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试题,命题者都有着同一个着眼点:立足于考生“我”的视角。同绕这个视角,所命之题都是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形成“我一我和家庭一我和学校一我和社会”这样的“轨迹”。或者说,作文无非是写“我”、“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社会生活,极个别题目还延伸到“我”的想象世界。  相似文献   

2.
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新鲜的成功的作文呢?一、扬长避短,写“我的”生活,“我的”心理感受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植根于现实生活土壤,写“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感受是作文出新,写出成功作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中美中学作文教学对比 1.选题:“我的”与“大家的”我国中学作文教学,老师多强调要取材于自己生活,是自己对生活的密切观察和体验,比如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同学朋友、接触到的社会等,作文标题经常出现“我的”式标题。如“我的一天”“我的老师”“我的一家”等。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面前     
在生活面前站着两人,两人都对生活不满,于是生活问他们:“你们对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说道:“你本身的矛盾太残酷。这使我感到愤懑。我的理智无力理解你的真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识告诉我,人是万物中最优秀的……”“你想问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问道。“要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调解我心灵里两种相矛盾的原则:一是‘我想要的’,一是‘你应该给的’。”“那你就期待你应该得到的东西吧!”生活严肃地说。“我不想成为你的牺牲品!”他愤慨地扬声说道,“我想当生活的主宰,可我现在必须俯首弯腰…  相似文献   

5.
找回童年     
爸呢?厨房里呢。 我觉得我爸洗碗的样子特迷人。 点评: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用“绿色”来隐喻,这不是一种轻松的写法,难能可贵的是女儿读懂了父亲,写活了“我”和父亲的“绿色生活”。平庸者刻意套“绿色生活”,强作解语;高明者写活了细节,处处凸现“绿色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我解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成年人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文中自然存在着两个“我”,一个是过去的童年的“我”,一个是现在的成年的“我”。两个“我”的生活环境、学识思想大不相同,那么两个“我”眼中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是否一样呢?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结合小学习作教学实际提出了“真我写作”教学观,并与语文同仁共同开发了“真我写作”课程。经过较大范围的推广和验证,“真我写作”教学观指导下的写作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开发写作课程,写出“真实生活”“真我写作”的“真”聚焦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就是要求学生努力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接。要让写作与生活深度融合,凭借空洞的理论是很难取得效果的,而开发以真实生活、个性特征为基础的“真我写作”课程无疑是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8.
《故乡》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希望他们(按:指水生、宏儿)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是作者否定的  相似文献   

9.
赵娜 《成才之路》2011,(10):31-31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我视域下的语文课就是生活课。是让我们随着一个姓“语”名“文”的“人”走进生活,学习生活,感悟生活。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语文课要充满生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10.
激情班徽     
那一天,那一徽,那一课,让我难以忘记。一向坚信“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我在那一天意外地突破“书本世界”的束缚而让语文回归生活,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相接壤,让学生体验“生活处处是语文”。  相似文献   

11.
这篇散文写的是支配我生活的一些法则。我今年十岁,上五年级。我必须搞清楚“支配”一词的含义。韦氏字典上解释说“,支配”指的是依靠权威来统治“。法则”一词的意思是由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支配我生活的一些法则是学校、教堂和家庭。学校支配着我的生活,提供生活中应遵循的  相似文献   

12.
星星和月亮     
我是一名退休中学教师,如果有人间我:“学校中最值得你留恋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学生”———我心目中的“星星和月亮”。我情之所钟,独在于此也!是的,就是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天使”,他们给我带来了生活的温暖、灵魂的慰籍。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心灵是”不设防”的。我可以自由而自然地生活而无须戴上什么“面具”;我的心灵永远年轻乃至童心未溟,尽管我早过“知天命”之年矣。我对他们付出的不过是一颗平凡的爱心,而我收获的却是一片温馨与爱戴。我教的是初中生,全是12至15岁之间的天真少年,感情外露溢于言表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特…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生活     
我向往一个人的生活,自由,清闲,可以有自己的主张。好友卉卉也向往一个人的生活,同道中人碰在一起话就特别多。一日,卉卉一脸不快地向我诉苦: “我又跟他们吵了一架。”“跟你父母?”“不是他们还能是谁!”“好好的,吵什么?”“还不是为了点分数!我真纳闷,难道我还不及分数重要?反正,我想一个人过了。”  相似文献   

14.
A面——泪水迷蒙了你的眼“我炫,我炫,绚丽生活,美丽新世界。”初一的生活,唉!真是一言难尽。请看看我的舞步吧!一曲“天鹅湖”,尽显我的“文静”,舞步中不免有几缕做作,只有缓缓地蜕变才能跳出我的本色,可初来此地又能奈何呢?一曲“童年的回忆”,展露出我对儿时无忧无虑生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女孩:神气的短发,端正的鼻子,大大的眼睛,接胖的身材.“活泼”是她亲密的伙伴,“画板”是她忠实的朋友,“善良”是她的天性,“助人为乐”是她生活的通行证.她,就是我——一名快乐的初中生.是的,我是一名快乐的初中生.都说初中生活单调,都说初中生活辛苦,可我想大声宣告:我是一名快乐的初中生.我的快乐从文艺活动中来人辛苦中来,从求索中来.我真诚待人,快乐地生活.我最早认识的一个字就是“爱”字.在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下,我懂得了“爱”字的意义.我乐于助人,关心同学,赢得了闻学们的信赖.从小学到中学,…  相似文献   

16.
我接受新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改革教学任务,已经一年有余,之中体会最深的莫过于《课程标准》里所追寻的“回归生活”的新理念,这也是我在教改中所特别注重的。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回归生活,使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教师“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寂寞的青春     
一我生活在一种固定的“三点一线”的模式中,内有“教室一宿舍一餐厅”三点一线,外有“家一学校一网吧”三点一线,生活内容则是“吃点、睡点、学点”三点一线。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我总是沉浸在“吃”的渴望中。父亲见我嘴馋,常常对我说“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的道理,懵懂的我隐约感到这仅是父亲对生活无奈的自我慰藉罢了。长大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的丰富了,肠胃负担加重,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增多,使人有时感到“吃”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有人戏言,过去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如今是“饿汉不知饱汉难”。时隔多年,总能勾起我对往事的深刻记忆,“少吃”与“多吃”的话语仿佛言犹在耳。“少吃”与“多吃”看似一般的生活的感受,其实也蕴涵着一定的哲理,一“少”一“多”,其中蕴藏着无…  相似文献   

19.
在生活面前     
在生活面前站着两人,两人都对生活不满,于是生活问他们:“你们对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说道:“你本身的矛盾太残酷,这使我感到愤懑。我的理智无力理解你的直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识告诉我,人是万物中最优秀的……”“你想问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问道。“要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调解我心灵里两种相矛盾的原则:一是‘我想要的’,一是‘你应该给的’。“那你就期待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徐洪法 《师道》2002,(5):46-47
我的“一”,“一”的我,这宝贵的“一”不单使我的生活有滋有味,还使我的工作有声有色。一篇得意之作我写过一些教学随笔,最满意的就是1983年发表在《小学生报》上的《多些“一”》。文章很短,主体部分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