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笔谈的四篇文章均来自山东省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朱海波认为,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在完善法治、追求和谐的进程中,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受保障程度是判断社会法治化、和谐化的标尺。由此,侧重保护社会弱者合法权益的社会法便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法的一项关键制度,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制度既有积极意义,也有现实不足,必须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予以改进,从而增进社会法对贫弱阶层的救济功能,实现法治与和谐。张鲲对社会法界定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社会法的本质不在于公共利益,用公共利益来说明社会法是错误的,并且运用私法哲学就何为公共利益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同时认为用社会权是不能够支撑社会法的,它难以成为社会法的基础;而且在性质上社会法不是第三法域,而仅仅是一种社会安全专题法的本质。刘伟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对社会法的概念及其立法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社会法是与公法私法相对应的法律,传统大陆法系的这种公私法的划分不能解决现代法律体系所提出的新课题,而要解决社会法的定位问题需要引入一种新的理论来解决。功能主义作为社会理论的一种成熟的全方位的透视法,可以承担这种任务并且有助于我们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认识作为系统一部分的社会法的基本问题。丛晓峰教授在《社会法与和谐社会建设》一文中对山东省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做了述评。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代社会法学是一门由冷转热而供给短缺的法学学科。其由冷转热的背景,是继我国新时期第一次重大转型即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的第二次重大转型,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正由于第二次重大转型的启动,社会法的发展进入黄金阶段,2007年成为社会立法年①是其显著标志。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  相似文献   

3.
社会法在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迈上了从法律规范到法群再到第三法域的发展路径上来。立足于社会本位思想的指导,以社会利益为重的社会法在解决这些社会难题时展现了蕴涵其中的实质社会正义、社会连带责任、人权保障及社会协调的法律思想。笔者阐述了法律社会化思潮下社会法发展的过程,并分析了社会法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4.
李炘在明治大学留学期间,恰逢日本兴起研究社会法学之风。他通过穗积重远、志田钾太郎和牧野英一等人了解到东西方的社会法学思想。回国后,李炘一边投身于司法界,一边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和朝阳大学任教。当时的中国学界对社会法学说虽略有接触,但并无明确认识。李炘通过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和朝阳大学的平台,向学界展示了社会法学派的主张。此举不但使学界明确了社会法学派的旨趣、沿革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还使学界产生了对法学发展趋势的新思考。在留学欧美的法律人陆续崛起的环境下,李炘等人的学术成就使留日法政生在中国法学界仍然居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法学范式经历了由报应主义到规范主义的转变,规范主义范式固有的内在矛盾使其自始裂分为法条主义和实用主义长达十多个世纪之久,此间,意志与理性悖论、立法与司法二分导致法律价值取向混乱,使法学范式长期处于危机和反常状态之中。相应地,法学教育模式经历了口口相传到理论传承的变化,规范主义范式的危机使法学理论传承分裂成为理性化教育模式和经验化教育模式。20世纪的分配正义论和法律风险理论使分配主义最有可能成为法学范式革命的成果,分配主义范式下,法学教育应采精英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法律上的人     
法律上的人,并不是现实的或真正生活中的人,而是研究所需的一种范式,即马克思·韦伯所言的“理想类型”。在建构法律上的“人的类型”时,必须对人性凝结的“域场”进行区分。作者认为,依据人性不同可将法分为四大法域:身份法、私法、公法和社会法。身份法上的人是“亲人”,私法上的人是“经济人”,公法上的人是“政治人”,社会法上的人是“社会人”。文章对不同法域上的人的形象进行了剖析,并指出法律上的人的现实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法服务于社会正义和社会保障的实现。经济法则旨在构成市场秩序的法律框架,并努力防止对竞争的破坏。笔者在长期思考的基础上,关注德国和欧盟社会法变革的现实,即在社会法领域与市场相关的、企业家式思维的推进,将社会法视为经济法是对目前的发展富有成果的反应。本文分为4部分,首先开宗明义解释命题的基本内涵,其次合理地用一些实例加以证明;复次,阐明社会法努力趋向经济法这种方法诸种实用的优点。最后,作者揭示了这种范式转变对社会法科学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决的研究范式及影响因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有两种层面的研究范式,即表征式和社会文化范式。为了研究问题解决过程中内外影响因素,本文将这两种研究范式结合起来,采用量化和质化方法,旨在建立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发现外部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范式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内部因素中学生的问题解决态度和一般的学习取向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有着间接的影响作用。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内部因素,教师的教学范式越接近建构主义风格,学生的解难态度、学生取向以及对环境的观感越积极。本研究对问题解决教学活动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权利——新时期中国教育法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5年以来 ,我国教育法学的研究 ,由以往偏重学理意义上的、应然的教育权利的思辩性研究 ,转向注重实践意义上的、实然的教育权利的问题探究。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战略转移 ,顺应了当代法律科学发展的趋势 ,是我国教育法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预示着我国教育法学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分析方法、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综合体,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和创新点。特殊教育与社会网络之间的耦合机理符合学科的发展需求和教育规律。特殊教育系统是复杂社会网络的有机结合体,社会网络的结构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主体行动。这是源于社会网络的自主性、建构性、兼容性和赋能性等的本质属性,影响或推动着特殊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育人以及主体行动力提升。基于社会网络范式的特殊教育研究应遵循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分析手段等规则,并从关系取向或位置取向的结构特征理解特殊儿童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1.
