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在2001年幕四期上看到《读者调查问卷》后,立即将自我感受照实填写后寄给贵刊。这本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可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收到贵刊所赠2000年《新闻三昧》合订本;之后,又在杂志第七期上看到我被评为“热心读者”的消息,这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厚爱。  相似文献   

2.
回音     
正黄惟庆:读到贵刊2017年第9期登载的许懋汉先生《水利专家钱正英那些家事》一文,我想起自己曾先后五次到北京手帕胡同28号看望黄辛白(马来叔)一家的情景,思绪久久未能平静。同时,也作一更正:我们这一代是"惟"字辈而不是"维"字辈。  相似文献   

3.
编辑部: 第七期的《新闻知识》于今天收到。我共订阅了8种新闻杂志,到今天,第7期的杂志我还只收到贵刊,而还有3种第6期的杂志没有到手。先到为君,先睹为快,《新闻知识》虽然没有《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的牌子大,但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愿意长期成为她的一名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4.
时间过得真快,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期。我也赶紧上邮局去订阅自己喜欢的报刊,贵刊便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一直是贵刊忠实的读者,如果错过了订期,那么在新的一年中,对于我就像是失去了一位最好的老师和朋友,那种遗憾和失落,是无法言说的。最初与贵刊结缘,始于我的一个同学。那天,我上同学家玩,同学正好有事出去了。闲来无事,见书桌上有几本杂志,便信手翻阅起来。一读之下,发现贵刊办得很好:可读性强,信息容量大,品位高,版面设计精美、新颖而别致。可见贵刊的确是凝结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就像一位名厨,使出了浑身解数,做出了一道道色…  相似文献   

5.
《出版工作》编辑部: 贵刊今年第1期上发表的杨伦春同志的《呼吁成立中国图书邮购社》的建议,我们认为很好,也很重要。邮购业务在我国是一项值得开拓的业务,它是传播图书信息,充分满足读者需要,解决“买书难”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一些出版社和书店现行的邮购工作,虽然在供应读者需要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确实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日益增长的需要。邮购工作还需要继续  相似文献   

6.
回音     
正陆丽芳:拜读了贵刊2018年第2期《从"织女"变"空嫂"》一文,深有感触。和吴尔愉一样,我也曾是一名下岗女工。1995年12月23日,我从织布二厂下岗了。经历了一年的无所事事之后,我为别人编织毛衣为生,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后来,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小型编织厂,生活终于有了好转。下岗经历,痛苦又难忘,催我奋起。童自荣:今年一直拜读贵刊,欣喜发现有以前上影译制片配音员等几位老朋友的文章。贵刊注重讲述忆旧文章,真实可信。希望能增加一些鲜为人知的揭秘文章。祝贵刊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7.
来信摘登     
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宝音达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长春市图书馆借阅杂志,看到贵刊,翻阅目录后,借阅了95年第11期和12期,很有可读性。我又去借前几期的,不料,不知哪些下道德的读书人,把《声屏世界》95年第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是华东政法学院的研究生,酷爱法律,但对新闻也同样充满兴趣,平时经常阅读新闻方面的书报杂志。去年1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同学的家里与贵刊相识,并为其新颖、别致的栏目设计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章内容所吸引,促使我当即决定汇款邮购贵刊。现在我已成为贵刊的虔诚读者,对其中的每一篇文章我都认真地研读、细细地品味,以致达到爱不释手的地步。我确实受益匪浅。但同时我也发现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编者老师: 我是农村青年,读过几年中学,毕业时,在我的老师指导下,给本县广播站投去第一篇稿子。时过不久,广播站给我寄来了稿件采用通知单。这时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从此我就喜欢上了新闻写作。可是总写不好。1986年在朋友处见到贵刊,它的可读性、实用性吸引了我。1987年我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挤钱订阅了贵刊。祝贵刊越办越好! 从业余通讯员逐步走上滑县焦虎乡副乡长岗位的徐淑霞,利用分管乡镇企业的有利条件,经常深入企业采写新闻稿件,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图为徐淑霞(右)正在安阳市尚品木业公司采访公司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世纪双月刊     
<正>热情欢迎您到当地邮局订阅2016年《世纪》杂志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大16开96页,逢单月出版定价:10.00元全年6期60.00元全国各地邮局征订邮发代号:4-5572016年《世纪》扩版为96页,定价每册10元,热情欢迎您到当地邮局订阅2016年的《世纪》。如订阅不便或错过邮订时间,本刊发行部随时为您办理补订和邮购(平邮免收邮费)。为答谢新老读者的厚爱,本刊特推出以下优惠活动:凡订阅2016年《世纪》的读者,可8折邮购本刊历年合订本(免收邮费):1996年、  相似文献   

