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然 《新闻世界》2013,(5):242-244
随着20世纪后期台湾"新新电影"的发展,大陆观众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台湾电影,并借助电影逐渐了解和认知台湾文化。本文试从大学生这一年轻受众群体出发,并从台湾电影进入大陆这一角度入手,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来探究大陆大学生借助台湾电影认知台湾,解读台湾文化方面的效度,以期获得有关在促进两岸文化传播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电影的发展有着鲜明的历史分期。"新电影"运动后,台湾电影在艺术美学和内在文化品格上有了质的飞跃,但电影市场却不断萎缩,电影和观众之间逐渐疏离。直至二十一世纪,以魏德圣、钮承泽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导演重新唤醒了台湾电影市场,为台湾电影缓和作者与受众的矛盾、平衡艺术与商业的关系作出新的探索。本文试以纵向时间轴为线索,结合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梳理台湾电影发展过程中脱离观众而后重新接近观众的历史过程。同时挖掘"新电影"运动对当代台湾电影的影响,以期寻找台湾电影在电影全球化、产业化浪潮中的独特品格与地位。  相似文献   

3.
齐钢 《东南传播》2011,(11):1-5
台湾电影研究虽然一直较为薄弱,但经过学界多年努力还是有所发展,不论是台湾电影史、电影导演、新电影还是华语框架下的台湾电影研究,都取得不小的成绩。比较大陆和港台学者的台湾电影研究,可以发现双方不同的兴趣偏好。尽管台湾电影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然而通过梳理台湾电影研究脉络,我们认为台湾电影研究还有不少空间有待开拓。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电影实施全面产业化改革以后,中国电影整体的产业形态和美学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一代导演也进入了"无君无父时代",已找不到像谢晋、张艺谋那样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无疑开创了青年电影导演的市场化转型。事实上,一个更年轻的电影创作群体创作的市场化转型,成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势力、新力量。当下中国电影还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期,所以青年电影导演与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的关系具有复杂、多样、可变的特性。因为电影市场结构的不合理、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社会力量都有帮助青年导演进入、融入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的义务和职责。对青年电影的扶持和支持,要在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符合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的政策安排,注重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电影产业是创意产业,创意本身对于电影繁荣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创意"本身的活力和不断更新,都有赖于新鲜血液的加入与扩张,依赖于青年导演的大胆实践与开拓。青年电影作者的"青年",意味着一种创意性价值,意味着推动电影工业、电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当下中国电影尤其需要越来越多的充满新奇创造力、想象力的青年导演不断贡献出创意性价值,用创意保障中国电影的整体品质,带动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电影差异化、多样化的文化奇观、文化盛景。  相似文献   

5.
韩新明  白雪 《传媒》2016,(12):53-55
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壮大不但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电影产业化程度的加深,各个国家相继出台有关政策法规,以期保障电影产业的稳健发展.当前,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韩国等许多国家都纷纷把电影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其大力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经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内需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两岸三地跨境合拍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生产的一种重要制作方式,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三地电影越来越紧密的融合更新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格局和观念,呈现出"华语片"的未来大趋势。在这种格局下,台湾部分电影自《海角七号》后仍然与内地电影保持一定的疏离,一方面叙事模式有别于以往的台湾电影"曲高和寡"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坚持台湾在地文化,保持创作的自由度、文化主体性,呈现出一种个性化的新局面,成为亚洲电影的一股新势力。文章将这部分电影放置整个华语电影大格局下,探讨其特殊的品格,从而展现出它是如何成功地征服台湾观众,占有台湾市场的。  相似文献   

7.
王维 《东南传播》2012,(6):56-57
随着各种信息需求、娱乐需求、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影视文化产业也随之急剧发展和膨胀。台湾电影市场长期以来被外片所占据,台湾影视界一直致力于票房和收视率的努力。近年来,青春片已成为台湾影视界的主流,本文以时间为轴线,以2007年至今热映的台湾影视剧为切入点,简要梳理近几年台湾影视产业的发展走势,探究代表性影视剧收获成功的原因及其与台湾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崔友 《东南传播》2021,(1):47-49
曾经的台湾影视作品在两岸三地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但经历短暂辉煌后却脚步停滞,近年来,台湾影视产业逐渐呈复苏态势.本文以台湾影视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为线,从灿烂时期的台湾偶像剧、文创电影切入,横向对比大陆剧集、日韩影视冲击下所导致的产业停滞.近年的台湾影视产业在作品内核、题材创新、扩大合作等方面积极求变转型,从而在蜕变之中迎...  相似文献   

