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情感激励的管理学意义 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必须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共同办学。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珩为科学认为,控制调节个体行为的核心问题是激励。人的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有目的的活动。要实现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可以通过改变机体的内外部条件刺激引起机体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使机体产生趋向慕一目标的行为反应)。当目标达到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往复,延续不断,达到对人的行为的激励目的。其基本模式为:  相似文献   

2.
现代管理基本原理表明: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激励水平的提高。人的行为的激励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某种刺激,使机体产生持继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当目标达到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使人们的积极性不断得以发挥。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激励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无疑都是采取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符合人们心理规律的激励措施。诸如:农村的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现在所进行的规模经营,工厂、企业的租赁、承包以及目前所实行的股份制,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办企业等等。必须承认,当前我国农村与城市的改革之所以奏效,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所采取的各项激励措施得当。激励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如高校教师对外兼课,过去很难派人,而实行了按课节计酬  相似文献   

3.
邹永松 《文教资料》2006,(3):185-186
学校管理者要组织和激励教职工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职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掌握一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在学校管理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可以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因此理解掌握并能自觉运用激励理论是学校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心理学所说的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可表示为:需要引起人的动机,动机又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所以激励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即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如环境刺激、目标反馈等)引…  相似文献   

4.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产生于人本身存在的各种需要。对人进行不断激励的过程,实际是指从人一定的需要(未满足的需要)出发,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进而实现人自身需要的满足,而后又为满足新的需要产生新的行为的过程。有效的激励模式和激励制度是保证被激励者最  相似文献   

5.
冯洁 《科学教育》2009,(5):43-44
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是否给予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行为科学的研究揭示了人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引发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当目标实现以后,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新的需要随之产生,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所谓激励,实际就是处理好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借助外部的一些因素或措施作为吸引力或推动力(刺激变量),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激励是指学校教职人员的动机系统被外部的刺激所激发,产生内在的动力,对其行为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进而达到提高积极性的行为反应,使之有利于实现学校管理目标,提高工作绩效。 一、激励与教师的需要 人类的行为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7.
<正>【活动理念】美国心理学家洛克(E.A.Locke)于1967年提出了“目标设定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他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目标设定理论提出,目标是一个人试图完成的行动的目的,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重视并尽可能设置合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产生反应;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受器,传递到大脑相应区域,形成某种神经联系痕迹,这种联系痕迹是暂时的、不稳固的、易变的,因此需要加以强化。所谓强化,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和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强化的目的就是通过采取一定的强化手段和方法,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的目标。强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一种有效管理的重要方法。强化教育是指教育管理者运用强化理论,对受教育者有意识地进行刺激,使其某种思想或行为得以加强或改变的活动。在学生管理中,这种强化教育已得到广泛运用,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强化,即在学生的行为发生后(如  相似文献   

9.
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尊重人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以人为本”,即“以教师为本”。一、管理中的精神激励现在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如果沿用过去那种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方式 ,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积极性是人在心理能动状态下的一种行为动力表现 ,而人的行为的产生和变化 ,是由一定的目标或其它因素的刺激 ,引起人的需要、动机和态度等机体自身变化 ,导向一定的行动 ,达到一定目标的反应过程。”人的积极性的发挥 ,在于要为实现预定目标的追求的精神驱动。精神的驱动力是不可…  相似文献   

10.
国家重点高校发展,不仅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更需要一流的管理。研究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的特点及规律,探索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是我们高校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根据我们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恰当地运用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一)激励理论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激励理论,从广义上讲,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从狭义上讲,激励是一种刺激,是促进行为的手段,是人能够自己产生希望的内在因素。激励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激励就是针对人们生理和心理的某种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一、外在激励对激发学生学习力的局限性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行为主义理论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刺激的安排和呈现,对学生反应的强化等等.因此,行为主义理论把学习的动机解释为行为发生频率或概率的提高,它是由刺激反应行为不断重复而产生的,或者是强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教育行政激励是指教育行政人员或机关针对教师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需要,激发其内在的工作意愿,使之产生所期望的行为反应,能成功地达成组织目标。激励过程理论包括:增强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目标设定理论。激励促使教师产生努力工作的行为,使其个人的潜在能力能够在组织所安排的各种激励方案的刺激下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缪宏 《江苏教育》2014,(12):63-63
“目标设置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爱德温·洛克(Edwin Loche)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形成人的内驱力,指向行为,使人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那么,目标设置理论如何应用,才能使学校管理达到最优化呢?  相似文献   

14.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其中,激励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所谓激励(Motivation),就是激发人的内在需要和行为动机,鼓励和帮助人们为实现目标积极努力的过程。激励的条件包括内在愿望和外在刺激,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清楚提高下属积极性的方式。而社会组织包括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  相似文献   

15.
激励理论与教学目标管理湖北大学黄兆龙激励理论,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目标的理论。心理学家认为,激励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需要、动机、行为、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连锁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标激励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理论,对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运用目标激励,实施学生管理,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一、目标激励的一般涵义和原理目标是指行为的指向或行动的对象客体,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行动所要产生的结果。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人产生内在动力,以促使个体更积极地实现目标。人类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自觉行为。人们行为的发生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又与其内在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是外部因素与内在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行为发生的基础决定于人的内部需要和动机,…  相似文献   

17.
谢建民 《教师》2012,(21):28-29
强化现象是人类行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强化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人们可利用强化物来控制人的行为,以求得行为的改造。所以,强化理论成为教师们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激励理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们采用各种强化手段(刺激方式),使学生们的行为符合班级管理的目标。本文从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自然消退四个方面简述强化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动机、目的和行为,对人进行某种刺激以发掘人的积极因素,调动和发挥其才能、智慧和潜力,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行为过程。根据工作对象的实际,我们应该适时对其进行目标激励,或期望激励、典型激励、情感激励、信任激励、评价激励等。  相似文献   

19.
教师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制于教师的需求、动机和目的。需求产生动机,动机激发行为。由此可见,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应该建立一种良性的激励机制,从激励教师行为和满足教师需求入手,使其产生追求事业成功的欲望和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渴望,最后达到激励主体(学校)和激励客体(教师)都能互惠的“双赢”期望理论效果。  相似文献   

20.
“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心理的激励就是通过某种内外诱因的刺激,激起人们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刺激内化成为个人的自觉的行动过程[1]一个激励的心理过程,可由下图表示:上图告诉我们,一个激励的心理过程,由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达成,需要得到满足,随后又产生新的需要[2]。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可作为一种方法,使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由此引起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教师指导学生产生学习的行为,从而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激励法在作文教学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