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单纯的对“教”的研究转移到重点对“学”的研究,这无疑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突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呢?一、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所谓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知识准备状态,设身处地想想,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应该怎样学。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弩力使自已“贴近学生”或“成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推导公式时,学生需要用到“转化”的思考方法,而这种方法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已学过。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可以首先考虑诱导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是把三角形用什么方法转化成已知图形,从已知图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为此,可复习提问:我们曾用剪拼、割补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  相似文献   

2.
“铺路搭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铺垫,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从已知到求知,从不会到会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一、“铺路搭桥”——在新授课中能使新课不新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延伸或旧知识的重新组合。在新授课中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利用旧知识给学生“铺路搭桥”。从而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课前让学生剪出两  相似文献   

3.
“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的要点就是新知识、新观点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课本让学生阅读、自学,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揭示,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把积极引导学生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作为教学难点,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探索是建立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的,所以设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以复习导入新课。复习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谈话复习: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  相似文献   

4.
一、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 所谓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知识准备状态,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样学。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贴近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 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需要  相似文献   

5.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一节。这节课可分为四段进行教学。第一段约5分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圆的图形)感知圆的面积的概念。第二段约20分钟,教师为学生创设圆的面积推导的条件,指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将圆的面积的概念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的概念,完成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建立圆的面积公式的新概念。第三段约13分钟,教师安排适量的口算题、笔算题和思考题,让学生进行三种类型练习,复习巩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第四段约2分钟,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这…  相似文献   

6.
王道梅 《甘肃教育》2002,(11):31-31
教学与旧知识联系较少的新课时,宜采用这种方法。教师直截了当点明课题,阐明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导入新课,学生注意力能快速转到对新知的探求上,减少其它与新知无关因素的干扰。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量距离时要用米来作单位,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马志宏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扩展式四步教学法”。几年来,他运用这种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步”即“导读——整理或自检——讲练——发展与应用”。它是适应“扩展式”教学法需要而产生的教学程序。“导读”是学生学习新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运用工具书、参考资料学习课文的一项活动。“整理或自检”是学生对导读效果进行检查,继  相似文献   

8.
设计操作自练。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把操作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使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能力在操作中提高。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出示复习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操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用“割”、“补”、“拼”、“移”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如,把两个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把一个梯形用割、移、补的方…  相似文献   

9.
一、在操作中培养创新意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创造与成功的需要。当学生在自主、愉快、自信的状态中,这种需要就会觉醒。教学时让学生操作学具,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健康的心态,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不拘泥于教师及他人的意见和结论,不拘泥于教科书和标准答案,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以前往往是教师按照教科书上的割拼方法演示给学生看,最后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整个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处在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没有参与探究和创新的…  相似文献   

10.
顾春梅 《职教论坛》2002,(16):49-49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为学生“搭梯子”,引导学生自己爬。而提问就是“搭梯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一、提问的内容1.教过的内容。也是所谓的“旧知识”。通常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掌握的内容之间有一个界限,而让学生学习激活旧有知识,并将其向新知识迁移,使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因此需要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便调整教学进度。提问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安排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也可以安排在学习新知识时,或者在复习时。2.课堂教学中没有教过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就是“新知识”。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联想思维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如在计算“ 6÷ 334+ 415× 6”这道题时,联想思维不同的学生解题的方法各有不同:联想思维贫乏的学生只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解答,而联想思维丰富的学生,他们会联想到已有的知识使计算尽量地简便。   由此可以看出,联想思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联想思维的途径有:   1.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训练学生迁移联想。数学知识系统性强,新知识是从旧知识中引申和发展而来的,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当出示“ 1.5÷ 0.3”时,通过与旧知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自然教学中,要按照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还要“注重指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下面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这一步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疑问,迈出获取知识的第一步。例如,我在执教《大气压力》时,开始我没有告诉学生这一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而对学生说:“你们喜欢魔术吗?老师这节课先给同学们变个魔术(实际是实验1,用纸盖住装满水的杯子倒过来)。”接着我便从衣袋内拿出一只方便挂钩(带吸盘),一下…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结课的设计,教师也应注意做到善始善终,而不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结尾的好坏,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结课的形式和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灵活运用,而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一、悬念式结课。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结课时常常使用设立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却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例如,教《西门豹》(第一课时讲读第一段结束时),教师巧设悬念:“既然西门豹不相信河伯娶媳妇这件事会灵,…  相似文献   

14.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我们要力争让数学课堂的导入异彩纷呈.一、利用教师自身的言行来导入在上课之初,教师利用自身的语言技巧,将课堂教学自然地进入到新的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当中.1.悬念导入法“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让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中来.如讲“统计初步”这节课时,引入时采用一个小故事:在很久很久…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一、创设问题,激励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后,可提问学生:“能否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我认为你们完全能办到。”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思考,通过动手动脑,最后得到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时老师又提问:“除了这种方法外,还能不能由其他途径得出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学生带着这个充满诱惑感力的问题继续探索新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学…  相似文献   

16.
喻朝军 《四川教育》2005,(11):23-2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置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工作的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的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标新立异,提出一些教师未曾料及的问题或看法时,教师应当给以积极的支持与鼓励。即使学生的青行打乱了授课计划,教师也应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课时计划。”这,就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7.
讲读课例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说来,每个训练组安排2~3篇讲读课例,讲读课例体现着训练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师要凭借课例教给学生有关的读写知识与方法,使之逐步养成“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一、模式的构建说明讲读课例教学模式,是针对一篇讲读课例的教学全程而构建的。这种教学模式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预习课文→理解内容→研究表达→对应练习。讲读课例教学一般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前两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两个环节。这四个教学环节的侧重点,可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构建这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杨艳 《贵州教育》2009,(19):33-33
一、抓好“三动”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动脑”,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升华的必要过程。教学要重视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改变以往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脑机会,让学生在“想”中发展思维。例如,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可引导学生围绕如下几个问题展开思维:圆锥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般教圆锥体积公式时,都是用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让学生进行倒沙实验得出结论。善问的学生提出“为什么选用圆柱而不选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做实验”的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彻底搞清了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从而让学生明白运用已知公式是推导未知公式的方法,为推导圆锥体积公式奠定思维方法上联想的基础。其次,教师提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未知的,可选用哪些公式推导出来”的问题。学生联系复习,回答可选用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体积公式来推导。第三,教师…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一、注重参与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注重过程,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并进行比较、归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自己把知识“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例如,在教学各种几何图形周长、面积及几何形体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都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领悟这些公式是如何得到的,从而获取知识,掌握学法。如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