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武汉大学文学理论学科的教学获得了新的发展,其思路与方法主要体现为做好"三个结合"和处理"三个关系"。"三个结合"是指将文学理论与社会实践、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将文学理论的文学性与文化性相结合。"三个关系"是指处理好师生互动、文学理论的传统与当代、文学理论的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外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的基本现状,论文认为,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要求,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与文学理论系列课程的深度融合,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理论上要系统深入地探讨微课化何以可能的问题;二是在实践操作上要解决微课化如何可能的问题;三是在配套机制上要研究微课化的相关评价标准问题.三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决定微课化进程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3.
反思中国文学理论是当前的一个学科热点问题,但是,反思中国文学理论是为了使文学理论成为具有文化指向和精神指向的能动性的生命有机体。因此,中国文学理论就不仅指涉一种知识体系,还指涉一种"知识生态",从"知识生态"着眼,中国文学理论呈现出独特的精神文化气质。所以,文学理论的创新就不单单是知识创新,首先需要一种"维新精神",即与"性"、"命"的融通,这种维新就是"生命创新"。文学理论的"维新"超越于文学理论自身,以"天下之公器"的公共意识接受"天下之公理"的"变"的激发和重建,从而使文学理论对内与对外都充满着生机.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的教学实践表明,文学理论应该与批评实践结合起来.但遗憾的是,在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体系中,批评实践一直得不到足够重视,相关教材也不完善,于是”反映在教学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不少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把握了很多理论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去;空有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解读具体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文学理论课程具有实践性的品性,而现行文学理论教材与具体教学却存在着实践性的缺失.具体表现为:文学理论教材与当下文学实践的脱节;文学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实际脱节.开展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是解决文学理论脱离实践、文学理论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的有效路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现实要求我们开展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理论存在的学科合法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在这种语境之下,文学理论的教学面临着令人难堪的困境。导致困境的原因体现在教材"失效"、学生主体"贫血"和教学互动的尴尬三个主要方面。要尽快摆脱困境应做好三件事:解决教材"失效"问题,大力抓好教材建设;双方主动参与,开展教学互动;打破僵化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界应以积极的心态探寻文学理论教学摆脱困境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7.
文学理论史反思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理论学术史的研究,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十年来,我国文学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总体上讲,是一步一步向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当代形态迈进.这是可以从多方面得到证明的结论.目前,新时期文学理论"学术史"或"理论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太过主观和片面性的倾向,用自己的理论去"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以及过分张扬"审美化"的倾向.这是不符合文学理论反思研究的"科学性"诉求的.  相似文献   

8.
"文学理论"教学陷入难堪的境地,要改变这种困局需要从根本上革新教学理念,使文学理论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人的培养这个关键点上来。"文学理论"作为人文学科,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全面地塑造人。既然是塑造人,就必须追求一种理想,具体表现在社会理想、人生理想和艺术理想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现状·生长·期待——关于文学理论摆脱危机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文学理论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其实,文学理论的生长点不在文学之内,而在文学之外;不在理论之内,而在批评之中;文学理论应该是"复数",而不应该是"单数";应该是"变数",而不应该是"常数";摆脱黑格尔主义的陷阱,去除其幻觉,乃当务之急;应该把"理论"功能与"教学"功能分离开来。  相似文献   

10.
《文学理论》信息化教学是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是破解最近三十年文学理论教学改革困境的历史选择。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学理论信息化教学历经了精品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三种形态。当下文学理论信息化应当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抓手,在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MOOC建设与应用方面致力于"深度融合"。为此,深度融合要考虑理念转向:从供给侧到需求侧,注意三条路径:X-MOOC、C-MOOC、T-MOOC,构建两大保障:开放易用的平台与亲和创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新传媒时代的来临对文学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文学理论教学的合法性备受质疑。导致文学理论教学陷入困境的因素有三:陈旧的文学观念,与学生阅读经验相分离的教学内容,以及去人文化的教学手段。未来的文学理论教学必须做好三件事:重构文学观念,恢复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释力;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实行多元化教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厘定当前文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客观把握文学理论课程特征基础上,依据电子媒介的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来思考和设计文学理论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电子文本和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理念、教学对象、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教学内容上进行体系化改革,实现电子媒介时代下的文学理论教学的传承与革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与由童庆炳主编已做了多次修订的《文学理论教程》相比,更加突出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论文提出,历史化和逻辑化是有效完成"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教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危机与突围:从文学理论教学改革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文学教育的危机与文艺学学科的危机,促使丈学理论教学必须改革,而文学理论教学的改革有利于解决文学教育和文艺学学科的危机.与文学史相比,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态属于价值型知识形态,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反思能力.具体在教学中,一可在教学形式和考试形式上灵活多样,二要适当采取对话式教学,三应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肇始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生态文学批评,是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在文学领域的必然反映。生态文学批评最早可追溯到约瑟夫.米克,之后经过威廉?鲁克特、弗雷德利克.瓦格等人的努力,到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文学。与纯粹的文学理论不同,生态文学批评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从整体上看,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自然环境与文学的关系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是生态批评家们持续关注并试图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大陆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出现的种种尴尬与困境,除却理论本身固有的特殊性("理论"的抽象性、缺乏直接实用性)之外,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可称"角色的迷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当代文学理论教学应从政治权力的文学代表转到常态的文学立场、从学者专家的文学理论转到普通读者的文学理论、从为作家的文学理论转到为读者的文学理论。一句话,当代文学理论教学摆脱困境的方向应该是走向普通读者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李惠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3):120-123
文学理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因其理论本身的抽象及其与文学文本的脱离,使得文学理论教学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教学中注重文本细读,实施课堂互动;关注文学现象,展开课堂讨论;由文本而理论,凸显文学特性等实践性教学模式不失为文学理论教学的有效手段,对于摆脱目前文学理论教学困境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8.
"艺术终结"论似乎将文学和文学教学送上了一条不归路,然而文学从未消失于人类视野,相反,它以越发突出的人性关注而趋近文学自身。文艺学学科的合法性一向遭受质疑,文学理论教学也一度遭遇困境。但学科定位的模糊、教学目标的游移、内容体系的体大精深都不是"文学终结"的依据。立足文学理论教学实践,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是文学理论走出教学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文学理论与文学教育的关系十分紧密,它是文学教育的理论依据,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欣赏文学,在理解、欣赏中实现既定的语文学习目标.事实上,我们也根本不可能脱离文学理论来进行文学教学.文学教育中,对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形象等的分析都是吸收了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0.
在影视网络日益占据人们文化生活的新媒体时代,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存在的必要性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除师范院校和有意深造者外,大部分学生今后不会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理论,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存有困惑。实际上,文学研究任何时代都是人文学术和文化传承的核心,文论知识则是追求高雅审美趣味的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人文修养。如何使文学理论的讲授变部分有用为全体有用,变忍受教学为享受教学,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建设团队对此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这里刊发的一组笔谈,从多个角度论析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使命与策略,对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很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