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对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提出了需求。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而且也保障公民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决策民主化的表现。本文在论述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客观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公众参与科学技术的需求,分析现有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目标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正兴 《科协论坛》2006,21(7):26-28
科普是一门学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生科学教育。它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技术技能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相作用.具备参与有关科技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克林顿政府的科技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有着支持科技事业的传统.历届政府都比较重视科学技术.1993年开始执政、现在又连任的克林顿当局继承了这一传统.克林顿政府的科技政策有如下几个特点:(1)强调科技的重要性,以提高公众对科技的支持克林顿当局认为,加深公众对科技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公众不理解科技,联邦政  相似文献   

4.
2007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协论坛》2008,(12):48-48
11月16日,中国科协在纪念成立5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调查内容涵盖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公民获取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与方法、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报告显示,公众最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前3位分别为教师、医生和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大指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5年GD一直保持9%的高增长,如果未来15年继续保持如此高增长那么中国将创造连续40年保持高增长的奇迹中国现代化就大有希望。北京科技界人士认为要使这个希望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发展科技、发挥科技的作用。公众科学素质甚差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编制了七次科技发展规划,在以科技促经济方面发挥了作用。新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目前已经进…  相似文献   

6.
科技工作者不应把为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工作视为负担,而应把它作为争取支持和获得信息反馈的极好机会。中国许多知名科学家不仅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和信任,而且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声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2):83-83
为了奖励科技创新 ,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提高综合国力 ,国务院设立了 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 2名 ,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 ,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 50 0万元人民币。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 ,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  相似文献   

8.
京沪高速铁路技术方案选择历经10年,引起了政府和公众广泛的关注,从这个评价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科技评估”体系并不能适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无法很好地为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提供应有的支持,为了增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要改革重大项目的评价机制,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广泛组织不同利益相关者和行动团体参与评价重大建设项目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9.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技术意识,真正形成以科技促经济的良性循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科技进步健康发展,就必须切实调动中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一、当代青年有能力担负起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任按照科学学上的惯例,我们暂且把3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技奖励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科技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设立了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从我国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发达国家的科技策略来看,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内挖潜力,才能有科技的持续发展,国家才能长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2.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的推进,西方"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与形式在20多年经历着不断的演变,从以科学共同体为主体的公众理解科学发展到科学共同体、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科学理解公众.本文通过回顾、总结"公众理解科学"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分析和研究了科学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其对我国科技政策领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我国科技政策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后 ,我国的科学事业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这要求我们必须依照WTO的各项协议和条款 ,对现有科技体制进行深刻反思和审视 ,对现行科技政策进行前瞻性改革和调整 ,确立我国科学技术面向 2 1世纪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梅  苏梅 《今日科苑》2009,(12):16-16
在以"科技兴国"、"科学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方针全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科技期刊已成为科学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科学发展的重大责任,因此它需要也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这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史上一件大事,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初期为推进中国科学技术进步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成立,对整合和优化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推动科技奖励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作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23年来,国家授予吴文俊、袁隆平等12位著名科技专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51名外国公民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奖励重大科技成果137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716项,技术发明奖229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980项。这些我国自主创新、代表当今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获奖项目,其时代特色鲜明,是国家科技水平、政策和舆论导向的镜像,在我国科技进步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国家科技发展目标影响一个国家包括大学研究开发在内的科技活动。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的变化,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强调国家目标的原因和科学技术活动自身的特点对国家目标的有效性的影响,探讨国家目标对科技活动的双重影响,认为国家科技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也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包括大学研究开发在内的科学技术活动来说,除了近市场的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之外,不与市场接轨、具有溢出效应和公共产品特征、需要政府干预的科学领域还要处理好政府干预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大学自身特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科学基金制是适应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对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工作,逐步实行科学基金制,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其他科学技术基金会,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面向社会接受各方面申请,组织同行评议,择优支持”.科学基金制充分依靠科学家群体进行民主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基础性研究,从而使得知识生产的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长处、兴趣和爱好的广泛空间,同时,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新知识的创造提供了一片丰厚的沃土.10多年来,各项基金高举资助基础性研究的旗帜,为我国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星 《中国科技信息》2011,(16):130-130,124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滞后的公众科技传播工作、低下的科技传播效果制约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发展。本文从传播过程角度对影响公众科技传播的效果因素进行研究,以期建立公众科技传播效果分析框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公众科技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党和国家对于发展科学事业的关心,我国的科学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科研经费也大幅增长,这是科学界拍手称快的事情,为我们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好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和随之而来的新的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把这些来之不易的科研经费管理好、用好,真正地发挥最大效益,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当前世界各国科技人员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公众的科技素养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日益增强。七十年代,国际上把科普活动扩展为“公众理解科学”。一些发达国家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看成是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未来世界竞争的关键。我国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