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窃读”一词,源自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里的《窃读记》;窃书呢,则取之于鲁迅著名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名言:“窃书不算偷。”“窃读”和窃书,虽然只有一字之易,但那内涵、那意思,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 ,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 ,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己”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 ,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 ,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 ,我只想运用换位法 ,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 ?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 ,他要在这小小的咸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孔乙己生存的社会 ,“长衫”与“短衣”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孔乙己既然科举失落 ,就不能够与长衫为伍。可…  相似文献   

3.
Teacher孔乙己     
餐饮部经理终于在黑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把孔乙己还欠我们酒店那十九元一角划作坏账准备吧。”经理对我吩咐。我的笔在会计册的贷方唰唰划了起来。我所兼职的这家酒店是与别处不大一样的,五颜六色的彩灯招牌显示着“爱新觉罗BIG酒店”,大厅门口站着四个穿着校服和解放鞋的迎宾小姐。孔乙己是惟一一个为我们酒店抄抄书就能获得一个美女飞吻的市三中的语文老师。孔乙己好久没有来酒店抄书了。经理打了N次他的小灵通也联系不上,那个题为“标准间一天180元,两天150元”的横幅酬宾广告只好考虑换人抄了。酒店里人来人往,只有我知道孔乙…  相似文献   

4.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窃书不算偷”.孔乙己“窃”的是书,而林海音的《窃读记》“窃”的则是读,虽然目的相似,但情趣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2004.12XIANDAIYUWENodernchinese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意蕴丰厚,笔法老到,脍炙人口。其中动词运用的精炼妥贴是主要妙处之一。纵观小说情节的发展,透视孔乙己人生命运,我以为“偷”“摸”“爬”“窃”四个字精当传神地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前因后果。细加赏析,对我们深透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必将大有裨益。孔乙己有一个致命的性格弱点,那就是好喝懒做,他穷困潦倒竟至于偶尔偷盗度日。文中对于孔乙己偷鸡摸狗品性的揭示累计达9次之多,其中根据叙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酒店顾客、掌柜对孔乙己的冷嘲热讽,肆无忌惮地直…  相似文献   

6.
徐昌才 《现代语文》2004,(12):24-24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意蕴丰厚,笔法老到,脍炙人口其中动词运用的精炼妥贴是主要妙处之一。纵观小说情节的发展,透视孔乙己人生命运,我以为“偷”“摸”“爬”“窃”四个字精当传神地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前因后果:细加赏析,对我们深透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必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学生通过合作探究,都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知道他是一个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穷困潦倒、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人,但是他又不失善良和诚信的品质,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封建社会没落知识分子的形象。有一位学生却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老师,‘窃书不能算偷’仅仅说明孔乙己死要面子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探究的价值,立刻要学生思考并回答,大家一时间似乎没有准备,我就叫他们讨论。讨论的过程很热烈,看看他们似乎已经成竹在胸跃跃欲试了,我就叫他们畅所欲言。甲:我觉得孔乙己…  相似文献   

8.
窃读记     
<正> 孔乙己常说:“读书人偷书不算偷。”我把这句话改了两个字,那就是:“读书人窃读不算窃。”我为什么这么改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哩! 今年暑假里,我去泉州,探望在那里打工的妈妈。工厂边上有一家很大的书店,里面有一本我梦寐以求的《人猿泰山》。据说,那里面的内容特精彩,什么主人泰山,罗可夫……可惜我囊中空空,根本买不起,只能“望书兴叹”。那天我又经过书店,久久地站在橱窗外。摸摸自己的口袋,没钱。可里面那本书好像在向我招手。我忍不住了,咳,看一段算一段吧!  相似文献   

9.
小作文     
说实话,吴老师在课堂上读我那篇作文的时候,我还是挺吃惊的。吴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叫吴文化,教四年级语文,还是我们的班主任。据说,他把我那篇作文当作范文,在四年级的三个班都读了。吴老师说:“这篇作文好就好在真实,有情感,特别是大部分同学都编造并不难忘的假事来糊弄我,这篇作文就格外出彩了。”这是吴老师的原话。那篇作文,我写的是关于一只乌鸦的真事。去年秋天,麦子种下之后,我妈每  相似文献   

