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的创作应当是当代人对中国历史的阐释和发展,充分运用当代人的智慧来汲取古典舞的精华,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或一味地重复想象中的"古"。古典舞的创作应当在前人总结出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无论是题材、动作语汇、肢体训练、空间运用、艺术表现等各种形式上,都应当以不懈的努力实现不断地创新,使得古典舞不局限于"古代之舞"或者"舞之古代"的狭义范畴内。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无论是在实践教学还是在舞蹈作品创作中,应更多地关注寻找传统与当代的结合点,凸显与强调维持系统整合的价值观,对传统的认同和回归是现今古典舞创新不可偏倚的发展基础,这样才能全方位展示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4,(3):171-173
当代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文化的重要传承部分,在我国的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创作、题材创作、形象创作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古典舞的意境营造。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无论是在实践教学还是在舞蹈作品创作中,应更多地关注寻找传统与当代的结合点,凸显与强调维持系统整合的价值观,对传统的认同和回归是现今古典舞创新不可偏倚的发展基础,这样才能全方位展示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舞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在经历了起始的"追寻古风",到八九十年代重技术而轻审美风格的创作倾向,到如今坚守民族性与当代的结合,中国古典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论文通过深入分析《扇舞丹青》的创作特色,来探讨中国古典舞在剧目创作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汉唐古典舞是中国舞坛的新秀,它是孙颖教授开创的一门中国古典舞学派。发现、整合并运用古代舞蹈资源,充实汉唐古典舞的创作,可以展现其独特的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蕴。汉唐古典舞有斜塔舞姿、半月舞姿、元宝舞姿三大典型形态,斜塔舞姿在倾斜的过程中展现动态,蕴含飞腾之美;半月舞姿传达了人们的尚月之情和对天的敬畏;而元宝舞姿寄托着人们对富贵的追求。汉唐古典舞的当代创作应加大史料研究,建设汉唐古典舞的身体语言;合理由实转虚,促进身体语言的"形""神"转化;建立文化形象,实现身体语言的"形神合一",从而避免汉唐古典舞在当代发展中文化偏离、形态走样,确保汉唐古典舞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古典舞无论是在创作形式还是在舞蹈表现力上都已经进入到瓶颈时期,大量作品主题不够鲜明、内容情节大同小异、舞者刻意追求高难度技术技巧而忽略对作品意境上诠释。为了使古典舞得到更好发展,在古典舞学习过程中除了加强对古典舞基础知识学习外,还要注重对其他艺术形式借鉴和应用,提升自身艺术修养,拓展创作思路,在掌握扎实基本功同时提高舞蹈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8.
拟通过一批具有"侠义精神"的古典舞作品作为切入口,阐述当代古典舞创作与传统的崇侠文化心理具有紧密联系:一、与古典舞脱胎于戏曲、武术的文化源流有关;二、与弘扬阳刚美学的审美追求有关;三、与追求强烈的舞蹈视觉冲击效果有关。四、与弘扬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有关。侠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研究挖掘古典舞剧目创作中的崇侠文化心理有利于这种精神财富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舞这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博大精深,蕴含文明中国灿烂的肢体文化,自建国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有着本民族韵味的中国古典舞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演员,逐渐成为了中国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秦俑魂》这部作品,从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三方面加以阐述;再通过《秦俑魂》这部作品来研究情感在中国古典舞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艺术文化史上的灿烂文化之一,它是历代舞者在中国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多次整理、变化、丰富、创作而形成的一种舞蹈。它的形成体现了各个时代的特点,凝聚着各阶段舞者的艺术心血和情感寄托,它的产生对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加强古典舞训练体系的建设对古典舞的继承和发扬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目前湖南省高校舞蹈专业教育呈现出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多呈现出相似的格局与模式,因此,我省高校舞蹈专业有必要引入"湖湘"特色舞蹈。挖掘具有历史和地域特色的古典舞蹈文化,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舞蹈作品的创作和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研究我省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舞蹈教育资源是开发我省地方特色舞蹈研究型课程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古典舞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来自外部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审美.造成了当代中国古典舞在审美中表现出媚俗与玄幻的倾向性。实际上,这是时艺术市场的一种妥协。为了适应当代中国古典舞具有多样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特征,社会大众还要关注对当代中国古典舞审美转向的社会生态批判.对这种审美转向的纠偏.关键在于加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创作和媒体传播,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从而保持中国古典舞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舞作为世界舞蹈中的一朵奇葩,经过初创期、建设期、发展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公认的舞种;中国古典舞的体态美、气韵美、道具美在影视片中的成功运用,为中国古典舞的多元化创作带来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创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多维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和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白与西域文化关系颇深,就西域乐舞对其创作的影响而言,就不仅只是表现在这些乐舞作为题材出现于其作品之中,更重要的是在李白的创作构思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这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诗歌结构与乐舞的层次演进;二、不主故常的气势基调;三、“客旅化”意识的凝结与展现;四、突破与创新。本文正是从这四个方面来探究李白与西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何俭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6):83-85,98
现代舞是近百年发展起来的舞蹈艺术.现代舞在中国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文化专制和不完全接受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进入创作的高峰期.现代舞越来越为群众所喜爱,特别是受年轻人的喜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研究现代舞的审美特征,对其他舞种的发展和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这个轨迹也正是中国文化自传统跨入当代的现代化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戏曲舞蹈在中国古典舞发展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舞蹈在世界舞林之中独树一帜,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中国戏曲艺术密切相关中国戏曲艺术通过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审美观,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戏曲舞蹈在中国古典舞形成、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舞蹈创作的实质是艺术地认识生活和艺术地表现生活的一种过程。而当今儿童舞蹈专业教师的新课题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舞蹈的编排和创新。从根本上说,舞蹈的编创是一种从实际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切入,经过艺术的巧妙构思,通过灵活的艺术手法将头脑中的基本形象表现出来的过程,也是将真实的生活素材加工凝练,形成一种新意的、完整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