9.
在先后经历日本占领和国民党退守台湾威权统治两段特殊历史的这样一个区域,台湾电影的主体意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曲折发展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写实主义指导下的新电影运动肇始,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和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多方挤压下偃旗息鼓,又在21世纪现代化进程基本完成,台湾社会开启二次转型的矛盾冲突期再次萌芽.在历时之余,其重心也发生了改变: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新电影导演们建立在乡土之上的、区域性的身份认同,新生代的导演们倾向于将重心放在他们生长的都市,通过题材上的多重视角、形式上的非线性叙事和元素拼贴以及内容上的温情叙事等策略对其中非区域性的、跨地的文化体验进行描述和反思,从而建构起专属于当代台湾电影的、具有后现代式文化自觉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广电网的大背景下,我国新媒体产业朝气蓬勃,同为朝阳产业的电影产业发展迅速。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发行渠道,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实现电影产业和新媒体产业的对接和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有了新的气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年一度的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百合奖、童牛奖,评选出的电影精品和优秀影片足以说明中国电影的非凡进步。并且,中国电影产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每年国内票房增速和年均出口增速分别达到了30%和40.4%。然而,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如何保持发展强势,作者在分析了这一时期世界电影业的总体形势和中国电影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后,提出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分别从不同的路径传入大陆与台湾,尽管日后发展道路不同,但彼此文化根基的相连与血脉的相融让两岸电影互相影响。在台湾的日殖时期,无论是在影人之间的互动来往上,还是在电影的创作、发行与放映上,大陆电影与台湾电影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产生着关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电影产业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数字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发行方式,新媒体电影产业因此而兴起。新媒体电影产业的出现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现代化生活习惯,仅需借助手机或电脑便可以实现电影的在线观看,无须再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前往电影院进行观看。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新媒体电影产业的兴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媒体电影产业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就中国电影而言,台、港电影从数量上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质量上说撇开政治成分,其艺术成就也不可小觑。香港电影媒介广泛,这里暂不予评说。台湾电影相对陌生,因此想简单作些介绍,以供大家参谋。  相似文献   

15.
台湾新青春电影是指2000年以来,台湾本土出品,以青春、成长为主题的影片。此类影片由台湾新锐导演执掌,意在"青春"的外衣下,去探寻当下台湾青年一代的成长轨迹、心路历程,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文化观念。在绚  相似文献   

16.
在七八十年代,香港新浪潮,台湾新电影的出现,包括后来中国内地第五代导演的崛起,这三股浪潮的相继出现并非偶然,都是处于影视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也都是靠新人导演的出现激发了活力。更重要的是,香港新浪潮和台湾新电影并非完全封闭,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最终拍出了引起国际瞩目的影片。但与此同时,因为历史原因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两者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然而这股潮流绚丽而短暂,短短5年就销声匿迹成往事了。不过它们依然在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再将其重新审视定将有另一番景象,对今后的电影创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志  胡正文 《东南传播》2021,(11):29-32
社交媒体正在重塑社会政治形态,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交媒体介入到社会和政治事务,对社会价值观念形成、政治形态重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结合台湾"九合一"选举及"地区领导人选举"选情,发现台湾青年作为近年台湾社会运动和政治选举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其媒介接触行为与政治认知、资讯获取与行动决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并对台湾政局演变及两岸关系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台湾新电影"是台湾电影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页篇章,杨德昌在这段历史中占据着不是最重要但却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尾到80年代,台湾、香港以及内地几乎不约而同掀起一场电影艺术的革新运动——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内地第五代,侯孝贤便是当时台湾新电影的领军人之一。他早期的电影很特别——讲他个人的故事开始,从个体出发,自己的生活、成长过程、喜爱的东西,等等,都是从这  相似文献   

20.
青春电影是台湾电影史上特有的类型电影,主题表现与影像风格以写实为主,新世纪以来,这种类型在继承以往青春电影的基础上,一批新锐电影人深入挖掘和探索这一传统的、独具特色的类型,影像表现方式也有了新的转向,在概念传达、视觉风格和产业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多种风格的尝试,已然成为台湾新电影崛起的重要标志和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