10.
教书情结     
上初中时,我就对文史知识,特别是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教我们《中国历史》的王老师讲课生动吸引人。每当上历史课,从王老师那沟壑纵横的额头里,我似乎能找到趣味无穷的历史故事。于是在他那绘声绘色的“武王伐纣”、“太平天国”、“西安事变”中,我就产生了一个很急切的想法:我要当了老师,也能像王老师那样在讲台上给学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老师可认真呢!说到做到,说要什么时候背完课文,就一定要什么时候背完。”“我们老师可凶啦!有个同学作业没写完,老师就罚他把课文抄了两遍,还一直守着他抄完。”“……”一天玩耍时,几个好朋友在谈论自己的老师。我没搭腔,因为我的班主任杜老师年纪轻轻,是个“说话不算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一个重要的评价原则,那就是,是否在传授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能刀,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找准每节课的中心、重点、难点,进行能力锻炼,突出实践性、创造性。而要做到这一点,柳须优化自课质量,色课b要等出“点子”。有的老师说得好:“课堂教学是点子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点子暨选最佳。’的确是这样,闲不久笔者参m大型的听课活动,合两座语文老师同教(孔乙己),方法不一样,点子都出很好。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孔乙己”三个字,然后围绕这三个字画了三个不同文小的圆圈,要学…  相似文献   

13.
我六岁的时候就上学了,在小学里,我认识了我的启蒙老师——薛老师。薛老师不仅教会了我许多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要守信用。那是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轮到我和几个同学值周。等我去了以后,发现值周老师刚好就是我最喜欢的薛老师,我心里真高兴!就这样,每天我都和薛老师一起值周。到星期四那天的时候,薛老师对我们说:“这一周你们辛苦了,明天你们汇报完之后到我办公室来,我给你们带我自己做的草莓罐头吃!”当时听了这话,我们都不知道薛老师是当真的还是随便说说,因为我们经常听有的老师说什“么带你们出去玩“”给你们带好吃的”之类的…  相似文献   

14.
今天早晨刚到校,便发现教室里的气氛有点儿不对劲儿,大伙儿叽叽喳喳地闹成了一锅粥,看来又有“新闻”了!我凑过去,听见林技气愤地说:“到底是谁拿了我那封信风,那里面还有好友的照片呢!”小叶也接着埋怨道:“我那封信里倒没啥宝贝,只是内容不好公开。”闹了半天,原来是班里发生了‘’窃信事件”。你说怪不怪,这“贼”偷什么不好,干嘛要偷这不值钱的信呢?法律规定,窃信是违法的。但是,为这十几封信去派出所报案,也未必太小题大作了。班长说:“至少这贼是居心不良的,还是去找班主任商量商量吧。”班主任老师四十多岁,虽不…  相似文献   

15.
不能误了学生曹雪冰“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说这话的时候,他总是望着我们,把最后那一个“的”字重重地拉长,以致于今天,我耳旁仿佛还响着他的声音。他是我们的地理老师,叫乔国民。进人高三以后,他就总是用这句话勉励我们。那时候我们要迎接高考...  相似文献   

16.
“嘻嘻嘻……”“哈哈哈……”教室里的笑声一阵接着一阵。老师敲了敲黑板,大声说:“静一静!静一静!下面谁还要读?”“我!”“我!”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杰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我们在上作文课。由于大家普遍的毛病是只会作静态的人物外貌描写,而在故事情境中写不好人物和外貌,有的时候还忘了写,所以今天老师特别训练我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描写人物的外貌。老师先详细地给我们指导了一番,就叫我们每人写一段,然后再当众朗读。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老师想了想,说:“郭乐,你来读。”郭乐拿着本子,利索…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有一句名言:“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从此“孔乙己”成了“窃书”者的代名词。尽管“窃书”者被称为“雅贼”,毕竟还是属于鸡鸣狗盗辈的不光彩之事,为君子所不屑。然而,我当年也窃过书,而且自以为很勇敢,很光荣,至今不悔。那是1967年冬天,“复课闹革命”虽已折腾了一阵,无书可读的可悲状况并无改观。说“无书可读”当然也不确切,“红宝书”、姚文元、戚本禹之流的“大批判”和“文革”社论集之类还是有的,但读来读去,实在乏味之极,无聊之至。作为高一的中学生,我那时求知欲特别强烈,与几位志…  相似文献   

18.
周末,全托在幼儿园的孩子回家了。因为有几天不见,孩子要跟我们说的话自然也特别多。讲着讲着,孩子颇为得意地对我说:“妈妈,睡觉的时候,老师还叫我负责,哪个小朋友讲话了,就告诉老师。”我不觉一愣,“那你去告诉老师了吗?”孩子回答:“我还没有发现声音呢。”听罢,我和在大学做教师的先生相视而笑了。孩子到一边玩去了,我却由此想开了。在四岁半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老师的话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上,老师正绘声绘色地讲着《孔乙己》,这是一节公开课,教室里除了我的同学外,还坐满了从县城来听课的陌生的老师。今天语文老师讲得格外精彩,可能为了加强效果,老师还使用了投影,把画得很形象的孔乙己肖像投放到墙面上去放得很大(后来我知道那是幻灯,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  相似文献   

20.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孔乙己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能算偷”的言行已清晰地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这篇小说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对读书人身心的摧残,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