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前者是提问,后者是激“问”。激“问”也常常需要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思维。因此,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说是调动和引导学生思维的“抓手”。课堂上的情况告诉我们,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提问算不上什么全新的教学手  相似文献   

2.
激趣三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三种倾向令人忧虑,应当矫正,是为三忌。一忌无的放矢手段从属于目的,激发兴趣不能离开听说读写基本素质的培养这个根本目的,不能离开教材的内容和一堂课的总体目标。通观一些成功的激趣手段,或巧设导语,引出正题,或创设情境,启人审美,或艺术质疑,诱发思考,或提供佐证,帮助理解,或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无不有的放矢,恰到好处。然而,也有一些教师为趣而趣,随意性很大。有的脱离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借题发挥,大“放野马”。如有教…  相似文献   

3.
杨敏是四川九益律师事务所的行政主管,职责之一是为事务所招聘律师助理和实习律师。当一个又一个大学毕业生向她询问如何才能到事务所工作时,她为这种提问感到忧虑。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育艺术,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艺术的教育,教育的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艺术“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卢梭说:“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国古…  相似文献   

5.
提问和激问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前者是提问,后者是激“问”。激“问”也常常需要先用提问的方式去激活患维。因此,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说是调动和引导学生思维的“前提”。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提问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手段,需要改进更新。国外教育界的课堂提问研究者认为“徒劳的提问”的弊病有:(1)目标不明确;(2)零散,不系统;(3)无视  相似文献   

6.
一日,一老师需参加活动,恳请我帮他看管班级。低年级小孩,约束力差,不可"一节无师",我欣然应允。走近教室时,我听到大闹天宫般的热闹,可一推开门,教室里骤然安静下来。只有一个小女孩还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乐不思蜀。我走过去,轻轻提示:"孩子,已经上课了。""老师,她最不听话了……"见到我跟她说话,旁边另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插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孩子像受到了莫名的鼓励,指责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习得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习得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石。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之上。教师驾驭课堂,有忌讳有要求,做到了,课堂教学就高效,做不到,课堂教学便低效甚至无效。可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忌讳与要求呢?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习得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习得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石。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之上。教师驾驭课堂,有忌讳有要求,做到了,课堂教学就高效,做不到,课堂教学便低效甚至无效。可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忌讳与要求呢?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更加注重问题的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型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忌无的放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手段从属于目的,激发兴趣不能离开听说读写基本素质的培养这个根本目的,不能离开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传授的总体目标。通观一些成功的激趣手段,或巧设导语,引出正题,或创设情境,启人审美,或艺术质疑,诱发思考,或提供  相似文献   

11.
近些日子,“钱学森之问”是一个热门话题。钱学森问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在此之前,陆定一也有过对教育的发问。他说的是:“我查了一本书《唐说荟》,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有不少孩子‘六岁能文’,六岁能文,我们一个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1.This is our first lesson.so Idon’t know all your name. 问:(1)序双词first前面为何不加定冠词the?(2)“so I don‘tknow all your names。”应理解为A.你们的名字我一个都不知道B.你们的名字我没有全部都知道? 答:(1)序数词first前面一般应该加定冠词the,但是有物主代词my,his,her,your,our,their等修饰时,序数词前不用加the。如: This is our second lesson.We aregoing to learn the second lesson.这是我们的第二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二课。(2)应理解为B。注意,在英语中,表示“全部”(all)与“每一个”(every)的词若跟not连用,不是表示“全部否定”,而是表示“部分否定”。注意下面两个英语句子的译法:  相似文献   

13.
家访是学校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教育技能。在学校工作中,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是指导家庭教育,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发挥的更为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从质疑开始。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是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问难的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互动交流,而互动交流最常用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师生的问答。只有“问”得好才能“答”得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就必须重视课堂的提问艺术,就必须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所谓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教学实践证明,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只有产生问题情境,对学生才会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学的提问正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中新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而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用批评的眼光读书是应当提倡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不然的话,别人就不能信服。比如清代的王士祯曾讲过这么一件事:边司徒写了一首《华泉》诗,其中有句云:“自闻秋雨声,不种芭蕉树”。有一批评者读后认为:芭蕉不是树,此说不通。听的人不服,说:《花间词》中不也有“笑指芭蕉林里往”之句吗?芭蕉既可成林,怎么就不是树?一语就驳倒了他。  相似文献   

18.
高中新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而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审视传统的教学的观念总是过分的强化确定性。而排斥了可能性。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学生往往长于求同,而弱于求异。李政道博士说过很深刻的话: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却在做“学答”。其结果往往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要真正培养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日益成为教师加强与学生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教学质量的有力的教学形式之一,但研究发现,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不少,误区很多。究竞该如何搞好多媒体教学,本文提出八种禁忌现象和八种适宜做法,并进行简略探究,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赵克婴 《师道》2011,(6):42-42
"你喜欢上语文课吗?"我常常用这个问题咨询我的学生。在我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喜欢语文课"一直是我的目标和追求,一切的教学过程和方法都围绕它展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努力做下去,要活用激趣,善用激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