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令凤 《学生之友(小学版)》2009,(17):37-37
有人认为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察言观色,来明白老师的意图,这不是学生求知认知的结果而是学生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的结果,这是一种暗示行为。那么,课堂上"察言观色"的究竟应该是老师还是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他应该具备的能力不是让学生对他的察言观色,而是他对学生的察言观色。察言观色,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善于察言观色,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2.
孔令凤 《学生之友(小学版)》2009,(9):37-37
有人认为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察言观色,来明白老师的意图,这不是学生求知认知的结果而是学生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的结果,这是一种暗示行为。那么,课堂上"察言观色"的究竟应该是老师还是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他应该具备的能力不是让学生对他的察言观色,而是他对学生的察言观色。察言观色,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善于察言观色,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3.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距离变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是"提供校车服务"还是"发展寄宿制学校"的两难选择。从成本、安全、教育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发展寄宿制学校是更好的选择。地方政府要继续把就近入学和发展寄宿制学校作为未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主方向,不能盲目地不考虑实际地发展校车系统。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让孩子们对一道挑战题感兴趣,我不停地改变教学策略,没想到竟有了意外的收获:体会到了"老师‘下台’,学生‘上台’"的乐趣。把它记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每节数学课结束前,都会给喜爱数学的孩子们"加餐" ——结合本课内容的一道挑战题。刚开始,学生觉得新鲜,下课铃声刚响,就有学生到我这儿来对答案,做对的同学欢呼着离开教室,做错的则上位继续思考。可时间一长,学生对挑战题的兴趣越来越淡,最后甚至没人做了。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在题目下方写上了"挑战者:——",并且宣称:谁第一个做出来,就可以做小老师,把你的想法写在小黑板上,讲给大家听。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兴趣大增。可时间不长,我又发现许多数学后 相似文献
7.
8.
9.
小华是我班的“皮大王”,个子不高,嗓音却不小,特会吵闹。我虽重锤敲打,但他仍屡教不改,我行我素,做事从不考虑后果,真是拿他没辙。机会终于来了。一天上课,我临时到教室宣布“:今天王老师生病请假,生物课改为自修课,王老师让我请一位同学把参考答案给大家报一下,其他同学根据参考答案订正。”我假装环顾一下教室的四周,挑选合适人选,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小华身上“:我们就请小华同学吧,他的嗓音比较响亮,大家听起来也清楚一点。”临走时,我特意告诉学生,我在其他班级还有课,所以请大家自觉配合小华。走出教室后,我径自来到教室后面的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10.
“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反之。不合脚的鞋子.无论它材质多么讲究,多么美观漂亮,脚都不会舒服。一个老师,不论他有多高的学历,不论他有多么丰富的知识,也不论他多么忙碌辛苦,如果他不适合学生,学生也不会幸福。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学平时看到老师,会低下头匆匆走过;有的会转过脸去,似乎没看到老师;有的远远看到老师走来,会绕道而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学生的角度看,其因有三: 相似文献
12.
美国成熟完善的校车管理制度为学生交通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与《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作为影响美国校车管理的两部重要的规范性文件,严格规定了校车的类型、配置、优先权、整体构造等,对于我国尽快制定较为科学、完善的校车管理法律规范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14.
记得有一年,学校来了三十多名实习老师.学校把他们分到各班实习,四十多天的实习期结束后,他们离开学校时,出现了非常感人的一幕:全校的学生哭作一团.…… 相似文献
15.
16.
新学期我依然面对着原来那些调皮的孩子们.涛声依旧。对于这群活蹦乱跳的“小麻雀”,我不敢高声语。因为无效,只能继续以我的木讷来保持沉默,而“小麻雀们”仍视我无睹。我只是等待着他们说累,在此期间.我一直盯着班上那只静静的“小夜莺”。 相似文献
17.
早上,值周的李老师照例站在学校门口,迎接着学生们的到来。他一边检查着学生的卫生、着装、礼仪、标志佩带,一边接受着学生们的问候。一声声“老师好”让李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幸福和满意的微笑。这时,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连声招呼也不打就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学校。 相似文献
18.
19.
在甘肃省正宁校车出事后的第三天,我无意间浏览到袁贵仁部长留言板。在给袁部长的留言中,有网友认为校车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撤并学校,使得学生不得不舍近求远甚至异地求学,这才会有频发的校车事 相似文献
20.
背景:早上,值周的李老师照例站在学校门口,迎接着学生们的到来。他一边检查着学生的卫生、着装、礼仪、标志佩带……一边接受着学生们的问候。一声声“老师好!”让李老师的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