略论法学研究范式的历史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库恩的“范式”为基础,对法学思想史中的自然法学、分析———实证法学、社会学法学等重要法学流派进行了范式类型划分,总结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研究范式和历史唯心主义法学研究范式、应然型法学研究范式和实然型法学研究范式、概念法学研究范式和经验法学研究范式、建构论法学研究范式和进化论法学研究范式等几个对应性范式,条分缕析,不仅提供了新颖的法理学研究视角,而且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法浅论     
社会法作为与公法、私法并列的第三法域,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然而,诸多的社会法基本理论问题在学界依然存在很大争论。这里着重论述社会法产生的基础、社会法的发展历史、社会法的界定、社会法的本位、社会法的价值取向等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者既要加强对师德师范问题的研究,也应该对相关研究成果的范式进行反思。当前,师德研究包括四种范式:理性取向的思辨研究范式,主要聚焦师德概念;实用取向的总结研究范式,主要聚焦师德对策;实践取向的实证研究范式,主要分析师德现状;借鉴取向的比较研究范式,主要聚焦域外师德分析。为了重构师德研究的新范式,教育研究者需要具备积极研究信念、加强理论性和循证研究,从而涵养解决师德难题的教育研究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我国教育研究创新乏力的情况下,确立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范式取向,将成为我国教育研究创新的突破口。鉴于我国教育研究者对研究范式重视不够,对科学实证研究范式过于迷信和信仰等问题,又由于当代社会主流思维方式转换、教育过程的本性和我国传统教育探究理趣使然,必然要确立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义取向。以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作为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新取向,必须重视本土化问题,为此,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本研究范式与其他研究范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社会学法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庞德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而影响深远的法学家之一,其法律思想将社会学的方法引入法学研究中,开拓了法学的新视野.社会控制理论是庞德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既表述了庞德的法社会学的实用主义思想,同时也贯穿了很强的社会功利主义法学关于社会利益的思想.同样,该理论在我国当前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国内社会政策研究对于"范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福利体制、福利多元主义、社会排斥及发展型社会政策几个方面。这些研究存在的不足是,倾向于引介国外理论,缺乏本土理论的构建;研究主题分散,研究规范不统一。中国社会政策学者应该勇于介入社会现实,提出新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因此,社会政策研究有必要在范式方面进行一次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张守文 《高校理论战线》2013,(4):135-144,159
社会法调整范围的确定,是一个重要且基本的理论难题。基于社会个体成员在劳动阶段和非劳动阶段防范和抵御社会风险的需要,各国确立了相应的劳动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社会法的调整范围包括劳动保障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两大类型。由此进行理论扩展,可以将社会性和保障性提炼为社会法的基本特征。上述认识有助于深化对社会法的概念、体系、地位等诸多理论问题的研究,并在整体上推进社会法的理论发展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在法治社会,“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1]那么何谓法律信仰?目前理论界存在对法律信仰的多种界定,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即现代法治社会中的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自己生活状态下国家法律极度的认同、信服和敬畏并自觉自愿将其作为行为规范的法律情感和法律态度。”[2]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社会法的现象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是其内心价值追求与法律价值取向的统一,同时也应该是主体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课程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根本上说,影响课程价值取向变迁的因素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从影响作用的根本意义上来看。这种“影响”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从影响作用发展变化的趋势上来看,这种“影响”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物质实践的发展决定着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从影响作用的直接表现来看,这种“影响”是指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定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范式直接影响了课程价值取向;从影响作用的时效性来看。这种“影响”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矛盾运动直接推动了课程价值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远程教育社会学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远程教育社会学研究大致有三种思路,其中一种思路是以社会问题为起点,着重探讨远程教育对于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功能和对策,这种研究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目前,利用远程教育促进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就业问题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已经有一些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研究。从这些成绩中不难发现远程教育所具有的独特和重大的社会功能。同时目前的研究还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