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宪法的创制与实施是建立在分权制衡原则之上的,这一原则在西方有着源远流长的理论传统,在实践上对于权力的约束亦有现实意义,对美国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全面理解分权制衡原则的基础之上,借鉴其在美国法治实践中的得失,推进我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2.
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到1999年我国对宪法进行了四次全面修订和三次局部修订,历次修订都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了明确规定。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非公有制问题认识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古希腊分权与制衡思想经过中世纪的发展到近代成为一种表述明确的、融贯的分权理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理论在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分权体制的运行并非一帆风顺,三种权力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与渗透。这种分权体制更多地反映为权力的分享,而不是权力的相互隔绝,以防止任何单一的意志控制整个政府部门。我们对分权理论和分权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分权体制的认识有必要加深,有必要加以精细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分权理论。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民主制度比较完备而颇具特色的国家。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这种政体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人独裁专制,保证了美国人享有较充分的民主权利,但也存在严重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革命期间各州的立宪中,马萨诸塞立宪运动以成就最为突出、意义最为深远而著称。马萨诸塞立宪开创了专门制宪会议和人民批准宪法的先例,设计了以分权制衡为特色的新型共和政体,在宪政思想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展现了革命期间美国政治文化的一个精彩侧面,尤其是推动了外来政治理论的本土化,并对英国宪政经验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所有这一切都对联邦立宪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为美国宪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滋养。  相似文献   

7.
罗轶轩 《政治思想史》2019,(1):176-195,200
主权权威与分权机制是现代宪法政治理论的两个核心构成要件,彼此之间形成了动态的和谐关系。不过在现代早期,主权概念是依托绝对主义话语建立的,以至于博丹、霍布斯和孟德斯鸠都断定二者在根本上是矛盾的。然而,主权的公共性在实践逻辑上要求刚性的制度控制来规范权力的使用,以防止主权被私有化、国家被家产化。只有对绝对主义主权概念进行结构性调整,实现主权者的虚位化之后,才能达至主权与分权的现代和解,然后才能依靠分权制衡机制来保证主权的公共性。洛克基本完成了这一理论改造工作,但并不彻底。只有到了《联邦论》,完全的现代宪法政治理论才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8.
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是现代教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20世纪有关公共教育制度起源问题的讨论先后产生了三种理论:自由论、修正论和后修正论。本文介绍这三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现点,并作简要评析。从中也可以看出历史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联储虽然是个金融机构,其背后却体现了美国政治上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美联储的建立是中央和地方博弈、民主党和共和党妥协的结果;美联储的机构设置则兼顾了地理分布上的平衡、联邦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利益;联邦储备局执行委员的产生、美联储的运行也深受制衡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一部对美国历史与现状发生重要影响的文件。宪法的制定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事关重大,美国各利益集团在制宪会议上曾争吵不休,寸利不让,会议几濒流产。然而,建立一个作为至高需要的牢固联邦这一根本目标,终于压倒了尖锐的分歧。与会代表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漠视、甚至牺性劳动人民的权力和感情为代价,达成妥协,完成制宪任务。  相似文献   

11.
从各方面比较得出制宪权和修宪权具有同质性。社会变迁和代际更替带来了人民意志必然的变迁,必须承认后代人同样享有制宪权。但是社会发展具有延续性,后代人不必主张完全的制宪权,因此代之以修宪权。修宪权是制宪权的转化,这解释了同质性的命题。并且,修宪权有其独立的形态,它是制宪权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当代中国相对频繁的修宪是难免的,认识修宪权和制宪权的关系对行宪修宪实践将有着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修宪,宪法该如何修,朝哪个方向发展。只有以宪政观念为基础,以宪政宪法为修宪演进之方向,宪法才能真正享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同时在修宪过程中须重视程序性规范的设置,方可保障宪法中实体权利的实现。通过修宪,在宪政框架内依宪立法、依宪行政与依宪司法,在保持社会及政权的稳定和切实保障基本人权的同时实现宪政转型。  相似文献   

13.
政治因素是美国宪法制订的重要因素,政治上各自为政是邦联充满危机的祸根,要消除危机,必须首先消除各自为政的政治局面,而这正是推动制宪会议召开的重要政治因素。会议期间,代表们为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以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从民族和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接受三权分立,制约平衡等原则,克服困难,最终制订了新宪法。  相似文献   

14.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制定根本法的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争论的焦点之一,其起伏变化是比较大的,经历了一个笼统一详细-简单一详细的过程,当时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探讨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但是在国民党的“党治”高于一切的环境下,根本法的存在也只是虚有其表罢了。  相似文献   

15.
法国大革命对现代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革命中诞生的制宪活动和共和宪法为法兰西政治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性的框架。由于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法国在由封建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政治体制的实践 ,因此 ,共和制宪传统的形成和确立为法国成功地确立共和制度起到了积极推进和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当代世界最为年轻的大国,也是发展速度最为迅速的国家。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中,宪法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宪法完成了美国的政治统一,促进了领土开拓,保证了社会稳定,鼓励并推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重视并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才使美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17.
对“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科学论断的萌生、孕育、形成过程予以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苏联宪法与我国宪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采用了苏联1936年宪法为监本的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理论和原则,制定了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随着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我国逐步摆脱了苏联宪法在和结构上的缺陷屯较完备的1982年宪法并进行了三大次修改,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了我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会契约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直接推动了西方宪政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宪政的根本价值和理念,阐明了人民主权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彰显了保障人民权利的价值追求。研究社会契约思想,借鉴西方宪政的成功经验,将会推动我国宪政建设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实现方式,宪法的效力可分为直接效力和间接效力,但是,宪法是用来约束国家权力的,直接适用以裁决私人纠纷的“对第三人效力”理论实属背离宪法的精神。宪法的直接效力集中体现了宪法的最高效力,具体体现为对立法、对行政以及对司法的直接约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