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四、比较《华威先生》与《在其香居茶馆里》的异同。1 .鲜明深刻的主题是这两篇小说的共同点之一。两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和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对现实认识的深刻性。《华威先生》通过对国民党文化官僚华威的讽刺,揭露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抗日”,其真正目的,是要控制抗战的领导权,以便限制和阻碍群众的抗日运动。《在其香居茶馆里》则以抗战时期国统区的黑暗内幕为素材,通过乡绅邢幺吵吵和治保主任高治国之间一场狗咬狗的争斗,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兵役制度的欺骗性以及国民党政权由上自下极端…  相似文献   

2.
张天翼和沙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有代表性的讽刺小说作家,《华威先生》和《在其香居茶馆里》是他们各自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本文试图通过《华威先生》和《在其香居茶馆里》两篇小说的比较,谈谈对文学作品题材、艺术形式多样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和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这两篇小说的主题相似,都切中了时代的弊端,在艺术特色上也都显示出尖锐的讽刺锋芒,而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又不尽相同。《华威先生》使用的是漫画的笔法,它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抓住人物的时代特征、阶级特征与性格特征,选取了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生活细节、生活片断或场面,进行夸张式勾勒,并巧妙地加以连缀,组成了三组特写镜头,把这个人物漫画化。第一组镜头中华威先生一出场就向人诉苦说他的时间总不够支配,上至刘,主任、王委员需要他起草工作方案和商谈抗日大计,下至一个…  相似文献   

4.
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湖南省职业教育教材委员会编审的高职教材《大学语文》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仍然有一些地方受到陈旧的文学观念的影响。笔者仅举几例进行分析,以供商榷。 一、关于《华威先生》的提示 提示中指出:该文“刻画了一个混迹于抗日文化阵营的国民党小官僚华威的形象,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借抗战之名行反人民之实的丑恶嘴脸和卑劣行径,从深层次隐括出一个积弱民族在艰难时势中显露出来的重名分而轻实际、不顾民族大局而营一己私利的国民弱点。”其中,后两句提法值得商榷。从《华威先生》这篇课文,我们不难看出,该文的主旨应是揭露和批判官僚主义,揭露国民党官僚主义对抗战的巨大危害。课文刻画的华威先生,是官僚主义者的典型,也是国民党内官僚主义者的典  相似文献   

5.
《在其香居茶馆里》与《两代》以讽刺抗战时期大后方国统区兵役制度的腐败为题材。试以"一点两线一中心"的方法比较两部文本,一点:即以揭露大后方国统区兵役腐败为基点;两线:即两文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一中心:即作家对五四"人的文学"的继承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在其香居茶馆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足以代表作四十年代短篇小说创作的基本倾向和主要特色。小说以辛辣的讽刺手法从国统区的兵役问题打开缺口,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腐朽和堕落。  相似文献   

7.
新县长何许人也?答曰:他是国民党的一个官僚,一个贪污刮钱的能手,是沙汀名作《在其香居茶馆里》(以下简称《在》)的一个人物。《在》这篇小说,写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的四川省×县,前任县长因兵役舞弊被撤了职,新县长上任施政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宣布要“扫除役政上的种种积弊”。回龙  相似文献   

8.
郭雪莲 《文教资料》2009,(12):12-13
《华威先生》用纯熟幽默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以抗战领导者自居,实质上包办抗日、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官僚、党棍的典型。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和这篇小说的叙述手法这两方面对《华威先生》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9.
沙汀是抗战之后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之一。《在其香居茶馆里》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揭露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国民党的兵役制度的腐败。小说在有严格限制的空间和时间中,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表现在对情节的巧妙安排,即开端的艺术性;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场面描写的世俗性;故事结局的讽刺性。  相似文献   

10.
<在其香居茶馆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足以代表作者四十年代短篇小说创作的基本倾向和主要特色.小说以辛辣的讽刺手法从国统区的兵役问题打开缺口,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腐朽和堕落.  相似文献   

11.
《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创作的一部深刻揭露黑暗旧社会的剧作。这部作品的完成,不仅有力证实了老舍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所作的坚实努力,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戏剧创作园地中的一个重要收获。《茶馆》的思想内容是深刻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正如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所评价的:《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中的精典”,“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沙汀的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作于1940年,发表于同年12月1日出版的《抗战文艺》第6卷第4期。这是他最为人所称道、最有影响、最具鲜明艺术特色的一个名篇,是他的代表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殿堂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小说所写的是30年代末期发生在四川回龙镇其香居茶馆里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吵打闹的丑剧,它又以喜剧氛围作结,折射出国民党统治年代的时代投影。作者在对乡  相似文献   

13.
《华威先生》和《在其香居茶馆里》是国统区抗战小说创作中典型的讽刺型作品,所引起的反响超越了一般的爱国、歌颂型作品。从整体上看,国统区抗战小说创作成就不高,这除了国民政府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严密制约外,还有抗战文学领导权的争夺,作家生活环境的意识形态化与所持政治理念之间的矛盾,文学的工具性与审美性之间的矛盾及作品有效性与时衰减等缘由。这些因素都极大地限制了抗战小说创作的影响力度。  相似文献   

14.
《夜》选自叶圣陶先生的《未厌集》,写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四日,正是国民党叛变后实行血腥统治的黑暗年代.蒋介石当时的口号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大批革命者被杀害,白色恐怖笼罩全中国.“夜”,既指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是那个黑暗年代的象征,一语双关.小说以探听革命者被害消息为线索,写一个“老妇人”在女儿女婿被杀前后的心理变化,深刻揭露了反动派血腥屠杀人民的罪行.  相似文献   

15.
董正琼 《考试周刊》2011,(77):22-22
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是一个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党棍。作者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情节的巧妙设置和独特的讽刺语言体现出了强烈的讽刺艺术,成功刻画了一个自命不凡、虚伪贪婪而又世故庸俗的政客、党棍加文痞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寒夜》以抗日战争末期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小公务员汪文宣一家艰辛度日,最后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的真切描绘,深刻地揭露了园民党统治者消极抗日。鱼肉人民的罪恶,反映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亿万人民的血泪和呼号,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力地抨击了  相似文献   

17.
在抗战开始的第二年,张天翼同志在《文艺阵地》上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华威先生》,从此中国文艺长廊里又增添了一个艺术典型——华威先生。大概是因为华威先生忙得来不及“自报家门”吧,他一出场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论。文艺评论家们至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别处     
对中国现代文学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老舍的话剧《茶馆》和沙汀的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一般来说,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它们对当时社会世象的描摹和对各色人物的刻划上,很少有人刨根究底地追问为什么要把故事的背景与人物活动的空间放在茶馆里。其实,不仅是这两部作品,如果稍作留意就会发现,仅以中国文学而言,自晚清开埠和现代城市形成以来,以茶馆、酒店、酒吧、旅馆、舞厅、游乐场乃至马路等公共空间为故事背景的作品数量简直惊人,以至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为“公共空间结构”的故事模式或构思方式。人们确实很少对这一点进行过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茶馆》囊括了以戊戍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五十年的社会变迁的历史,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同时《茶馆》也透露出一线光明,标明这个时代已魂不附体,行将死亡.《茶馆》中的主人公王利发即是这个时代的殉葬品,同时他又象征性地成了这个时代的送终者.  相似文献   

20.
茅盾于一九四一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腐蚀》,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重大收获。它发表后,即以深刻揭露国民党特务的血腥统治,细致刻划失足为特务的主人公的复杂矛盾心理,引起普遍注意,产生了积极的政治影响。在今天,如何正确评价这部作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