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元龙 《地理教育》2014,(Z1):10-12
正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R·Hartshorne)认为"地理学家的任务就是用空间来描述和分析现象的相互作用,并加以综合。"英国地理课程专家在《地理教育》一书中指出:"无论对地理学的某一具体领域存在着怎样的个人偏爱,但地理总是不可避免地涉及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组合、空间联系。"一、问题提出的缘由1.基于地理学科的特点与核心地理观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其主要特征之一为空间性,它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地理科学从空间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结  相似文献   

2.
地理空间视角是看待地理事物的独特角度,是运用空间的观点认识、观察世界的独特方法。文章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研究样本,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过程与发展"三个维度分析和梳理了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内容及要求,并对课标的内容设置做出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3.
鲁镇作为鲁迅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早已超越了静止的建筑或故事的叙事空间背景而成为了一个有"意味"的空间,事实上,鲁迅笔下的"鲁镇"世界,集中展示了当时广大乡村(市镇)在变革前夕的愚昧麻木、陈腐闭塞、封建落后的普遍面貌.本文从空间文化的角度对鲁镇的公共空间、私性空间进行分析,明确了这两种空间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内涵,同时...  相似文献   

4.
一、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由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所决定人类的生存处处需要从地理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与信息,空间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空间差异和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1]。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空间性,因此,地理学科在学生空间能力培养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新课标的要求我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地球的基本知识以及利用地球仪确定经纬度等内容[2],体现了与地理空间能力相关的目标要求;获取地理信息及分析资料等内容,体现了相关地理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高中  相似文献   

