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晒书     
晒书○孟令涛读书、教书;教书,又读书。天长日久,书积累了不少,两只大书橱满满的。为了不致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真正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我又不断地买书、读书;读书,再买书。书也就越发多了起来了。与书结缘,在我很觉荣耀。我家地处穷乡僻壤,祖辈...  相似文献   

2.
读书贵有疑     
读书贵有疑○永宁县杨和中学徐生永古人读书提倡“审问之”、“慎思之”,就是要人们读书时应质疑、思索;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是要人们读书时应有一点怀疑精神。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从小培养质疑设问的读书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可见,读...  相似文献   

3.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结晶。读书使人受益无穷。孩提的时候,我就爱上了书,看着一个个跃动的文字,一幅幅精美的插图,自己也仿佛进入了那童话般的世界。读书,让我更有想像力。  相似文献   

4.
我平生最喜爱读书,并不完全因为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即使作为一般的社会人,多读些书对自身成长也会大有裨益。在我的生活中,几乎一刻也离不开书,一刻不读书便觉得很茫然,所以常常手不释卷。  相似文献   

5.
读师范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刚工作的时候,开始读点书,可是很功利。写不出论文时,忙着读书查资料;上公开课了,囫囵吞枣读名师的教学专著。到现在,方才如饥似渴地读书,一天不去阅览室竟不习惯,一日不捧书读就不自在。  相似文献   

6.
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这样描写:“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私塾先生为何要挂一幅梅花鹿的画呢?在封建社会里,学生书读得好,就可以做官,做官就有俸禄。而“鹿”与“禄”谐音,“树”与“书”谐音。“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其含义是“丰厚的俸禄就在古书中”。意即高官厚禄要读书。“三味书屋”里为何有幅梅花鹿画@陈汉文  相似文献   

7.
书山乱叠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总相思”。这是近日在《中国书画报》上读到的已故书法家林散之的一幅行书对联。对散之先生的书法之妙我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觉得好,特别触动我心者是这幅读书联语的意蕴,尤其是那句上联“书似青山常乱叠”,说到我等读书人、爱书人的心里了。读书人、爱书人,所多的就是书,所重的也是书。用“书山”形容,虽属夸张,却毫不为过。架上是书,案头是书,枕畔是书,床底、厕间、箱箱柜柜到处是书,一排排,一摞摞,一堆堆,真个是“书山乱叠”。唯营构如此的环境氛围,才好读书,才好恣情率意地读,无拘无束地读…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现代的称谓,过去则称为教书先生。其实,我倒觉得“教书先生”更能直逼“教师”职业的本义。“教师”这个职业,天然地和“书”有着撕扯不断的联系,语言教师尤其如此。就我而言,一生似乎注定了要和“书”结缘,读书、教书、写书,构成了我生命的三原色,描绘了我生命历程的一幅又一幅图画。回首过  相似文献   

9.
爱读书的我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爱好运动,有的爱好玩耍,还有的爱好交朋友,我的爱好是读书。我爱读书是从小养成的,是我妈妈帮我培养的。在我小时候,妈妈爱读书学习,所以每当妈妈有空闲看书的时候,我也会拿起一本书来看。我很喜欢读书。一到周末,我就会钻进书的海洋,去探索书中的世界。读书让我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也让我懂得了很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与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文学大师韩愈已经给教师职业作了定位,那么,教师何以完美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呢?答案很明确,多读书。只有读懂书,方可教诲人。读书似乎是教师拥有的一种专利权。  相似文献   

11.
现在,国外很流行一种独特的读书方式,那就是——“漂书”。最近我们年级也组织了“漂书”活动,它的神奇过程让我们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读书的故事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与书发生的故事,或者通过书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人,这都是很有意思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与书有缘的故事"呢?【思路展示】一、写读书的感受,体会读书的乐与苦你可以描写读书的感受或体会,这其中的每一个片段和感想,或许都能让我们咀嚼出无穷无尽的滋味来。读书能让人坚强,通过读书使人懂得:生活是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3.
藏书是一件乐事,读书更是一件乐事。“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陈继儒)书籍中别有天地日月。少年时代,要为升学读书;青年时代,要为职业读书;行有余暇,可以为兴趣而读书;学有所成,可以为研究和写作而读书;年老赋闲,又可以为消闲而读书。我几十年浅薄的读书生涯,大抵经历过上述几个读书阶段。“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黄庭坚)我爱读书,因为书是我最可靠的老师和朋友,书是智慧的结晶,文明的向导。“书可医愚”,终生有书相伴,生命会变得格外充盈和圆满。细想一下,在我个人的生命史册中,书的分量…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写联自励清代蒲松龄少时读书也很用功,可是考功名却屡试不中。于是他放弃了科举成名之路,决心自学成才。为激励自己,他写下了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胜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后,他发愤读书,多方向人请教,广泛搜集素材,终于写成《聊斋志异》一书,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15.
书是挚友,书是良师。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每年4月到5月,桂林市崇善小学都会举行书香润泽童年,阅读丰富人生的读书活动。当我走进桂林市崇善小学图书馆的时候,展现在  相似文献   

16.
以下文字是教育家叶圣陶上世纪50年代所写《读书的态度》一文的节选,对于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而今读来仍然觉得很受启发。现在依然还有许多人在读书,并且是抱着第二种态度!所谓书为己用的观点,其实又何尝不是“腹有读书气自华”的体现啊!一位老者的谆谆教诲,是一种温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书,人们把它称为“良师益友”、“解闷朋友”。这个比喻对我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 古往今来,人们赞美书的名言名句成千上万。在记忆的心扉中,读书的生活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书就像一幅幅耕耘画,它带着我们去领略人生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8.
读书与作文     
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物.没有不重视读书的。读书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朋友,甚至于我们自己读了不少的书,可是作文能力仍没有得到提高,或者提高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来谈一谈读书和写作的关系,正确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下如有神”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在聆听与采访的同时,我深切地感受到,读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对自我的完善,对真理的探寻。很喜欢一位选手的话,她告诉我说:读书.是读一种感觉.是一次与作者心灵的碰撞。她的收获则是做自己.溶入书中做另一个自己。  相似文献   

20.
经常听人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就是读书时,在书中圈圈画画,写下评点,多摘录,勤积累。这种方法对那些已经养成读书习惯的学生无疑是合理而必要的.但如果对那些还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学生这样要求。则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读书是负担的感觉,从而更怕读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