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need for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s (UCCs) to implement brief therapies and describes one such treatment, intensive short-term dynamic psychotherapy (ISTDP), as a particularly viable therapeutic approach in this setting. Because ISTDP is not appropriate for all students seeking therapy, a careful assessment of the client is conducted prior to deciding which treatment approach is best suited for the client. The different restructuring techniques that comprise ISTDP are discussed. The article ends with a brief vignette from a therapy session with a student involving ISTDP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2.
叙事治疗与人本—存在治疗运用于不同的临床理论、治疗策略和技术,在意义的社会性和意义的生成及治疗关系等方面有所差异和侧重,在人的处境、个人自由和责任等元理论层面具有相似之处,为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整合提供了基础和空间。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assessed how previous experience with therapy impacted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a clinician displaying symptoms of burnout. One hundred forty-seve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viewed a videotaped therapy vignette depicting segments of three consecutive psychotherapy sessions. The therapist displayed symptoms of burnout (e.g., fatigue, clock watching) in one of the sessions. Participants rated the therapist on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liking, competence, level of concern, dedication to the field, and whether the client should continue to be treated by that therapist. As predicted, participants who indicated that they had been in therapy in the past rated the therapist significantly lower on four of these dimensions compared with subjects who had no prior experience in therap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tudents who have previously been in therapy are more critical of a fatigued and distracted therapist.  相似文献   

4.
心理疗法的整合趋势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探讨心理疗法的整合问题.它表现为三种类型:技术上的折衷主义,综合的折衷主义,非理论的折衷主义.现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为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整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框架.心理疗法整合的目的是让人们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和更为开阔的眼光,多维度、多视角地探索各方法间相得益彰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校医工作中的心理治疗,主要是解释性心理治疗,学会倾听、支持、保证三原则的简易心理治疗手段,并将临床治疗与心理治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易于被学生接受,也易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临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心理治疗家和研究者发现,不同的致幻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致幻剂虽然在当代的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已不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遍,但这种应用还在继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也得到发展。但将致幻剂用于心理治疗,应十分谨慎,并严格遵循一些原则,同时要注意致幻剂治疗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治疗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以积极的认知方式探讨冲突与苦恼,以跨文化的观点评估心理问题,以独到新颖的治疗思想反对传统的学术主张,已经发展为既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有明确治疗方法的治疗模式.然而,这一较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治疗模式并不是全新的内容,它深深扎根于传统心理治疗特别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土壤之中,并在治疗目标、治疗方法等方面实现了超越.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治疗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在治疗中强调当事人积极的基本能力,关注当事人积极的人格特质,借助讲故事的形式提供跨文化的研究视野。这一较为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治疗模式,推动了心理治疗理论的变革,展示了理解人性的积极角度,开创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德国积极心理治疗范式的特点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治疗由德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教授创立,已经发展成为既有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又有明确治疗方法的范式.与传统心理治疗相比,积极心理治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表现出跨文化研究、积极型视角、整合化理念,人性化原则、自助式疗法和社会化效应等特点.积极心理治疗范式具有反传统的学科发展意义、实践创新意义和社会建构意义,为当今心理治疗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The expertise literature within cognitive science has provided a rich series of ideas which can be used to improve applied practice. The authors of the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have taken many of these ideas and made useful elaborations and extensions. In reaction to the articles, we suggest five blocks to a full utilization of the expertise literature and other constructs in practitioner development. These blocks are: (a) the need to go beyond the cognitive realm to the working alliance for the fundamental construct in the domain; (b) the need to realize that the novice-to-expert path takes a long time—perhaps 15 years—to travel; (c) the inappropriate use of a short experience differential i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novices and experts; (d) the importance of reflection for development; and (e) the need for professors, in order to be experts, to also be practitioners in the domain.  相似文献   

11.
从经典精神分析到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每一个心理治疗模式都蕴涵着一个独特的心理隐喻。心理隐喻经历了由物到人、由被动到主动、由消极到积极、由个体到社会的历史变迁,心理治疗模式经历了一个由客观主义到主观主义,由反映论到建构论的转换,这种变迁和转换促进了心理治疗方法的进步,推动了心理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的改善,为心理治疗模式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在高职教育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难题,这就是学生厌学情绪。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情感的意识倾向,它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厌学情绪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是高职学生存在着诸多的心理问题。心理的问题,需要用心理的办法来诱导和治疗,主要有系统脱敏疗法、存在分析疗法、生活分析疗法、团体咨询疗法等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13.
文化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心理学注重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看,在咨询动机、咨询效果、咨询关系上,西方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都不适合东方人的性格与心理问题。文化心理学启示我们,推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本土化应从对西方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进行改造与吸收、加强对中国古代、近现代心理学和哲学思想的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巫术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巫术文化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实现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的有效途经;在方法上,巫术文化和心理咨询与治疗具有较大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5.
心理治疗是对主体经验的意义所进行的一种探索。治疗过程的本质是一个对话活动,它通过人与人的会话、通过互主体性的象征活动而发生。在这种关系中,一个治疗师不可能是解决他人困境的专家,他不提供外在的反馈以"纠正"当事人的问题。治疗师的任务是使当事人确立一个能够理解自身处境的位置。治疗就是一个让当事人的经验展现和流动的过程。治疗师和当事人的对话互动是自我治愈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J.多拉德和N.米勒是赫尔派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在严格坚持赫尔新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上,巧妙整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概念与观点,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心理治疗体系。在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者之间几乎难以找到共同的理论支点和沟通对话的共同语汇而彼此嫌恶、互不买账时,多拉德和米勒却让我们看到了彼此对话和沟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隐喻测试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教师应引入相关的文化联想挖掘语义的深层含义、重视习语和词汇扩展义讲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特点,论述了适用于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大学称谓变化看高等教育属性嬗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语言流变不是一种简单的纯语言现象,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语言要素和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发展变化,而且还反映着某种新旧观念的进入或消失。作为一种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高等教育语言流变的背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教育意义与价值追求。大学称谓的变化是高等教育语言流变的一种典型形式,它不仅反映大学自身的变化,而且还折射着高等教育属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循证治疗指的是治疗者在意识到病人特征、文化与偏好的情况下,将最佳研究证据与临床技能整合起来进行治疗的过程。它是西方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发展;它的兴起,是心理治疗应对各种社会、历史、文化及专业挑战的结果;它代表着当代心理治疗发展的最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