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于、关于、至于"的话题标记功能和篇章衔接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词“对于、关于、至于“都具有话题标记功能和相应的篇章衔接功能,但同中有异.本文首先考察了“对于、关于、至于“充当话题标记的功能及其在语义上的异同,然后考察了这3个介词标记的话题具有的篇章衔接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类介词指的是“为”、“为了”和“为着”这三个介词。“为”类介词共具有五种语用功能:话题标记功能,篇章衔接功能,管界功能,排比、对举功能以及强调功能。  相似文献   

3.
语序是汉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汉语的基本语序是SVO。介词标记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在句法功能上起介引功能、衔接功能、构句功能等。而有些典型介词标记的使用可以改变汉语语序的格局,介词标记"把"、"被"等可以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使句式格局发生变化,这种句式的突出特点是:一是使施事和受事置于动词前;二是句式往往突出动作的结果。说话者选用介词标记是有动因的,要求介词标记不仅要与句式语义相匹配,还要与语境相匹配。从句式结构上可以看出介词标记与句子其他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这些成分的组合是有规律的,从认知角度探讨这些成分的组合规律,对外国人学习以介词为标记的句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在X上"是汉语中由介词"在"构成的框式介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结构。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在X上"的篇章衔接功能、篇章管界功能和篇章标类功能。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不同词类在句子中的标记作用是不同的,介词可以成为汉语句式语义成分的标记,主要介引受事、施事、比较对象、条件、范围等.介词成为汉语句式标记是有成因的,一方面介词成为句式标记与其本身的原始义有关,汉语介词几乎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动词虚化为介词后,还或多或少保留着动词的语义遗迹.另一方面介词标记的使用与句式义表达需求有关系,为了使句式内部各要素之间实现和谐,更好地表达说话者的意图,说话者常常使用介词标记.介词标记在构句时不仅要与句式语义相匹配,而且与句式语境密切相关.介词标记随着语言演变而发展变化,研究介词标记,既要进行静态考察,也要进行动态分析;既要进行历时考察,也要进行共时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活跃地位悬殊,介词短语在英译汉的问题上应该讲究对策。在功能对等的理论前提下,可以总结出理解和翻译英语介词词组的几点规律和技巧,从而对英语教学与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往研究关于语气助词一般功能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传统的观点认为语气助词是表达或辅助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句类功能语气的;较新的观点认为语气助词是表达说话人主观性的手段,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达交互主观性,一是表达口气;篇章功能语言学理论则认为语气助词具有信息地位和篇章组织标记功能。  相似文献   

8.
有关介词“给”的支配成分省略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语介词能起到“赋格”作用,本文从格语法的角度讨论介词“给”所表示的格关系,主要有施事、受事、对象、目的四种;分析了①“给”单独出现的句子,②“给”与介词“把、被”共现的句子中,“给”后支配成分省略与不能省略的各种情况,认为在表示各种不同格关系的句子中,“给”后支配成分省略现象与一般介词不同。 1.1 Fillmore认为,各种语言深层的格关系是一致的。Fillmore所说的格关系虽然是深层语义的,但反映到表层上必然会有格的标记。就汉语来说,介词能起到“赋格”(Case-assign-ment)作用。汉语中名词的格变主要与句法有关,但作为语言材料的名词,却经常地、大量地用介词来弥补其词形变化的不足,介词代替了格变。因此,汉语介词表示了一种格标记,这是把格语法运用到汉语研究中的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对"是现代汉语常用介词之一,具有多种语法意义。本文从介词"对"的语法意义、"对"字结构及其句法功能、"对"与相关介词的替换关系、"对"的语用和篇章功能四个方面出发,总结和分析了近三十年来现代汉语介词"对"的研究,并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本主要阐述了篇章的互动性原则,强调读在篇章的生产与解读中的动态的,积极的作用。章还阐述了作为促进篇章互动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即泛指词,语篇结构关系标记,粘接链和篇章模式的使用。章最后指出认识篇章的互动性原则及互动性策略可以促使读篇章阅读中的预测能力,从而提高对篇章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汉语介词可以作为不同类型主题的标志,包括作为语域式主题、论元共指式主题以及论元式主题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介词激活其附着言语成分主题性的四种情况,然后讨论介词主题标志功能的语用、语义以及句法动因。本文认为介词作为汉语中最有争议的虚词类别,在不同语体中的功能表现很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介词是语法词 ,通过它可以探究一种方言的语法特征。跟北京话介词相比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的介词数量少 ,功能多 ,有些用法比较特殊。不少介词还保存着近代汉语的特点 ,个别介词与藏语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现代汉语事务语体中虚词的分布、规律及原因作了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虚词中助词使用最多,其次是介词、连词,很少使用语气词。各虚词小类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取决于事务语体的基本性质、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篇章语言学立足于文本作品中词汇的构成,研究交流主体如何运用具有美感构思的小句生成"信、达、雅"的篇章结构。从语义生成机制来看,篇章语言学为小句与篇章的有机衔接提供了语境铺垫,并运用多种代词前置方式与词汇有机衔接。文章对语篇分析能力作出了阐释,在具体语境下辅以小句和语篇层次为注解对象,为篇章语言学的结构-解构主义理念提供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介词框架是指由介词和方位词、名词、连词、助词、动词、介词、准助词等词语前后搭配使用而形成的固定格式。汉语语法学界过去未进行过系统研究。文章以“在/当X时/时候”这样的介词框架为研究对象,对其句法功能及框架前后项的隐现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同其他语言相比较,英语介词格的概念比较淡化,它们的功能由于名词格的淡化也显得相对模糊,正确理解介词勾画的意象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文章尝试从认知角度将英语方位介词的功能简化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并分析它们在定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协作意义建构是CSCL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话语的视角探讨了话语与协作意义建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运用话语分析来研究协作意义建构过程的思想;接着以一个CSCL环境下的教学案例为基础,分析和界定了小组协作意义建构过程中的话语类型和功能;最后选取一个小组话语互动的片段,详细分析了协作意义建构的过程.研究表明运用话语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协作意义建构的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18.
社会语言学中功能语言观在篇章分析中认为,篇章中的文体变化受情境中因素的制约,话语基调影响篇章中主体互联程度;话语方式限定着篇章形式构成。它们形成篇章中文体变异的依据并与篇章中的表义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其功能作用决定了它们在篇章中的重要性。可见,只有把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对一个篇章的意义完整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汉语在社会发展、语言发展过程中对外来语、粗俗语、下流语的凝聚作用,并称之为社会的语用制约。社会的语用制约即语言的三大功能是对社会语言而不是对于某一语篇所起的作用。外来语主要起到概念功能的作用,填补本族语在概念、认知、思维、文化等方面的欠缺或差异,同时也起到显示身份、地位、学识等人际功能的作用。粗俗语、下流语主要是起到宣泄喜怒哀乐恨等人际功能的作用,故禁而不止,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介词的内部差异及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虚词内部的个性差异是虚词研究应当加强的一个方面。现代汉语介词内部在来源、语体色彩、音节、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介词的个性表现,而且影响到介词的搭配、分布位置、语法功能、意义、用法等等方面。本文详细描写和讨论了这些差异,以显示出现代汉语介词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