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换礼物     
"妈妈,我都没有机器人,好想要呀!"金瑞最近受儿童节目影响,很想拥有一台机器人。金瑞妈妈担心孩子只是一时兴起,便没有理会他的请求。然而,金瑞却非常坚持,断断续续地请求妈妈,等"六一"儿童节接近时,金瑞想要的礼物还是机器人。  相似文献   

2.
交换礼物     
“妈妈,我都没有机器人,好想要呀!”金端最近受儿童节目影响,很想拥有一台机器人。金瑞妈妈担心孩子只是一时兴起,便没有理会他的请求。  相似文献   

3.
4.
孙健  刘芳兵 《继续教育》2009,23(1):16-18
为了验证组织在实施人力资本培训中应如何发挥作用,本文提出了全新的价值交换理论,从该理论模式入手运用对比分析其与上述两种理论的不同之处,并指出采用这种理论指导有何特点并会产生何种影响,从而为我国在对人力资本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证券市场的过度波动是多种社会选择机制综合作用的复杂现象.传统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学基于理性选择框架对该现象给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解释.然而,有些被归类为非理性的选择行为,实际上与投资者的感知判断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更适合以感性选择分析工具对其加以重新理解.积极探索投资者股票买卖决策背后的感性选择机制,是我们进一步认识股市过度波动现象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今年教师节,很多同学都给老师买了精美的礼物,表达他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我也很想买点礼物送给老师,可妈妈不肯给我钱,认为这样不好,她说当学生的把学习搞好才是送给老师的最好礼物。可是,老师会不会认为我对他有意见#他还会喜欢我吗?  相似文献   

7.
感性选择与中国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性选择具有认识论、本体论以及文化学上的多重意蕴。从感性选择的语境来审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一个感性选择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了解中国人的感性选择也就无法理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底蕴和民族特色。理性地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感性选择及其演变机制与规律,对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农村社区中存在礼物不对称交换这一"社会事实".人情、面子、关系是礼物不对称交换时都会涉及到的问题,但"建立关系"以期获取某种稀缺性社会资源(资本)才是其核心目的.人们乐此不疲地进行看似"不理性的交换"存在等级文化根源和社会结构原因.实现农村社会平等化,需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和加强与完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礼物交换与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礼物交换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维持和改善人际关系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转型期中国的礼物交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以城市居民间的礼物交换为例,礼物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情感表达型礼物、情感工具型礼物、情感投资型礼物、交易型礼物。礼物交换不但起到了社会关系润滑剂的作用,也催生了社会资本。并且,送礼行为越来越工具理性化,而不像过去那样出于情感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崇尚礼尚往来,礼物在你来我往中表达并形成了社会关系,纷繁复杂的礼物交换折射出人际关系网络。而今,农村的礼物交换之风盛行,礼物已失去最本真的意义,甚至成为农民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在理性主义被强势推崇并发生深刻影响的现代社会,重提感性及感性方式,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必须对唤起对感性及感性方式给予深入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生命之初,一位和蔼可亲的仙女提着篮子走来,对一位年轻人说道:“这里有几份礼物,你可以从中选一份,留下其他的。你要小心,明智地进行选择;啊,要明智地选择!因为这里面只有一份礼物是珍贵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巨匠雨果和巴尔扎克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年,雨果过生日,准备开一场隆重的派对.很多朋友都事先表示会带礼物来,其中就包括当时生活十分窘迫的巴尔扎克.因为他前几年出版图书赔了钱,后来又因为铸字厂和印刷厂经营不善,欠下了6万法郎的债务.  相似文献   

14.
15.
<正>我总觉得,艺术馆是城市最敏感纤细的一根神经,有些孤傲地自藏着,却又好好经营着,他们最为真实地袒露城市的思想运动,不断试探着揭示被人忽视的现实。上大学以来,几乎每个周末我都有些强制地要求自己去参观一个美术馆或者艺术馆。这些地方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搭上一班陌生的地铁,便与玄虚缥缈的艺术更近一步。但坦白来说,很多展览,我也没有看懂,但我还是虔诚地对待每一个作品。老师曾经和我们说:“不必强求看懂,仅停留在审美的角度去观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感性与理性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通过分析教学中的感性与理性,来阐明教学中需要理性与感性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感性与理性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通过分析教学中的感性与理性,来阐明教学中需要理性与感性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将商业广告中的“感性”作为一个单独的元素进行研究,对色彩、光影、文字、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等几种感性元素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冀志强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2):33-36,59
感性在康德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从经验的层面,针对于感性所受到的贬低,康德对感性进行了认知意义上的辩护。从先验的层面,他提出时间和空间是人所具有的两种先验直观形式,这种先验感性是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最基本方式。根据康德的先验感性论,韦尔施发现了美学在哲学以及文化中的基础地位。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感性能力,它内在地沟通了康德哲学中的感性和知性。作为反思判断力主要内容的审美判断力在沟通自然和自由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而在审美判断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又是情感和想象力。所以感性在康德的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物理作为一门理科科目,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学科,也是我们理解世间万物运动规律的工具。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物理学难免体现它的另一面——感性。文章从物理学中常用的一些问题处理方法入手,分析物理学的感性成分,探究物理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