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说明“三大政策”并非孙中山生前提出的,而是中共对孙中山晚年思想的概括而成。作者认为:这一概括基本上反映了孙中山晚年的主张,但并不十分准确,尤其是在“联共”这项政策上。为此,本文对孙中山思想的发展作了一些剖析。然而,“三大政策”的概括是符合当时客观形势的需要,它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斗争艺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开放主义”是孙中山首次明确提出来的,它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数十年孙中山思想研究中,对此却有所忽略。我们认为,对孙中山的“开放主义”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一孙中山“开放主义”的提出和发展,是同时代的演进以及他本人政治上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的,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在对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社会历史观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以“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这一经济纲领是一种主观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误解,但是,这一思想中“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合理内核”是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寻求拯救民族、建立“至完美”共和国的良方中,注重考察欧美各国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特别是立国根本大法——宪法的作用。他把欧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宪政原则与东方古代政治制度中某些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创立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民主宪政理论——“五权宪法”思想,把它作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后创建共和国的至善方略,领导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之奋斗不息。在倡导法制的今天,追忆先哲这一思想精华,尤有教益。一、五权宪法思想的形成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在批判继承欧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的基础上,吸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优点融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一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欧美资产阶级的腐朽性和寄生性明显暴露,加剧了工农大众的贫困化,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被提到日程上来。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正在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们缅怀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撰文阐发关于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以纪念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家,他的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他在《建国方略》中说:“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则断无不成者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国内报刊文章中不时见到把从历史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称为“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①将孙中山先生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政策,仅仅理解为“容共”。这一改动,虽一字之差,但实际上却关系到如何认识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政策问题。本文拟就“容共”与“联共”两种提法试作简略分析,并对孙中山先生国共合作政策的本质谈谈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孙中山对“社会主义之真髓”的理解:一是土地公有和资本公有;二是按劳分配;三是消灭“贫富阶级”,实现“真自由平等博爱”;四是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之上乘”。藉以驳斥那种认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是“主观上”或“名义上要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要发展资本土义”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孙中山对“社会主义之真髓”的理解:一是土地公有和资本公有;二是按劳分配;三是消灭“贫富阶级”,实现“真自由平等博爱”;四是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之上乘”。藉以驳斥那种认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是“主观上”或“名义上要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要发展资本主义”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以来,面对着民族的危亡,国家的灾难,有多少进步的中国人在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又有多少爱国志士为拯救民族的危亡而奔走呼号。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始终站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孙中山在晚年提出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飞跃,是他革命学说的发展高峰。对此理论,社会科学界持一致看法,但在分析这一革命方略及其思想转变时则稍有分歧。本文提出,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实践及其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主客观因素兼而有之,其根本基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2.
“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时代长期施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重要概念,与之相应,近些年对晚清“重商主义”经济思潮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011年广东高考历史客观题第15题即以上述两点为切入点进行了考察。试题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年诞生,1925年逝世,他的一生经历的花甲岁月,正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此吋期,中国封建闭关锁国的大门已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炮舰打开,西方的政治、理论、思想、宗教、文化、经济蜂涌而入,给中国社会带来无穷的灾难,又给封建主义以很大的冲击。此时期的后阶段,清王朝被推翻,民国创立,但不久即被封建军阀统治所取代。此  相似文献   

14.
王岱舆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回族学者.王岱舆在他的著作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诗云"表述方式,用当时人们熟知的文学形式来表述伊斯兰教思想,以提高著作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在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中,“革命程序论”反映了孙中山未能从社会制度上去洞察人民“民主”之智难开的原因,其“训政”的思想构成了统治者拒绝向“宪政”过渡的理论依据;“权能区分论”展示了孙中山对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能力的低估,但却蕴含着民主集中制的光辉思想;“五权宪法”论反映了孙中山超越欧美“三权分立”政体的初衷,但他的“行政首领就是大总统的设置以及监察权从立法院中独立,而置于大总统领导之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说明了“五权宪法”非但不能起到超越“三权分立”政体的功能,反之尚不及欧美政体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张睿  陈莹 《华章》2013,(25)
“五权分立”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之一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它是孙中山借鉴西方的“三权分立”学说,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因素,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五权”不等于西方的三权加上考试权与监督权,而是以“权能分治,以权制能”为基础建立的“万能政府”的理想政体。  相似文献   

17.
“诚斋体”——中国诗歌史上最后一种以个人的名义命名的诗体——以其独造的艺术品格赢来了众多的赞誉和青睐。但众多的杨氏崇拜者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这样一个原本极不应该忽略的问题:诚斋用何种材料又是怎样建构了带有鲜明杨氏印记的艺术品格。即“诚斋体”的语体风格呈现出何种样式的特征?又何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之所以说语言问题不应忽视,是因为语言乃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显  相似文献   

18.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根本标志,是它的革命灵魂.三大政策的提出,成了国共两党和各个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此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高涨时期.因之,毛泽东同志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三大政策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是孙中山“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和坚持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奋斗的结果.它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和平解放"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周恩来从实际出发,在"和平解放"西藏、台湾问题上提出了暂时允许其保存现存制度的思想,这对邓小平后来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邓小平在四个方面深受毛泽东、周恩来"和平解放"政策的影响,又在四个方面创新发展了"和平解放"政策。"和平解放"与"一国两制"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有足够的资料证明孙中山先生曾遇到“黄祸”论的挑战和困扰 ,对此他也有所考虑和回应。他的回应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集中起来就是 :中国和亚洲大多数国家一直受欧美列强的欺凌 ,而“黄祸”论正是列强分割中国、争霸亚洲的借口。他强调中国爱好和平 ,革命成功后会实行“开放主义”;而开发富源和发展经济 ,不仅能养活自己 ,还会为人类造福。晚年他坚决主张反对帝国主义 ,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与一切受压迫的民族和国家互相扶助 ,维护人类正义与世界和平。他关于未来的战争不是“人种”之战 ,而是“受屈者”与“横暴者”之战的观点尤其精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