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阳国志》有关陕西安康地方“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的记录 ,是关于可以大略确定地点的女娲传说的最早的记载 ,正与平利“女娲山”遗迹相合。关于所谓“作道” ,本文理解为一种宣传神明力量确定神道、推行神道 ,即提出和维护某种规范 ,确定和强化某种秩序的一种惯用的说法。据说出土于平利女娲庙附近的若干件与女娲传说有关的刻铭古砖 ,本文选择与秦史有关的一件 ,对于其可靠性提出了否定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1 按照《圣经》的记载,上帝是用泥土造出人类的始祖亚当的。“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名叫亚当。”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也是用泥土造人的“女娲抟黄土作人。”这些相似的传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土地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3.
《小火炬》2014,(6):30-31
最早制作陶俑的“师傅”——女娲 虽然“女娲造人”只是一个传说,但我们会发现,制作“泥人”的过程竟然和陶俑的制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先造骨架,以泥塑形,只是将“吹入真气,使其有生命”这最后一道步骤变为“经火烘烤烧制成”。这么说来,女娲变成最早制作陶俑的“师傅”了。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女娲神话流传广泛,但分歧百出。要透过传说迷雾,探求女娲真实身份,予以科学定位。女娲应实有其人,她是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位部落女首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治水英雄。她最先制定了我国早期婚姻制度,并创制器物,发明笙簧。研究女娲文化要从史前历史研究的大背景出发,建立可持续研究机制,开发女娲文化,促进女娲文化研究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5.
女娲神话研究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娲神话研究史略杨利慧女娲是我国神话史上十分显赫的大女神,她除妖治水、补天造人、置制簧的伟大功绩,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传诵,在不少地方形成了有关的节日习俗,而且还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就是统治阶级的正史,也不能忽略她①。历来,关于女娲的记载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女娲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作品。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了女娲的是屈原的《楚辞·天问》,即“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女娲的功勋的记载初见于《淮南子·览冥篇》,说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至于女娲及其神话的其它记载则多见于《山海经》、《太平御览》、《独异志》等书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女娲神话在先秦属于南系的神话,所以在早期的北方典籍如《诗经》《尚书》等书中,均难找到它的踪迹,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原始女娲神话产生在南方,恰恰相反,我认为原始女娲神话产生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一带。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说时期中较之黄、炎时期更晚近的一个时期,可以用关于尧、舜、禹的传说来代表,故可称为“尧、舜、禹时期”。这个时期已经逼近文献中记载的夏朝的建立。它的确切的上限同样不很清楚,但它的下限是在夏朝建立的前夕,禹传说就是夏朝第一个君主启的父亲。在文献中,禹因此也偶尔被同夏相提并论,称为“夏禹”。这一时期因为同夏朝的建立接近,故对于研究中国国家的形成尤为重要。关于中国传说时期中存在所谓“部落联盟”的说法,主要就是根据关于这一时期的传说得出的。不过从本书  相似文献   

8.
<正> 史前时期,也就是意符文字时期,流传至今许多神话传说。其中有些神话,可能并不是神话,而是用意符文字记录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意符文字发展为单音字后,对原意符文字的字形、涵意分别记录,年远代湮之后,造成的误解。本文将按照意符文字的抽象表意特征,破译几个并非神话的神话的历史内涵。 《帝王世纪》等古籍记载:伏羲、女娲的长相都是“人首蛇身”。山东嘉祥汉代武梁祠石刻画像中,伏羲、女娲合为一图,上半身是男、女两个人,下半身是两条互相缠绕的蛇(附图一)。四川新津宝子山出土汉代石棺画像与此相似(附图二)。而古籍记载他们功绩的传说是:伏羲氏初创书契,画八卦,制骊皮嫁娶之礼;女娲氏抟黄土做人。  相似文献   