5.
传统与现代——基于GIS支持下的历史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特定且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自然、人文地理现象及人地关系发展演进规律的科学,近年来随着GIS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历史地理研究现状.GIS作为一种关注研究对象空间关系的新型计算机数据系统,使历史地理学家可以借助计算机的优势来处理历史地理资料在时间链条上的空间特征.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GIS在历史地理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地理单元为研究样本,综合采用空间分析、双变量关联检验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方法,探究了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公路交通发达度与城市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并重点探查公路交通发达度对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公路交通发达度呈现"东高西低,局部集聚"和"多核心-边缘"式空间分布特征,其空间格局与地形起伏度、经济实力、人口分布等因素具有显著的空间重叠性;(2)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经济呈现"自东向西级差化递减"和"中心城市带动型"特征,其与城市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实力、交通优势度、信息化水平、人口密度等因素呈现空间耦合性;(3)城市旅游经济高值区对公路交通高发达地区具有显著的依附性,公路交通发达度对城市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旅游产业集聚、信息化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对本地旅游经济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大,旅游资源对周边城市旅游经济的间接效应为正,但不显著;由于空间竞争效应及地理距离衰减屏蔽效应的存在,本地旅游产业集聚将对周边地区旅游经济产生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新疆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及MGWR模型识别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新疆乡村旅游地整体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以“两大核心密度区-两大次核心密度区”为依托的环核分布的空间特征。(2)通过对14个因子进行地理探测器分析,发现降雨量、河网密度、人口密度、植被覆盖指数、土地侵蚀指数5个因子解释力较大。运用MGWR模型,对5大因子进行单因子分析,发现因子均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除土地侵蚀指数外,均呈正向影响。(3)为探究解释力较大的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5大因子进行交互探测,发现各因子组合均呈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的特征,其中植被覆盖指数与河网密度与降水量的交互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建构、实证分析等过程开发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及主要认知因素测量工具,并利用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良好的测量工具在南通市启秀中学初二年级施测。结果发现:学生地理空间能力与空间认知能力及所包含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因素均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影响强度不同。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认知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空间认知能力及相关认知因素的理念与方法来提升学生地理空间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理"空间临界点"类试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或基于地理事实,或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与关键能力的考查。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厘清地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动态的视角分析地理空间临界点,重视案例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省区为统计单元,以招生数与学校数、每百万人招生数和每百万人学校数为两组测度指标,选用极值比、变异系数和地理集中指数,并应用GIS进行趋势分析和五级分类,分析了全国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空间分异与聚集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地理科学专业的空间分布格局,依据变异系数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地理集中指数则呈弱聚集特征,趋势分析则在东西部和南北部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差异.招生数和学校数分布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以河南、山东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和以广东为中心的华南地区,而广大西部地区分布则相对较少.每百万人招生数和每百万人学校数在空间上分布不一致,但数值较高的省区主要集中在北方.最后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呼和浩市二环以内的1861个餐饮设施为研究样本和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Ripley'sk(d) 函数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呼和浩特市总体餐饮设施及不同经营类别餐饮设施的分布与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餐饮设施总体空间分布沿商业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特征,呈"东多西少"的格局;以海亮广场、摩尔城、万达广场等代表的典型商圈周围餐饮设施分布密度极高,呈集聚状态。不同经营类别餐饮设施空间集聚均呈"先增后减"态势,但是空间尺度存在差异,其中传统菜类餐饮设施选址范围最大,休闲菜类餐饮设施选址范围较大,时尚菜类餐饮设施集聚于特定区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美国文学空间研究领军学者罗伯特·塔利的访谈,也是关于"文学空间研究"的一次对话(2019年11月,宁波大学)。塔利认为,"文学空间研究"概念涵盖面很广,可用于指称任何关于聚焦空间、地方和绘图的研究,如地理批评、地理诗学、空间人文研究等。但"文学空间研究"不应被泛化,也不应成为一个标签。文学空间研究首先属于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其次,(文学)空间性是此类研究的核心。塔利还就地理批评、空间批评、文学地理学、处所意识等概念做了仔细辨析,并赞同应当区分"空间"与"地理"、"spatial"与"geo-"。关于文学空间研究的新趋势,塔利认为以下领域值得关注:数字人文和空间人文的结合,女性主义地理批评,批判性地域主义,类型小说,流动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文化地理学对于"地理"的理解和研究范畴,己经超越传统的地理学,是对基于地理环境的文化空间进行深度理解与符号诠释的学科.民俗学作为研究"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村落内部的口述记忆是获知空间表征的重要途径,表征可以借助记忆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化主体赋予外界的自然景观和物理空间以地方性的内部想象、发明与建构,将自身的种种现实需求(如意识形态结构、地方安全感、文化资本)投射到外部世界,产生了村落特有的空间表征,即复杂的空间观念、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地理视角和截面分析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误差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呈现城市数字治理能力的空间格局,借助TOE框架检验其影响因素,并探析其影响因素空间异质特征。结果表明:(1)城市数字治理能力的空间集聚特征为:南北分异特征明显,东西分异格局逐步被打破,虽东部沿海“强强集聚”与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弱弱集聚”的对比依然鲜明,但内陆城市开始涌现“新热区”;(2)城市数字治理能力的空间邻近效应显著,且会跨省域发挥影响,组织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甚至是制约城市数字治理能力的主因,技术因素对其影响有限,同时,数字治理服务倾向的群体差异影响显著;(3)数字治理能力影响因素空间异质特征突出,南方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东北地区的财政资源、城市化水平,华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对其数字治理能力的正向影响最强。鉴于此,建议正视数字治理的区域间数字鸿沟,警惕数字治理建设的技术供给导向和功利主义导向,力求数字治理能力提升政策的在地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往往从地理空间人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其他特征。如果空间判断错误,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如何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空间联系的规律,已成为地理应考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太原大学学报》2021,(1):15-25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2011—2017年中部地区6省80个地级市的外资开放度与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能源强度对外资开放度的空间响应性。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外资开放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能源强度呈现"东南低、西北高"的空间响应格局,2011年以来中部各省外资开放度以波动上升为主,能源强度以持续下降为主。(2)ESDA模型的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结果显示,2011—2017年间中部地区外资开放度的高-高集聚区域未形成扩散,对能源强度空间集聚格局干预程度有限,2011年以来中部地区能源强度的高-高集聚区始终在山西省境内徘徊。(3)地理探测器定量识别中部地区能源强度对外资开放度的空间响应发现,当外资开放度单独作用时,能源强度的空间响应较弱;而当外资开放度与地区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互作用时,能源强度的空间响应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7.
利用计量地理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以90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为样本,分析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目前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团状式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区域间、省际间分布差异较大;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长三角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有我国教育资源禀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制度,以及各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动态化管理、区域共享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理政治经济学将地理或空间因素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是当前空间经济研究的非主流学派。它秉承空间经济不平衡发展和异质空间的理论观念,主要运用定性和案例分析以及社会—空间辩证法的研究方法。生产过程是地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它强调生产的空间位置及其内部的阶级关系。地理政治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地理学将长期在冲突与融合中并存,数理模型可能成为其交流的语言,空间接近与异质空间是其冲突与融合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李红梅 《文教资料》2008,(12):137-138
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无论是地理事物还是地理规律,都具有空间分布特征.因此要求学生建立心理地图,将地理事实、地理规律等对应到基础的心理地图上,将零散的知识构建在具体的地理空间上,形成新的心理地图,以达到知识构建与整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主要利用瑞文测验考察了270名高一年级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征,讨论了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地理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瑞文测验研究中学生空间认知能力具有操作简单、便于量化分析的特点。(2)总体而言,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与地理成绩呈正相关。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这表明空间认知能力并不是影响地理成绩的唯一因素,还有许多变量会影响个体在地理上的成绩。(3)在本实验所涉及的条件下,男生和女生的空间认知能力没有明显差异,但女生的地理成绩普遍低于同组男生。建议教师要加强对女生的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