11.
编辑寄语     
2010年即将过去,本刊今年最后一期杂志也到了与大家见面的时候了,尽管我们每年只出版6期杂志,每期也只刊载30余篇文章,但这一切可是从数千件来稿中经过认真审阅,反复筛选而得到的.  相似文献   

12.
一封来信     
《编创之友》编辑部:最近,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贵刊一九八二年第四期刊出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五日胡乔木同志致我的一封信.信中指出《革命历史画选》出版说明中的语法错误,今天读起来对我还是很有教益.《革命历史画选》的出版说明,虽然不是出自我的手笔,而是编辑室一位领导人代庖;尽管事前我也曾为此"说明"向出版社总编辑提出异议,建议另请人重写,但始终未被采纳.可是,  相似文献   

13.
出版社为弥补新华书店的不足,相继开办了邮购业务,使读者可以通过邮局买到本地买不到的书。但邮购仅仅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至今还未把它作为一条销售图书的强有力渠道而加以重视,所以也谈不上发展。目前邮购本身尚有不完备之处,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威力,也是一个原因。目前不但出版社搞邮购,各大城市的新华书店也办理邮购业  相似文献   

14.
“查到了贵刊网址,翻阅了一个上午贵刊的电子版,感觉贵刊是一份办得很优秀的IT行业杂志,内容广而不乏精髓,我想从下月开始连同明年的《信息系统工程)一起订阅。”尽管不是第一次收到类似邮件,但还是会为它所感动。每次收到这样的邮件,我都会把它转发给我所有的同事,一起分享被承认的喜悦,也就是这一次次的感动和惊喜,见证了杂志的进步和成长。  相似文献   

15.
我是贵刊的一名热心读者。贵刊思想解放,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给我们的工作以很大的启迪。我们报社许多同志也与我一样,对贵刊特别偏爱。在1989年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订阅贵刊仍是人手一份。近读贵刊第11期《甘当一只勤于耕织的蜘蛛》一文中写到“1966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富汗、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这是周恩来总理伟大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出国访问。”还说“这是周总理  相似文献   

16.
我是在县文化馆图书室工作了七年多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1991年县图书馆建成,被分配在外借室工作。图书馆开馆后,订了各种期刊,其中有《图书馆杂志》。由于第一年忙于图书馆的筹备,搬迁,没时间翻看。1992年各种工作就绪后,我才拜读了《图书馆杂志》第三期,没想到它象磁石吸铁一样,一下子把我吸住了。看了一本又一本,看完1992年1—5期,又把1991年的也找了出来,好些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抄了下来。它对我的工作有很大指导意义,帮我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些疑难问题,遗憾的是在贵刊创办十周年的今天才有幸看到,  相似文献   

17.
回音     
正丁言昭:读到贵刊2019年12期上,由王琪森撰写的《书画家钱瘦铁的谍报秘史》后,大为震惊,没想到,钱瘦铁先生竟是秘密战线的战士。十几年前,因为写陆小曼传,看了一些与陆小曼有关的画家资料,有贺天健、陈巨来、吴湖帆、陈半丁、孙雪泥、应野平等,其中也有钱瘦铁。当时只知道他是书第一、印第二、画第三,被称为"江南三铁"之一。其余的为苦铁(吴昌硕)、冰铁(王大炘)。二十多年前,写《王映霞自传》时,涉及到郁达夫帮郭沫若回国之事,现在知道原来郁达夫是钱瘦铁的部下,事情才这么顺利。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钱瘦铁的晚年贫病交加,完全不见青壮年的锋芒。(苏剑秋:《画坛男儿钱瘦  相似文献   

18.
词典情结     
最初与词典接触,记得是20世纪60年代初,我刚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的成语渐渐多了,课文后面虽有注释,但很简单.这时,我从一位同学的课桌上,看到一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眼睛一亮,随手翻了翻,真是爱不释手,心想,我要有一本该多好呀!我一看定价,是七角钱.我家本来贫寒,每年读书的学杂书本费都难以凑齐,哪还有钱买词典.想来想去,我终于有了主意,找这位同学借来手抄一本.  相似文献   

19.
回音     
正@金惠敏:《档案春秋》杂志内容丰富,具有收藏价值。杂志上刊登有《热血青春的回忆——万伯翱与父亲万里的人生故事》《做一颗红色的种子》等有关上山下乡的知青故事。我曾是一名下乡知青,对这段艰苦的生活经历记忆犹新。《档案春秋》带给我很多知识和回忆的视角,祝杂志越办越好。@钱厚贵:贵刊2016年第7期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新闻爱好者》2010,(8):43-43
我是一名农村基层通讯员,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自1986年1月《河南日报通讯》改刊为《新闻爱好者》杂志公开发行以来,我一直订阅该刊,并年年装订成册,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