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阿房宫考古得出的阿房宫没有建成等结论,引发了国人诸多认识上的分歧.这主要是由于有关阿房宫的历史文献档案太少,许多国人对阿房宫的概念模糊不清,历代文人对阿房宫的渲染夸张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项福库 《兰台世界》2009,(11):63-64
阿房宫遗址考古发掘已得出定论:阿房宫没有建成。因此,《史记·六国年表》中"就阿房宫"一句应是笔误。  相似文献   

3.
阿房宫遗址考古发掘已得出定论:阿房宫没有建成.因此,<史记·六国年表>中"就阿房宫"一句应是笔误.  相似文献   

4.
张少康 《新闻窗》2014,(2):44-45
一、“阿房宫事件”为什么“教训深刻” 2014新年伊始,陕西“阿房宫事件”波澜再起。一篇题为《西安380亿打造“新阿房宫”引舆论质疑》的文章惊动中央高层,中央领导对此作了重要批示。对此,陕西方面称“教训深刻”。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06,(23):16-17
谁人不知“阿房宫”?绵延“三百余里”,火烧三月不灭。 杜牧撒一首传世名篇《阿房宫赋》,一“骗”国人千年。 说阿房宫之广大,“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说阿房宫之瑰丽,“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说阿房言之奢华,“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真的有阿房宫吗?真有这样的阿房宫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咸阳报》社从去年10月份开始,组织记者、编辑开展异地采访活动,并开办专栏宣传远离故土的咸阳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古都咸阳,人杰地灵。过去,一批人靠刻苦学习,考上了高等学府,被分配到外地工作;有的工作成绩卓越,或升迁,或招用,成了外地咸阳人,如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又有一批批有志向、有抱负的咸阳人远离故土,在京都、在特区、在天涯海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力拼搏,努力工作,谱写出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乐章。为了弘扬这批人爱业敬业精神,激励当地咸阳人为振兴咸阳作出新贡献,报社组织记者、编辑,分期分批赴京都、奔特区,到天涯海角采访外地咸阳人。 到目前为止,奔赴北京、深圳、厦门的采访团已回归,写出  相似文献   

7.
1993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咸阳视察期间,亲笔为咸阳人民题词:"改革开放发展咸阳".江总书记的题词是对咸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为了珍藏保管好这一咸阳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经咸阳市档案局(馆)领导和工作人员多方努力和争取,今年9月11日,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已将江总书记题词移交给市档案馆保存.  相似文献   

8.
咸阳有名胜曰凤凰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那容仪,传为瑞应。我始见浴火重生的《咸阳日报》,正好在凤凰台。1986年,我往咸阳采访两位当地名人——古文字学家何汉南、古天文史学家张鸿杰上班的地点,恰在凤凰台。在他们那里,我见到了复刊的《咸阳日报》。出于行业心理驱使,19  相似文献   

9.
为司马夫子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河报》2003年12月6日刊载一则消息报道,标题是《考古专家“叫板”司马迁,惊天发现为楚霸王平反》,大字副标题是《项羽火烧阿房宫?误传!》。中讲到:“……人们便从《史记》中得出阿房宫毁于大火,而项羽是纵火之人的结论。”我一直把司马迁当做档案人员的老夫子崇拜,自认“司马弟子”(仅指档案工作)。现在既然有人向司马迁“叫板”,我就想为夫子辩上几句。当与不当,且由它去。  相似文献   

10.
阿房宫考古新发现,启示国人:观念的历史不能代替历史的真实;传授与探求历史时应坚持“文、史有别”的原则;历史研究与考古发掘应密切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1.
刘荣庆 《今传媒》2006,(7X):34-34
咸阳有名胜曰凤凰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那容仪,传为瑞应。我始见浴火重生的《咸阳日报》,正好在凤凰台。 1986年,我往咸阳采访两位当地名人——古字学家何汉南、古天史学家张鸿杰上班的地点,恰在凤凰台。在他们那里,我见到了复刊的《咸阳日报》。  相似文献   

12.
阿房宫考古新发现,启示国人:观念的历史不能代替历史的真实;传授与探求历史时应坚持"文、史有别"的原则;历史研究与考古发掘应密切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16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咸阳作家作品展”在咸阳图书馆举行。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朝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秀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养民,市政协副主席严宪文等为作品展剪彩。  相似文献   

