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韩少功作品中的寻根和知青主题广受关注,其中众多的动物形象却往往被忽视。事实上韩少功作品独特的动物书写与当今泛化的动物形象寓言化、偏重于生态批评的书写不同,而是侧重于通过对动物的原生性情感的描绘,反观人类情感的复杂性,谴责人类有违伦理道德的情感态度,启发人类追寻情感的真挚性、单纯性的原态。  相似文献   

2.
动物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兴趋势,相关研究旨在拆解人类中心主义和动物与人类之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重新思考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扬·马特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研究文本,通过其中的动物文化再现来解读动物他者,从中探寻动物与人类的相处之道,旨在引起人类对动物问题的反思,进而重新审视动物,承认动物的自身价值,维护动物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人类与动物相处的关系模式很多,人类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生产劳作等少不了动物。在这诸多的联系中,人类对动物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爱护,这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视动物和人的生命为一、珍视动物的特异禀赋、平等看待动物的境遇和情感、爱养家畜、反对虐待动物等等。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物是人类用于实验的动物,我想这你不难理解;但你可知道它们是人类健康的功臣吗? 人类生命从1901年到2000年,在100年的时间里延长了20余年的寿命,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固然是主要原因;然而,如果没有实验老鼠挡在人体实验之前进行各种的前期试验,人类的科学文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为了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世界各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动物节。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有喜好动物的天性。其实,极而言之,整个人类在潜意识中都存留着喜好动物的自然属性。究其原因,这不仅仅因为动物给人类提供了参照的镜子,而且人类自身就是从动物进化而来。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了“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至尊地位,然而同时也面临着灭绝其他动物、毁坏生态平衡并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危险。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不可避免地同大自然,同动物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了。当人们——尤其是大都市的人们——只能依靠  相似文献   

7.
千百年来,动物一直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为了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世界各地的人们设立了五花八门、趣味十足的动物节。  相似文献   

8.
有关动物神话故事和动物图腾崇拜是人类和自然界相互斗争、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的神话故事起源很早,种类较多,本文从人与动物的斗争、动物界的弱肉强食的客观规律、动物故事中智慧比力量更重要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并加以阐述。动物图腾崇拜的产生,其目的护佑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为了保全自身、部落的安全。总之,两者都真实的反映了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与自然抗争,保护自我生存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动物解放论与以往动物保护主义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保护伦理是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论是关于动物伦理的现代讨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与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不同,动物解放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它主张从"动物的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的继续"出发,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直接扩展到动物身上,从而让动物拥有道德地位,以此从外部、强制性地限制人对动物的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动物沟通能力的问题时,人类只对几种已熟知的动物感兴趣。人类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猴子和海豚身上,是因为人类已用这两种动物做过许多实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最聪明的动物,对动物界人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路夏天,炎热难耐,人们纷纷开启空调、风扇,躲避暑热。殊不知与人类同为生灵的动物也有着千奇百怪的避暑方式。炎炎夏日,动物和人类一样,也会想尽各种办法避暑。活动目标1.每年处在炎热酷暑的夏季,骄阳似火,热浪灼人,动物会用各种方法抵御酷暑。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在同样环境中避暑方式不同,同种动物在不同环境中避暑方式也不同。2.让幼儿懂得,人类与动物一样,炎热的夏天也应躲避暑热,锻炼身体,预防疾病。重点和难点掌握动物不同的避暑方式:同种动物有多种避暑方式。动物不同避暑方式的区别。活动准备投影器、投影片、录音机、放像机、…  相似文献   

12.
《水浒》反映了一个人间世界,也绘出了一个与人密切相关的动物世界。人与动物,向来结下“不解之缘”,在古代社会尤其如此。因此,各种动物“步入”人类各个门类的艺术境界里,就成为自然而普遍的现象了。在众多写到动物形象的古诗文中,不朽名著《水浒》可谓是首届一指的姣姣者。  相似文献   

13.
[引言] "动物是人类生存的伙伴",这个观念近几十年来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认同。上世纪50 年代打猎队的战绩,已不再被炫耀,《猎户》(吴伯箫)也悄然从中学语文课本中消失。人类与动物,都是地球上的居民,人类不能将自己视为强者、胜者,疯狂地欺凌、捕杀它们, 而应与它们和睦相处,这既是生态和谐发展的必需,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高尚追求。  相似文献   

14.
动物是人类认知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对象.人类一直与动物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动物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或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虽然不同语言表达动物的基本意义相同,但由于文化模型的影响,对同一认知对象(动物)所凸显的性质在不同层面却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将讨论汉语动物词和英语动物词在两种语言中附加意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与自然界成千上万种动物作邻居.这些动物的姿态、性情及其形形色色的奇异本领,自古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了对动物进行观察、模仿等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动物寓言和动物词便应运而生了.从古至今,许多作家、诗人都喜欢利用动物的特征来描绘人类.例如,相传公元六世纪前,一个相貌丑陋而绝顶聪明的奴隶伊索在他所作的“伊索寓言”中,把压迫者都比作狮子,豺狼,毒蛇,鳝鱼和狐狸,遣责他们残害人民的暴行,总结了古代人民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例如《农夫和蛇》教导人们不能对敌人仁慈;《龟兔赛跑》劝诫人们不要骄傲;《乌鸦和狐狸》讽刺虚荣心.法国作家拉封丹以动物世界寓指人类,揭露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国人民社会生活中和动物相关的种种经验,必然要在其语言系统中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7.
王璞 《华章》2007,(10):68
随着近年来对动物保护现象关注的不断升温,对动物福利相关问题特别是制定动物福利法律法规的研究成为热点.关于动物福利实质问题如动物是否享有权利、成为权利主体问题学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动物福利的实质是人类为人与自然和谐、有序、长期、健康发展,为人类长远利益而自我设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沈石溪以他独特的创作成为新时期儿童动物小说的领军人物。相关研究多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局限于对人类社会的关照。实际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更着重于体现动物生命原态,追求包含人与动物在内的自然生命意义上的哲学超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描写的是自然的生命历程,衷旨在于“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19.
舌头,对人类来说是味觉和发音器官,但对动物来说,不仅是吃食物时的搅拌器,而且还有一些非常奇妙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中均有极为丰富的习语。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这包括了能适应这个环境的动物。可见,人类与动物关系极为密切,由此而产生与动物相关的习语,对这类习语的理解离不开特定文化背景,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这类习语中包含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