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大读者是我们报纸服务的对象。如果把读者称为报纸的主人,那末,读者来信,不论是反映个人的或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对工作,对干部进行批评和监督,都是人民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力,体现着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因此,认真对待和处理读者来信,是报纸编辑部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是办好报纸的大问题。工人日报复刊后,把代表群众讲话、反映  相似文献   

2.
洞察读者心理,关注读者需求,这是报人的办报宗旨,也是一张报纸立足于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的关键所在,占有读者便是占有市场。在坚持正确导向和健康格调的同时,调动读者参与热情,《读者来信》专栏、专版作为一种直接的手段备受青睐,被广泛采用。在我国,报纸编辑每天都要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按其内容可粗略划分为以下五类:1.批评、投诉和问题反映。各报编辑部收到的来信、来电绝大  相似文献   

3.
报纸上的读者来信,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新闻体裁。据了解,报纸上的读者来信专栏或单独发表的来信,往往较之某些一般的新闻报道对读者更具有吸引力。群众为什么爱看读者来信?一个因素是,读者来信大都是读者亲身经历过的,或者是在现场目击的事实,广大群众读后有亲切感。更重要的原  相似文献   

4.
认真处理读者来信来访,是报纸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报纸的一大特点。报社编辑部做好信访工作,能更好地使下情上达、发挥从群众中来的作用,使报纸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战斗性。北京晚报自从1980年复刊以来,每月接到读者来信近万件,接待来访数十起。这当中,有反映读者个人问题的,有抨击社会上的不良倾向的,有表扬四化建设的新人、新事,有对首都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也有对晚报的评论和批评,充分体现着广大读者对报纸的信任,支持和鼓励,是鼓舞报纸编辑部工作人员的一种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广大读者是我们报纸服务的对象。如果把读者称为报纸的主人,那么,读者来信,不论是反映个人的或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对工作、对干部进行批评和监督,都是人民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力,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因此,认真对待和处理读者来信,办好《读者来信》专版,是报社编辑部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 那么,怎样才能将《读者来信》办得让群众喜闻乐见呢?我们以为,必须牢牢把握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即以读者为主体,不仅来信是读者写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依靠群众办报的方针,有一部分报纸开辟过“读者来信”版,反映广大读者的呼声、建议和要求,曾受到读者的欢迎。可刚办几期,就悄然无声了。关心的读者,还写信到报社询问是怎么回事。有的报纸宁愿不断出整版广告,也不编发一期“读者来信”,使读者感到很费解,有的表示明年不再订这样广告充斥版面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8日,《经济日报》在头版二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封题为《铁路会不会拖小康建设后腿》的读者来信,并配发编辑点评《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这是多年来在报纸上很少看到的喜人景象,令读者为之感动。读者是报纸忠实的受众,报纸理应充分反映读者的建议和呼声。很多报纸开辟了《读者来信》专版,使之成为连接读者的纽带和桥梁。但是,往往一些很有新闻价值的“读者来信”,却被圈在了固定的专版中,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影响了“读者来信”作用的发挥。“读者来信”是一座“新闻富矿”,尚需慧眼的编辑们去开采。《经济日报》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  相似文献   

8.
最近深感报纸宣传上有个问题需要一呼:切实重视读者来信!目前有些报纸对读者每天从山南海北、四面八方投到编辑部的大量来信,处理得不够及时,不够认真;一些报纸编辑部缺乏一个领导研究、处理读者来信的制度,以致使一些重要的读者来信发挥不了重要作用。这种情况必须切实加以改变。读者向编辑部投书递柬,都是有感而发的,信里讲的事,都是他们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眼前的事实促使他们非写封信向报社反映一下不可。有的信尽管写得词不达意,但都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有一颗活蹦乱眺的心;它不是应景之作,更不是官样文章,讲的全是肺腑之言。读者分布在各行各业,生活在不同地区,他们的经历千差万别,来信的内容多种多样,有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盐阜大众报》从一九八○年复刊以来,一直十分重视运用读者来信来访这个渠道,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目前已经形成了报纸热心为读者服务,读者信任和喜爱报纸的良性循环。近几年来,读者来信数量和来访人数逐年递增,报社转给有关部门读者来信及时处理的比例逐年上升,报纸的发行量也由复刊时的三万  相似文献   

