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逆向思维是在研究问题时,去做与习惯性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间接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不可能性.当我们反复思考某个问题陷入困境时,逆向思维常能使人顿开茅塞、出奇制胜。数学教学中若在正向理解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贯通这两个互逆的思维过程,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掌握辩证方法都是十分有用的。本文将对逆向思维的几种基本形  相似文献   

2.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顺推不行,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想办法间接解决;正命题研究后研究逆命题;探讨可能性问题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问题的不可能性;对中学初中数学教学来说,采用逆向性思维方式有时可迅速达到解题目的。  相似文献   

3.
1、数学逆向思维教学的重要性逆向思维是数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它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当问题论理顺推不行时,考虑用逆推方法来解决。尤其每当反复思考某个问题陷人困境时,运用逆向思维来变更思维的方向,常能使人顿开茅塞、出奇制胜,收到神奇的效果。逆向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常习惯于顺向思维,逆向思维能力显得很薄弱。当学习一个新概念、新方法,或解决一个新问题时,往往不自觉地抑制和掩盖了其另一方,致使顺向思维惯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问题…  相似文献   

4.
邱云华 《考试周刊》2011,(43):77-78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形式。它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主动改变思维方向去考虑问题,从已有思路的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即顺推不行,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想办法间接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其不可能性;正命题研究过后,研究逆命题。逆向思维摆脱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它不拘泥于已有的范例和模式解决问题,是灵活运用知识和智慧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初中数学教材,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逆向思维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意地去做与习惯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如原命题成立时其逆命题是否成立?顺推不行时能否考虑逆推?正面直接解决不行时能否考虑从反面间接认识?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能否转化为探讨不可能性?……。逆向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的思维方法,如果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可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灵活性,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发现解决问题的简捷、新颖、奇特的方法。一、要学会对公式、法则的逆向应用大家知道,公式总是双向的,但是一般同学都会顺着用公式,倒回来用就不习惯或想不到,更何况把公…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中,不少问题可依赖于“逆向思维”来解决。逆向思维要求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注意考虑与习惯思维方向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的考虑逆推,直接证明不行的考虑间接证明。本文利用“逆向思维”浅析解题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7.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不按习惯思维方向,而是从其反方向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解题时,顺推不行时考虑从其反面来间接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转换为探讨不可能性.总之,当我们反复思考某个问题陷入困难时,逆向思维会使人顿开茅塞,绝境逢生.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说的逆向思维,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有意去做与习惯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考虑间接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探讨不可能性……这样,当反复思考某个问题而陷入困境时,逆向思维却往往出奇制胜,别开生面,使问题得到解决。本文试以指数、对数题目的解答为例,阐明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一、定义的逆用例1、已知,log_ax=2,log_bx=3,log_cx=6,求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的能力是多样的,思维能力培养应是培养一切能力的核心,这里就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谈一点浅见。逆向思维就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意地去做与正向思维方向完全不同的探索,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是否成立,顺推不行时能否考虑逆推,直接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否考虑间接解法等等。十九世纪前期非欧几何的诞生,本世纪六十年代的模糊数学的出现就是数学史上逆向思维的两个最典型的范例,证明方法中的分析法和反证法也同样是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许关荣 《职教论坛》2003,(12):35-35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思路广阔,寻求变异。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1.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即顺推繁复时考虑逆求;反向推行证明,即直接解决比较困难时考虑间接解决;探求问题的可能性有困难就考虑其不可能性,因此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相反的…  相似文献   

11.
一、逆向思维及其特征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思维。它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当问题论理顺推不行时,考虑用逆推方法来解决。尤其每当反复思考某个问题陷入困境时,运用逆向思维来变更思维的方向,常能使人顿开茅塞、出奇制胜,收到神奇的效果。逆向思维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创造性逆向思维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指向和程序的一个超常规的思考方式,善于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侧面去进行思考,因而常使思维找到新的触点,易于获得引发“灵感”的契机,从而致出创造…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同等重要。逆向思维可以给创新教育增添丰富内涵。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形式.它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主动改变思维方向去考虑问题,从已有思路的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即顺推不行,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想办法间接解决;探讨可能性发  相似文献   

14.
逆向思维是指背离原来的认识并在相对立的意义上去探索新的发展可能性的思维。由于思维从一个方向转向相反方向 ,转向与原来认识方向相反 ,与原来习惯思维相反方向上进行 ,尤其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时 ,逆向思维就会产生新的境界 ,闪发出创新的火花 ,激发出创新的思维 ,历史上许多科学理论的发现 ,如非欧几何 ,模糊数学等就是这样萌芽的。因而逆向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 ,为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环境和机会 ,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逆向思维 ,现列举几例说明逆向思维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正>逆向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做与正向思维方向完全不同的探索.若原命题为真,则其逆命题是否为真?顺推不行时能否考虑逆推?直接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否考虑利用间接解法?解题时应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去发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而言的一种反思维。在研究解决某一些问题时,顺推不行时可考虑逆推,探讨正面有困难时,可探讨其反面,培养学生进行这种逆向思维,对提高解题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掌握辩证法都是非常有益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自己的一  相似文献   

17.
严循跃 《新高考》2009,(2):34-36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用逆向思维指导解题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即顺推繁复时考虑逆求;反向进行证明,即直接解决较困难时考虑间接解决;从反方向形成新结论,即探讨可能性或合理性存在  相似文献   

18.
逆向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做与正向思维方向完全不同的探索.若原命题为真,则其逆命题是否为真?顺推不行时能否考虑逆推?直接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否考虑利用间接解法?解题时应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下面通过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话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人们的思维有一定的习惯,有一定的方向,而逆向思维就是不按习惯思维的方向进行思考,是从其反面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中应用很广,主要表现在解题时,顺推不行,从正面直接不易解决,此时如果逆推或从反面来考虑,会使我们茅塞顿开,绝处逢生。本文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的范畴中,逆向思维是作为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科目来说,为了更好的将其本身抽象学科的特点发挥出来,需要在教育时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本文笔者主要对数学科目中对逆向思维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在具体分析数学概念、定力以及公式的逆向思维应用基础上,对其科目本身的逆向思维的应用技巧进行探讨,并且适当的结合反证以及分析,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