14.
近期有一条超乎一般人想像的新闻:陕西省咸阳市市委书记张立勇,高调力推足疗业,以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并自任领导小组组长,有人由此笑称他为"洗脚小组组长".足疗业也由此被定义为咸阳的支柱产业,有人嘲讽说"到了咸阳不洗脚等于没到咸阳";书记想借此解决再就业问题,同样有人怀疑:"下岗工人年龄大,谁愿意招她们"……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10月22日,咸阳市档案馆藏红军名片的主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现93岁高龄的革命老前辈瘳汉生派秘书李迎选专程从北京赶到咸阳,查阅了1936年西安事变后,红军集结咸阳时作为捐粮收条保存在国民党咸阳县政府档案中的瘳老名片,向2000年从档案中发现红军名片的档案馆工作人员唐明详细了解了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世家》再版发行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是伊斯兰教至圣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我国元代享有盛誉的政治家。《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了世家》一书的作者纳为信先生是赛氏后裔,他仰慕先贤,披阅众家之说,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探讨了赛典赤在中亚的历...  相似文献   

17.
10月22日,咸阳市档案馆藏红军名片的主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现93岁高龄的革命老前辈瘳汉生派秘书李迎选专程从北京赶到咸阳,查阅了1936年西安事变后,红军集结咸阳时作为捐粮收条保存在国民党咸阳县政府档案中的瘳老名片,向2000年从档案中发现红军名片的档案馆工作人员唐明详细了解了发现过程。李秘书说,  相似文献   

18.
6月上旬,陕西省咸阳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市广播电视局、咸阳报社、咸阳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一期新闻培训班。参加培训学习的有全市14个县、区、市委宣传部通讯干事,广播台(站)编采人员,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骨干通讯员共120多人。 到培训班讲课的人员有:陕西日报社社长兼总编尹维祖、副总编李东升,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任贤良,《陕西日报·经济特刊》主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杜耀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主任记者、陕西“青年十杰”李雪玲等,还有咸阳市委宣传部、咸阳报社、咸阳人民广播电台的有关负责同志。他们分别向学员们讲授了“如何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新闻写作的新度、深度、适度”、“怎样采写消息”、“新闻的真实性”、“广播新闻采访”、“当前新闻报道的重点”、“怎样当好通讯员”等新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次培训班讲课水平高,  相似文献   

19.
20岁,我们正年轻岁月如重,光限似箭,弹指间《咸阳日报》已经走过了20年的风雨里程,迎来了复刊20周年的喜庆日子。值此之际,我们谨代表《咸阳日报》全体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报社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广大请者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咸阳日报》创刊于1962年1月1日,1963年2月28日停刊,1986年9月复刊,为四开四版,由月刊、周刊、周二刊、周三刊、周四刊到周五刊,1998年1月改日报,对开四版,周六刊,2003年1月改出对开四版周七刊,并取得出版八版的审批。2004年至今,通过扩版改版,已形成一张正报、三个专刊(社会视点、都市周刊、教育周刊)、一个电子版的格局,每翼报纸版面达40个版。作为市委机关报,《咸阳日报》从1986年复刊20年来,秉承着咸阳历史文化的传统,伴随着咸阳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春的复苏、夏的蓬勃,正在走向秋的丰硕与辉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咸阳日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新闻创新,报业经营,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党和政府满意、干部群众爱看、广告烃蕾增收”的报纸办报方针,以报纸扩版改版、自办发行、彩色印刷为标志的系列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新闻舆论引导能力、报业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众影响能力得到拓展和增强;在服务建设本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的恢弘实践中激发和调动了各主面的创新热情和活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实现“三贴近”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大潮中,咸阳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现已有师生一百多万人,教育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为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个百年大计,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咸阳日报社于2006年1月创办了<咸阳日报·教育周刊>.几年来,这张彩色印刷的<周刊>努力实践"为教育工作大局服务、为教育工作者服务"的办报宗旨,以其准确的定位、鲜明的特色、编读的互动,深受本地广大师生的欢迎,发行量从开办的一万份增加到现在的八万份,这在咸阳报业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教育周刊>在省专业报好新闻评奖中获得了佳绩,并被评为陕西省新闻名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