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司马迁之所以是我国的历史之父,不仅是由于他开创了纪传体通史文书,更由于他在著述里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史学主体意识。本文以《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为范例,从材料选择、结构安排、写作手法三方面依次揭示了司马迁在其昂扬奔突的史家主体意识的主导下所散发出的由史生情、由情融史的绝代才情,以期让人领略到一个卓越的史家在历史的理性和感性的两难中所走的一条独特道路:既要疑以传疑以成实录,又要焕发才情以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2.
时代在发展,学生也在发展。现在的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新的认识结构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操需要技术创新,然而创新活动的有无主要取决于创新主体有无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技术创新的思想动力。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对竞技体操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进行理论研究,以期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庾信的《拟连珠》与他的《哀江南赋》一样都体现了他的史家意识。它不仅真实地展现了梁朝的兴衰,而且反映了庾信对“史”的认识,在史学价值上与后文互为表里。文中的悲情内涵丰富,具有真诚率直、阳刚阴柔之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创新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并结合高中新教材相关课程具体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培养主体意识、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认为,主体意识的强弱是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深入挖掘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教育内涵,启发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是提高中学生精神素质的有效方法,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并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目的是通过具体方法的实践,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习能动性,体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试论学生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其主体性.其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首要问题.本文从主体性的基本特征,结合多方面教学实践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主动意识、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论科技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主体意识指导和制约着编辑活动的运作过程。科技期刊编辑在编辑活动中要具备整体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信息意识、科研意识、和效益意识。  相似文献   

10.
汉代的两位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对游侠的记述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二者的序不同,对游侠群体的划分不同,二者对游侠的评价有差异。在看待同一社会现象时,两位史学家有如此大的反差,主要原因除了和游侠自身兼有正义性和破坏性有关之外,还和史学家自身的主体意识不同有关,正是司马迁和班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伦理观不同造成了《史记》与《汉书》游侠传记思想和内容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论德性语境中的大学生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性语境中研究大学生主体意识,是一个尚不为学界关注但却兼具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时代课题.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过度与不及,既影响大学生对象性活动内在的幸福生命体验之至善目的达成,又关乎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在对象性活动中形成的对自身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以及自身地位的认识和觉悟.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成熟与自觉,是大学生对象性活动不断生成其幸福生命体验的内源性基础.  相似文献   

12.
独立意识的形成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体现,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是主体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独立意识现状的分析,简要阐释大学生独立意识涵义以及与主体性教育的关系,提出推动大学生独立意识健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只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主体性生存方式是女大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伦理意涵。主体意识发展有助于女大学生在自主建构和谐稳定的家庭伦理、互动发展的职场伦理以及有序文明的社会公共伦理过程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幸福生命体验及自身价值的整体性实现。  相似文献   

14.
探讨重庆学的主体意识,是重庆学主体性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重庆具有自己的化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重庆学的区域化特点正在逐渐聚集,重庆学的主体意识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5.
论传统文化对个体主体意识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文化对主体意识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儒家文化中“学无止境”、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思想,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生成,道家文化中对神灵的否定及“贵身”的思想,凸现出个体生命意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家族本位主义、中庸之道思想,抑制了主体意识的生成,而道家文化推崇“地为”、“柔弱不争”等思想,阻遏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黑人女性长期遭受双重压迫——种族歧视和性别压迫。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聚焦黑人历史和黑人女性,成功地书写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为主导和男权统治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建构种族身份,寻找自我的艰难历程。莫里森的创作不仅促进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也推动了美国文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最早对"小说"这种文体进行研究的是史学家。他们在编撰史志目录时,将小说或列入子部,或收入史部。但无论是子部还是史部,均排斥虚构,要求实录。在实录精神的影响下,从东汉时期编撰的《汉书·艺文志》到清乾嘉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绝大多数目录中的小说著录均体现出浓厚的史传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有关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ztx量表对郑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主体性意识的测量,并把测量结果与全国常模作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说,郑州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与全国常模基本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维度及总体水平上均明显高于常模,这与郑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具体情况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文献资料、调查、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我省小康地区的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育主体意识在认知参与社团体育、经费筹措、制度建设、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体现,并通过与广东发达地区的对比,找出差距、寻求良策,以优化体育社团内外环境,为其实体化发展提供帮助为宗旨.  相似文献   

20.
谈师生的主客体关系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主客体的地位及其关系的确定问题 ,目前在我国教育界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主客体概念 ,对于澄清师生主客体关系研究中的混乱 ,使其沿着科学的轨道深化与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