10.
《陕西日报》在“读者来信”专版里,把省内外读者来信情况,分月进行综述,在报纸上公开发表。继5月份公布之后,“6月份本报读者来信情况综述”又在7月12日的报纸上和读者见面了。这种做法是可取的。读者来信是报社编辑部来稿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写信人来自各个方面,反映的内容广泛,几乎天天有。有表扬、有建议、有批评。这是群众相信信任报纸的表现,是报社了解群众心声的渠道,是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线索,发挥报纸监督的重要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发表读者来信反映群众的呼声,实行舆论监督,架起党和政府跟群众联系的桥梁,这是党报的一个特点,也是报纸吸引读者的一个优势。 我作为河北日报《读者来信》版编辑,近两年来在采编来信反映的单个问题报道的同时,以来信为线索采写了一些从多方面反映问题的深度报道。这些报道都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和《答读者》近来报纸上的读者来信又增多起来了,许多报纸都辟了专栏刊登读者来信。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报纸进一步加强了同群众的联系。翻开一些报纸的《读者来信》专栏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其中好像有一个为大家所共同遵循的格式。从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园地里读者来信这朵花越开越盛。近几年来全国评选的好新闻,读者来信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安岗同志说:“在社会主义报纸读者问题的研究中,第一位重要的应该是研究读者来信。”如何经营好报纸的读者来信专栏,以我之  相似文献   

14.
大大众日报《每日漫画》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许多热心的读者来信或打电话赞扬这个专栏办得有特色,有情趣,希望报纸多登好漫画。漫画是一种具有评议性、谐趣性的绘画艺术,它以简洁而夸张的手法反映生活,表达主题,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深受读者喜爱。报纸是漫画发表的主要园地,漫画又是新闻宣传的锐利武器。为进一步发挥漫  相似文献   

15.
问:解放日报今年1月1日扩大版面,日出八版以后,听说各方面反映比较好,受到了读者欢迎。对此,我们表示祝贺。答:谢谢。本报扩版以来,我们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也召开了一些读者座谈会,从读者的意见来看,他们对扩版后的解放日报,总的反映还可以。绝大多数读者认为,报纸的内容丰富充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的特性是批评。《读者来信》是报纸上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或业余新闻爱好者写的,而是普通的读者写的;它不是编辑部约来的,而是写信人主动寄来的。读者写信的目的不是为了写作扬名,而是“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是运用报纸这个舆论工具,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想通过这个途径,来监督国家工作,干预社会生活。因此,与其说它是一种新闻形式,不如说它是实行人民民主的一条重要渠道。读者来信本身就具有主要是批评这个特性。在人民日报每月收到的几万封来信中,批  相似文献   

17.
一个报社的读者来信来谈工作做得好或不好,往往对报纸办得好或不好,报纸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重视读者来信来谈工作,是我们党办好报纸的一个优良传统,值得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但是,不是所有的报社工作人员,对读者来信来谈工作的重要性都有了足够的认识,至今在一些报社的编辑部内,还半公开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记者,二编辑,三来信(来谈)……。这就有必要谈一谈对读者来信来谈工作的认识: 一、读者来信来谈工作是报社汇总各方面信息的一种工作。我们的各级党报和党领导的其它报纸的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一定数量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新闻园地里读者来信这朵花越开越盛。历年评选的全国好新闻,读者来信都占有一定比重。安岗同志说:“研究读者,第一位重要应研究读者的来信。”读者来信在报纸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是河南日报历史较长的一个专页,是反映众群意见,心愿、呼声的一个窗口。它内容广泛,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是报纸与读者加强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读者来信》坚持以批评为主、多方为读者服务的方针。针砭时弊,扶正祛邪,为读者分忧解难,为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鼓与呼。当前尤其需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中提出问题的来信,例如改革中的问题,经济建设、法制建设,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以及文化,教育、科技工作中的问题等等。任何读者来信都要事实准确,不能有任何夸大  相似文献   

20.
在组织具体的宣传报道中,怎样使报纸更好地成为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使党的声音与人民群众的声音处处合拍,心心相印? 首先,我们台州日报比较重视群众工作,专门建立了群众工作部,认真处理读者来信,热情接待读者来访。三年多来,收到过7000多封读者来信,接待了900多人次的读者来访。对于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并从报纸总的宣传意图考虑,选择那些带有普遍性的或比较典型的问题,经过调查核实,在报上公开刊登,有的还组织连续报道,以期引起社会舆论的重视,既教育大家,又促使问题的解决。 1985年初,许多读者来信反映集市日公路交通严重阻塞,要求报纸过问。这个问题在台州地区带有普遍性,不少集镇在公路上做市,集市时汽车通不过,往往要受阻几个小时,车上旅客怨声载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刊出读者来信后,在报上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