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6,(27):53-53
夫是个飞人,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于是我们俩少聚少离多,明天,他又得去东京,不过这回我们俩不用再尝分离之苦了,他要带我一起去!因为他参加了美国西北航空的“环宇里程优惠计划”,积累的里程又可以为我换取一张免费客票了。  相似文献   

2.
当2007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向全国人民拜年时说,新的一年,我们将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民生”一词,无疑是近几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了,这个词汇确实凝聚着太多沉重的东西,牵动着太多人关切的目光。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民生新闻更是各媒体所着  相似文献   

3.
李樯对现实的准确把握,令影片具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当代中国”的质感,却也同时抑制了许鞍华擅长的对无奈现实笑中带泪的跳脱处理  相似文献   

4.
1月30日《北京青年报》B2版上,一篇题为《潘石屹把作秀进行到底》的文章中说:“潘石屹出生在甘肃省天水麦积山附近一个贫困的村子里,在‘黄土高坡’度过了小学、中学时光。由于爷爷是国民党的军官,‘文革’期间,读大学的爸爸被打成‘右派’送回了农村”此说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5.
上一代人反思,留有《思痛录》,抉心而食。我自己所属的一代吃狼奶长大,狼奶至今还在肠胃中发酵,就叫“狼奶反思录”吧?一口一口地吐,吐得一篇算一篇  相似文献   

6.
50多年前,我认识了国旗;20年前,我倡议制定《国旗法》;16年前,我结识了天安门国旗班首任班长赵新风;12年前,我与国旗设计者曾联松面对面畅谈对国旗的一片深情;近年来,我赴部队、机关、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作《国旗法》知识讲座180多场,听众达20多万人次——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要干一行,先得爱一行一。尤其是档案工作既紧张忙碌,又枯燥烦琐.没有一定的感情和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对于我这个普通的档案工作人员来说,除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我对档案工作还有着另一种特殊的感情,也正是这种特殊的感情.使档案工作成为了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张健 《出版参考》2008,(5):33-34
好像是瞬间的事.中国话剧就走过了百年。 “历史”两个字,真的是无情。对于魂牵梦绕的舞台.舞台上演的每一幕.还没待我们去品味或回忆.就走了过去.不再回来……  相似文献   

9.
1956年以《人民日报》为典范的全国新闻工作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大事。关于这次改革中途夭折的原因新闻史学界多有探讨,其视野多囿于国内诸多因素。本文据史料分析指出,毛泽东的"匈牙利情结"亦是新闻改革的中途夭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连水来说,他是一个黄梅戏学徒,他将永远是一个学徒,因为广阔的人生还在等着他.对创作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艺术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都走在儿童文学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我们也是“永远的学徒”.  相似文献   

11.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7,(12):30-31
李:曹老,我来自鄂南的咸宁,今天到北京医院采访您,非常荣幸。您老85岁高龄了,不好意思占用一点时间,打扰了。  相似文献   

12.
评高校学报的"转载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我国学报界,普遍存在着以转载率作为学报学术质量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的倾向,与此相适应,转载率的高低也就成为凝结在编辑们心头的一种情愫,我们称之为高校学报的"转载情结".在这一情结的支配下,学报工作的重点自然也就转向如何提高转载率上,甚至不惜为此去拉关系,走后门,为提高转载率而苦思冥想,从而将学报出版工作的真正目的--反映本校科研成果、为经济建设服务等放在了次要地位,出现了学报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异化性操作",偏离了学报编辑规律.在短期而言,学报的声誉可能会有所上升,但对整个高校学报界的未来来说,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相似文献   

13.
晓方 《新闻前哨》2009,(6):72-72
据某报报道《呼和浩特在全国率先取消特权车牌号引发争论》称:“呼和浩特市开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先河.宣布4月25日起停止使用“蒙OA”特权车牌号。消息一经发出.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4.
罗璇 《新闻窗》2008,(4):113-113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位西部山区的新闻工作者,离不开做大量的农业类电视节目,如何走近农民兄弟、面对农民兄弟、了解农民兄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于去年4月离岗卸任,有友人问起:“你当了19年老总有何体会呀?”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除了尝尽“成、酸、苦、辣、涩”外,还有一份难以忘却的清甜一那就是在中国地市报的大家庭里得到了温暖,结交了朋友,增长了才干,鼓足了实劲。不妨概括为“三个来”吧!  相似文献   

16.
在我记忆的脑海中,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而8年前夏天发生的一件事,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张爱萍上将逝世两周年的日子里,退伍军人江苏省南通市海安角斜工商所工作人员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岁月沧桑,往事如烟,他与将军那段生死情结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8.
曲长缨 《今传媒》2006,(2X):53-54
作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近年来我做了一系列舆论监督节目,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如2003年《追踪矿难瞒报真相》(山西临汾特重大矿难瞒报事件);《立了石碑,坏了口碑》(河南荥阳市某些部门为假政绩树碑立传);《助残车还是致残车》(河北一家车辆厂造劣质助残车卖给残疾人);2004年《疯狂的演艺厅》(浙江某地总工会大楼内上演脱衣舞);《严查濮阳县三中主考舞弊案》(河南濮阳县三中多名老师高考舞弊);  相似文献   

19.
张敏  李德全 《声屏世界》2007,(11):60-60
从1992年开始,万载县双桥镇龙田村农民张包春在家里自费办起了“义务宣传广播站”。他十五年如一日,向附近村民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他们带去了致富信息。  相似文献   

20.
李丹 《新闻爱好者》2011,(22):134-135
新版《水浒传》的播出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笔者认为这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忠""义"情结,即融合了儒释道墨等学说思想精髓,利他、助他、自由、平等、救世的情结。本文首先从儒、释、道以及墨家的传统"忠""义"思想为中国人的"忠""义"情结溯源,通过《水浒传》中对该情结的表现,进而阐释中国人的"忠""义"情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