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许多师范院校都开展了"卓越教师"的培养,这种"卓越教师"培养实质就是培养出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师范生。"卓越教师"的培养必须以正确的理念做指导,以师德培养为先导,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个性发展为目标,同时应做到在教师教育的活动中养成师德,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培养能力,在内外激励的环境中实现"卓越教师"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卓越教师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卓越教师计划"背景下,各种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更新。通过协同创建教师教育卓越实验班、协同完善教师教育"两段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开展教师教育"研学行思"式教学等实践探索,可以更好地促进卓越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卓越小学教师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综合业绩优异、专业性强、师德水平高、教育信念坚定等特点。培养卓越教师需要教师教育机构制定卓越教师专业标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体系。卓越教师的职前教育培养可以采取把好入口关、基础关、通识关、专长关、信念关等策略,卓越教师的职后培养可以采取进修、交流、反思、研究、激励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势在必行。研究表明,卓越乡村教师应具备的特质是"乡土性",包括熟悉热爱乡村生活,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拥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自信。特质的培养途径有突出自我身份认同的创新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托三方合作,联通职前职后的"向乡性"课程建设。特质培养的制度保障有建立卓越乡村教师特质培养的制度保障,建立卓越乡村教师培养培训的专项资金制度,提供卓越乡村教师培养培训所需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卓越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改变"重教轻研"的传统教学理念,创立"教研一体化"卓越教师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针对性设置教学课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更新教学管理理念,进行大胆探索,增强教育活力。培养"两高五强"的专业化高素质"教研"型卓越教师,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优秀思政课师资的办学思路基础上,河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经过十年实践探索出民族地区"1234"卓越思政课教师教育模式。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教研员培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探索多维协同培养模式:共享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的别样同生共融文化;共建卓越思政课教师"两个协同"培养平台;共寻卓越思政课教师三种专业发展途径;共探卓越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四维内涵。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和社会效益,为民族地区卓越思政课教师教育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理念启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7.
卓越教师培养是当代教师教育的新主题。本文从探究卓越教师的内涵、卓越教师培养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教育实践在卓越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以陕西师范大学构建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3-3-2-2"教育实践模式为例,介绍了高等师范院校在构建教育实践体系方面开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同时,从加强和深化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多主体合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教育实践工作,实现培养卓越教师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阶段着力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培养孩子的卓越口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当一位语文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行之有效的尝试,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找准定位、把握机会、开展训练,必将使得学生的卓越口才实现相得益彰的提升。"培养学生卓越口才"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中的一大重要内容,朱永新教授认为:之所以要"培养卓越口才",是因为口才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人际间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教育里所缺乏的。因而,从小培养学生卓越的口才是助力孩子成长成才、适应社会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变革教师教育模式,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重大工程,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是中学信息技术学科领军人才。在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影响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探索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素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及心理素养四个层面对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素养进行了尝试性探究,以期对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及其他学科卓越教师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专业化与卓越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卓越教师的角色内涵和专业特征是推进职业教育卓越教师培养和评价的应有之义。以上海市首批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教师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依据对个别访谈文本资料的整理和编码,构建中职卓越教师专业特征框架。从专业特征来看,首先,中职卓越教师具有充沛的专业发展内驱力,不断追求卓越;其次,积极投身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典范;三是聚焦中职育人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四是服务教育、服务行业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以此为依据,提出应构建"五位一体"的中职教育卓越教师角色框架,强化以教师自主和协同发展为核心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探索符合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评价内容与导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品质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卓越教师系列政策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支撑,开创了教育的新局面,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培养卓越教师,构建教师教育品质保证制度,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政策选择。卓越教师培养政策追求的是一种高品质的教师教育,具有自身的制度逻辑和发展脉络。政策指引是教师教育品质的外部保证;机制创新是教师教育品质的内部保证。为保证教师教育品质,应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构建多元协同、内外兼修的教师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春天,其工具性的价值取向日益凸显。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方面都影响着高职教师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3.
远程教师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建立远程教师教育的准入与退出制度,推出一批特色课程、精品专业,打造远程教师教育品牌,整合各类教育机构与教育资源,建立区域性的远程教师教育网络,建立远程教师教育实践基地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加强远程教师教育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为工科高校非电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建设立足"5个优秀",即优秀的师资队伍、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优秀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手段、优秀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科研在促进高职高专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学校教师从事科研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学科发展前沿的把握,组建一支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产学研结合是搞好科研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师队伍是电大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当前地市电大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学历职称层次偏低、教师的素质及能力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名优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及"双师型"教师紧缺、专兼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加强地市电大教师队伍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健全聘任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水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打造高素质人才发展首选地,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和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强大人才支撑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优质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城市产生人才虹吸效应的重要因素,培育并使用好基础教育界高层次人才十分关键。基于宁波市基础教育名优教师356个样本,从名优教师的培育情况、人才使用情况、人才保留情况、人才政策感知等方面的调查与现状分析。提出了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续航名优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名优教师的政策保障等三个方面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卓越农村中学教师培养对于提升农村中学教师教育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卓越农村中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建构有其内在逻辑,要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秉承以人为本、实践取向、文化融合的理念,突出反映农村中学教育的特殊需求;在培养课程设置上,要以卓越农村中学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为依托,合理建构其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德育素养,在了解其德育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的途径应与其专业伦理发展相结合、与教师群体优秀文化相结合、与有效评价管理制度相结合、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目前,教师职业倦怠正如一只蛀虫慢慢蚕食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使教师的内在潜能难以发挥,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管理目标的核心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为了积极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学校管理者要从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和搭建专业发展平台等多方面入手,努力探索学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