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射箭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省运动技术学院射箭队许爱秋近几年我国射箭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强国相比差距仍较大。因此,了解分析目前世界射箭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这对改进完善我们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1训练周期延长过去,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射箭运动的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段提高,我们在针对专项教学训练的同时,却忽略了信号片这样的小件在训练中的重要性,本文就信号片在射箭运动中的作用,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3.
韩国和美国射箭运动科学化训练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韩国和美国的射箭运动科学化训练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遵循射箭运动发展的规律,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坚持快速发射的技术风格,有效地使用背肌发力与持续加力等新技术,从小开始早期训练,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开发独特的心理训练方法,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管理制度,加强射箭训练科研工作,是韩国和美国在射箭运动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也是两国射箭运动科学化训练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短跑运动员放松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训练更加科学化。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发展身体素质和改进动作的技术上,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还必须把放松训练列为短跑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固然,运动员良好的素质和合理的技术,是很重要的,是运动员成功的基础。但是,运动实践告诉我们,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5.
射箭运动的技术水平,近几年在世界上有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虽有进步和提高,但与射箭强国相比差距仍很大。所以本文就阻碍我们技术水平发展和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愿能更好的完善我们的训练手段,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1 只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忽视了个人  相似文献   

6.
在广州亚运会上,韩国队再一次包揽全部射箭项目4枚金牌,霸主地位不可动摇。为什么韩国射箭运动长盛不衰,一代又一代神箭手将荣誉保持多少年?通过综合文献资料数据以及同专家和教练员的访谈等,详解中、韩两国射箭青少年培养体系,从后备人才的数量、培养途径、梯队建设、成材率、训练和竞赛体制以及相关的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提炼出不同的特点以及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希望将来对我国射箭运动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以12名运动等级为一级的射箭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引入射箭项目力量训练实践中,结合射箭项目专项技术特点时其进行为期8周的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其训练前后积分肌电(IEMG)、12支箭固势-撒放时间以及黄心命中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对射箭运动员肌肉协调用力的能力,及其在固势-撒放阶段对弓的平衡控制的能力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力量训练,是今后射箭项目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射箭运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技能,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射箭不再是人类的必要技能,从而演变成了一个休闲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射箭运动中,力量训练作为射箭运动中必备的训练之一,其在射箭运动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基于此,为了提升我国青少年射箭运动比赛成绩,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射箭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概念,与此同时,探讨了如何帮助青少年射箭运动员更高效的力量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射箭     
G887 20031068射箭运动的动作技术及训练的探讨[刊,中,I]/周正宏,李浩//重庆体育科学研究.-2002(4).-42-43参4(XH)射箭//技术//训练法 射箭运动的技术水平近几年在世界上有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目前我国的射箭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项群训练理论是由田麦久教授提出的,他是根据运动项目的主导因素来进行划分的,这种训练理论为我们研究运动项目的特点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新的视角。项群训练理论将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进行了融合,通过项群训练理论来研究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这里主要以排球、羽毛球、网球为例),为我们以后进行该项群的训练提供训练和理论方面的支撑。1竞技能力对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的影响1.1技战术在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中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了我国隔网性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技术全面,特点突出,不断创新,形成绝招。不过随着技术水平的不  相似文献   

11.
射击射箭项目是我省全运会夺牌的项目之一,是我省竞技体育项目中重点扶持的项目。但是在长期跟随我省射击射箭运动队的过程中,发现教练员并不是很重视体能训练,安排体能训练的时间严重不足,使得运动员的体能水平相对滞后,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产生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优秀运动员总是不能在大赛中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为使我省射击射箭项目在全运会上能有所突破,下面就我省高水平射击射箭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内容、身体训练阶段划分和训练负荷的安排以及体能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我省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2.
射箭运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人关注.我国射箭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也随之提升.射箭运动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先进的训练技术,才能够确保运动员取得良好的成绩.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射箭运动员运动智能训练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构建射箭运动员智能训练体系、射箭运动员运动智能训练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射箭动作节奏的一致性是射箭项目教练员一直关注的重点。研究运用高速摄影机在不干扰射箭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条件下,对我国里约奥运会4名优秀反曲弓射箭运动员的射箭动作节奏特征与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优秀射箭运动员在瞄准节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环与非10环成绩在瞄准节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优秀运动员在最佳瞄准阶段时间越长,运动员的成绩越稳定。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声动反应时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声动反应并不能作为优秀射箭运动员技术监控的有效指标。因此,作为国家队教练员不能一味强调射箭技术的快节奏,需要注重射箭技术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体能训练新进展——核心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心力量训练最初只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段应用于医疗和健身。近年来,随着神经肌肉系统训练、本体感受性训练以及运动链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功效对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很重要。同时,将这种训练方法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许多运动项目上进行了实践,在提高运动员核心区力量,支持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改善的同时,运动损伤也得到了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射箭女队第25届奥运会赛前计划及周训练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赛前计划与调控在运动训练中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中国射箭女队第25届奥运会赛前计划时,我们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射箭运动的项目特点;2.射箭运动的训练特点;3.运动性应激学说;4.不同运动负荷与组合恢复的异时性。根据这些因素,在赛前计划中我们安排了:撒放性小周期、撒环性小周期、环突性小周期、恢复性小周期、瓶口性小周期、引导性小周期、比赛性小周期。  相似文献   

16.
射箭运动技术诊断是该项目科学化训练的难点和要点,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超高速影像和三维红外线运动学分析的方法,以及高精度的时间、速度、位移等系列运动学指标的测量和射箭运动力学原理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监控射箭运动员的专项技术状态;高水平射箭运动员专项技术动作具有撒放时间短、声动反应快、箭速高、动作稳定性和一致性高的特点;另外,从功能原理与专项技术规律角度深入分析了反向动作与动作效率、动作稳定性等要素的因果关系,提出了优化撒放方式、减小反向动作幅度、增强动作控制能力是提高射箭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射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项目,射箭技术的核心是用力。近年来世界水平迅速提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动作用力结构的合理性,已成为在技术上研究的中心问题。就目前技术动作看,似乎用力僵硬、动作松散、节奏不强是影响创造高成绩的障碍。但仔细推敲这只不过是现象,实际是组成射箭动作的各用力环节结构不合理所引起的。那么,哪些部位是构成射箭动作的主要用力环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持弓臂的用力,二、撒放动作的用力结构。剖析和探讨这两个主要技术环节用力结构的合理性,这对于我们选择适宜的训练途径,迅速提高我国射箭运动水平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射箭运动员训练及比赛的心理特点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提高射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强调心理训练在射箭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浅谈想象训练在射箭训练与比赛心理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训练在射箭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以新疆射箭队为例,阐述了心理训练中的想象训练对掌握射箭技术动作以及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稳定情绪,促进技术水平的发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运动员的选材问题,各个运动项目都存在。有的项目,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对于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羽毛球这个项目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似进行较晚。当前,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训练的科学性越来越强,出成绩的年龄越来越小,在此情况下,选材问题更显得重要了。苗子选得好,选得准,可以缩短培养人材的时间,加快培养事业的接班人。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