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乌兰察布市作家孔庆元、刘亮的小说《大山儿女》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北方乡村青年男女奋斗、成长的故事。该文试图通过解读小说在客观层面提出的"是什么阻碍了青年男女婚姻爱情的幸福之路"这样一个命题,来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困境。作者认为,主人公婚恋不幸福根源于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子,其具体表现为:儿女情长让位于家国利益;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含蓄内敛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追寻唐五代婚恋小说中“姻缘命定”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从宿命观视点剖析:在清新、活泼的时代气息表象下,终唐五代婚恋领域不自由的态势与实质。  相似文献   

3.
孙琳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92-93,102
才子佳人小说,因其固定的情节模式,使得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形成恒定的模式: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关系,主人公与辅助者的关系,主人公与破坏者的关系。同时,《金云翘传》又有其独特的"故事套故事"结构,使得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关系异于常者,可以说是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套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关于鬼魂形象古而有之,但人鬼间的婚恋故事直至魏晋南北朝才真正开始出现。在众多的人鬼婚恋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大都要冲破层层阻碍、跨越生死,在礼与情的权衡中,或是结成姻缘修成正果,或是阴阳永隔遗憾而终。按男女主人公相遇方式的不同,把这一时期的人鬼婚恋小说可以简单地归人以下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鬼魂形象古而有之,但人鬼间的婚恋故事直至魏晋南北朝才真正开始出现。在众多的人鬼婚恋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大都要冲破层层阻碍、跨越生死,在礼与情的权衡中,或是结成姻缘修成正果,或是阴阳永隔遗憾而终。按男女主人公相遇方式的不同,把这一时期的人鬼婚恋小说可以简单地归入以下四种类型:一.登门自荐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成书的诸多关涉男女婚恋的小说在清代均遭禁毁,此类小说因其所反映的社会婚恋观念与价值体系存在激烈焦灼的矛盾冲突,而争议颇多。小说作者所持婚恋观大体存在三种形态:一是明末成书的小说大胆肯定情欲宣泄;二是清初成书的小说多强调持正守礼;三是交替之际的作品放纵与收敛纠结并存。这种婚恋观念的转型与突变,充分体现了时代变迁之际人们的思想困惑与文化阵痛。本文试图对这一文化现象的历史成因与社会存在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元典,在收录的305首诗歌中,约1/3的篇目是表现男女婚恋生活的情诗。如果从这些诗的情感基调着眼,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欢快的婚恋诗,一类是忧伤的婚恋诗。在这些表现忧伤的婚恋诗中,有10篇是典型的弃妇诗。其篇目有《国风·召南·江有汜》、《国风·邶  相似文献   

8.
李渔情爱主题小说中有着明显的女性主义倾向,他通过对男女爱情的描写,肯定了女性在婚恋上的自主专情,肯定了婚恋过程中女性的主导地位。李渔的女性主义倾向所折射的是他对人性本真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化中,婚恋家庭不只是个体男女的简单结合,而是丰厚的化内涵。本试图从多个层面解读新时期小说中所包容的婚恋化的丰富的内蕴。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女人物生活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两性关系.通过对被金钱渗透的男女婚恋的书写,深度地发掘了人性.  相似文献   

11.
从走上文学之路那天开始,陈若曦就不断地通过婚姻、爱情这些与女性密切相关的问题,探讨女性问题的各种形态。她从现实的女性境况出发,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感受关注着女性的出路问题、命运问题,并探寻着社会性别文化的实质内涵。其早期婚恋小说可以说是作家对女性问题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金庸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金庸笔下描写了许多具有现代气息的青年男女的情爱故事,反映出其小说在爱情主题方面的现代性内涵,即追求男女平等和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权利;讴歌为爱奉献的舍己精神;肯定个体生命意志和实现"自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王海的婚姻爱情系列小说,以女性为主体,但是在大家普遍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到小说中的女性的情爱心理活动的时候,相应地"冷落"了小说中的男性。实际上,王海鸰的小说中的知识男性是非常有典型性的,王海鸰作品中的知识男性对婚姻爱情的态度也是非常具有探讨价值的。她不仅描写了男性"心的背叛,身的背叛,身心的背叛",更多次关注了男性的ED问题以及面对爱情婚姻困境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4.
张小萍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67-68,71
张爱玲擅长写男女间的小故事。其小说创作,皆表现了男女间的无爱状态或失爱过程,几乎没有完满的结局,标识出一种以荒凉和孤独为特征的悲剧蕴涵。这与她的人生经历,她父母无爱的婚姻,她自身婚恋的创伤,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曹明霞的小说中,女性受环境所迫,走上追求婚姻的独木桥,她们拒绝感性的冲动而追求冷静的衡量:即排除爱情、性快感,而尽量达到现实目的:或建立经济联合体,或得到金钱、权力带来的方便,或争取社会的认同。她们为了缔结婚姻而努力,也为了维持婚姻而憔悴,从中透露出女性主体性的迷茫与困窘,显示出作者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无奈,也从特定的角度折射了时代生活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和维吾尔女作家热孜万古丽分别在他们的爱情小说《查密莉亚》和《沙枣花》中塑造了两位独具特色的女性查密莉雅和赛丽曼的形象,揭示了她们婚姻的不幸及对爱情的热望与追寻,都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爱情颂歌,抒发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人文关怀与人道精神,并由此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与农村陋习对女性的戕害。  相似文献   

17.
徐坤的小说始终关注的是女性作为“第二性”在男权社会的遭际和抗争。无论是书写精英知识分子女性的《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还是关注底层草根女性的《野草根》,作家透过对爱情婚姻的审视,描摹了女性在传统性别秩序中的挣扎、无奈与绝望,在深层的心理与伦理结构中,反思男女两性整体在社会上的位置与关系。  相似文献   

18.
《简·爱》和《飘》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反映爱情故事的作品。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如女主人公简·爱和郝斯佳的独立意识、爱情观、金钱观及写作背景等,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简·爱和郝斯佳都不安于现状、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爱情、追求独立的生活,但她们对待爱情、婚姻和生存方式的态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这些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同样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爱情”在文学作品中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一直被奉为神话。而池莉却用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爱情进行了瓦解。她认为初恋源于对异性的好奇,一见钟情来自欲望冲动,爱情的最终目的——婚姻充满了功利,而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孤独抗争证明了男性的不可信任,浪漫爱情只存在于诗里,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