9.
业界公认女娲是最早的女性禖神。泽州浮山地区流传着女娲补天的传说,据文字记载古泽州地区最迟在金元时期出现女娲庙祭。高禖祠作为禖神祠庙在晋城地区分布广泛,以泽州县高都镇善获村高禖祠庙会为例,浅述民俗背后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女娲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少数几个以女性为主的神话之一。女娲神话涉及古代人民对人类起源的追问、对婚姻对权力的追求等内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女娲神话与西方同类神话相比,可以发现二者神话内容的差异,这折射出不同的地理特征与民族心理差异。特别是通过比较女娲神话与西方同类型神话中的女性角色,发现中西方女性在其古代社会的地位并不相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能够为当今时代女性的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博望侯张窍,陕西城固人。《史记》明确记载,张骞“家在汉中”。至今在汉中城固县西3.5公里处的饶家营村尚有“汉博望侯张骞墓”,建筑宏伟,林木扶疏,是人们时常瞻仰的地方。而在山西运城市也有一座“汉博望侯墓”。它位于中条山下硝地岸畔的底张村。《运城地名志嫩:“底张村系因张窍葬埋于此而名。”另据《解州全志》记载,早年村中还有一座“张公词”,是为祭祖张着而立的。河东既非张窍故里,也不是他居官之所,为什么这里会有他的墓和何呢?这就要从这位著名外交家的“大夏清结”说起了…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完成 1— 5题。怀念土地按照《圣经》的传说 ,上帝是用泥土造出人类的始祖亚当的 :“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人 ,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 ,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名叫亚当。”上帝还对亚当说 :“你本是泥土 ,仍要归于泥土。”在中国神话传说中 ,女娲也是用泥土造人的 :“女娲抟黄土作人。”这些相似的传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           。其实 ,不但人类的生命 ,而且人类的精神 ,都离不开土地。就说说真、善、美吧 ,人类精神所追求的这些美好的理想价值 ,也无不孕育于大地的怀抱。如果大地上不是万象纷呈 ,万…  相似文献   

13.
巨野是“西狩获麟”之地,史书记载颇为周祥;自夏商至先秦,巨野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为麒麟文化的诞生提供了肥沃土壤;巨野有以麒麟冢为主的种种文化遗存,大量的麒麟传说在这里兴起、演化,并流传后世.简言之,麒麟文化发端于春秋时期的巨野.  相似文献   

14.
在男权色彩十分浓厚的中国文化中,女娲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传奇人物。关于她的传说源远流长却经常被有意无意的曲解,但历时三千年不仅没有被消解或颠覆反而随着历史的演进历久弥新,表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近代女权运动中,女娲文化因为与西方女权精神的内在契合而受到广泛的重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女性独立解放与自由发展精神的最佳注脚。  相似文献   

15.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中外有许多神话传说。西方有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传说,我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那么,女娲究竟是如何造人的呢?传说,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她就在天地间到处游历。  相似文献   

16.
女娲神话的文化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娲补天神话既反映了远古居民对中华大地地理形势的认识及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的崇高地位,也反映了中国最早的石图腾崇拜,并且对中国人“补”的思维方式及拼搏奋斗精神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女娲造人神话展示了原始时代人们生育观念的三次演变,即由女神化育生人到抟黄土做人再到男女共同生人的过程。女娲死后又成为最早的高裸之神(俗称送子娘娘),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婚姻生活。  相似文献   

17.
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河之一。但历史上汉水正源问题却围绕《禹贡》“皤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的记载两千多年来长期争讼不已。唐宋时期,随着西部地理之学的兴盛,历史地理学者对此作出进一步不懈的探索,兴元府三泉嶓冢汉源说基本上得以确立,奠定了后世汉中汉源说的基础。本文根据唐宋大量地志文集的记载对唐宋时期这一学案过程作了勾勒和梳理,认为对汉水正源兴趣颇浓的争讼与不懈求索,显示了唐宋间汉水文化地位的提高和唐宋学者对西部水系地理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职校情缘     
传说古时候,善良而又美丽的女娲为了解救万民,用自己的毕生精力补天,只是在女娲选中的众多石块中,有一块落了榜,此后,这块石头便被大家戏笑为“无才补天石”。在冥冥中,我蓦然感到,自己就是那一块石头……  相似文献   

19.
女娲是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的女神 ,本文从河北耿村的故事传说入手 ,对女娲神话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汉文化”概念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在有些地方存在着理解混乱和名不副实的现象。“汉文化”本意指汉族文化,外国人和一些国人也习惯称中国文化为“汉文化”;“汉代文化”、“三国文化”不宜被含混地称为“汉文化”;“汉水文化”、“汉中文化”更不能与“汉文化”概念等同。“汉文化”、“汉代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形成过程复杂,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轻易称其为发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