培养新农村建设有生力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开发农村自身的人力资源,即在相关政策引导下,授之以"渔",让农民依靠自身的力量建设、发展新农村.大力兴办农村职业教育,培养造就大批有一技之长、适应农村建设需要、能担当农村建设主力军的新型农民,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