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现代运动训练是由负荷——疲劳——消除疲劳——恢复——堤高构成的过程。恢复与疲劳在运动训练中有着同等重要作用。人们充分认识到,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也就不会有提高。当今速滑强国高度重视恢复训练,这是因为大负荷训练给予运动页以极深的刺激作用,使疲劳程度加深,这就必须让运动员有足够时间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恢复,及时进行疲劳消除,以保持运动训练节奏,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现代运动训练是由负荷--疲劳--消除疲劳--恢复--提高构成的过程.恢复与疲劳在运动训练中有着同等重要作用.人们充分认识到,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也就不会有提高.当今速滑强国高度重视恢复训练,这是因为大负荷训练给予运动员以极深的刺激作用,使疲劳程度加深,这就必须让运动员有足够时间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恢复,及时进行疲劳消除,以保持运动训练节奏,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恢复训练在现代中长跑训练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长跑训练为了使运动员获得较好的成绩,都必须从事大运动量训练,伴随而来的就是疲劳的产生。如何才能使运动员的疲劳更快的消除呢?因为训练结束后恢复得好和坏与运动员的成绩息息相关,目前运动成绩的竞争,也就是大运动量训练结束后恢复效果的竞争,谁大运动量训练结束后恢复抓的好抓的紧,就可能成为明天赛场上的获胜者。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代运动训练学的观点分析,疲劳的诊断与恢复已成为运动训练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训练和比赛成绩的两个基本要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结合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项目的特点,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诊断及恢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1、运用教学课中恢复法加强运动员的恢复运动生理学理论观点认为疲劳是运动中产生的,疲劳产生之际恢复开始之时,那种认为运动员的疲劳恢复是训练后的事情是错误的,因此,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训练安排与疲劳和恢复的关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训练手段,以延缓训练中疲劳的到来,减轻训练后疲劳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贺东辉 《游泳季刊》2002,(4):30-31,14
恢复是种生理现象,“恢复”与“负荷”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尤其是现代训练负荷已达到相当大的程度,并从多方面去挖掘人体潜在能力,疲劳程度越来越深,如果不采取有效手段消除疲劳,会影响训练,破坏训练的系统性,甚至导致过度疲劳的产生,使运动成绩受到影响,以致于运动生涯的提前终结。  相似文献   

7.
篮球运动员疲劳的诊断及其恢复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现代训练学的观点分析,疲劳判断及其恢复已成为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训练和比赛成绩的两个基本因素。采用献研究、访问调查等方法,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运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理论,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诊断及其恢复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久仁 《体育博览》2011,(7X):215-215
根据现代训练学的观点分析,疲劳与恢复已构成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训练成败的两个基本因素。本文根据武术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供能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论述了武术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恢复手段和方法,这对提高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增进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运动训练则是决定复杂系统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训练→疲劳→恢复→训练→再疲劳→再恢复,最后使机体实现超代偿的过程。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训练、疲劳和恢复三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意义的训练,同样没有恢复的训练也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训练。1运动性疲劳产生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有:运动产生的能量消耗。剧烈运动后,机体内糖元、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如果不能及时补偿就会导致  相似文献   

10.
现代运动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和竞赛的日趋激烈给运动员带来的精神负担愈来愈重,优秀运动员中精神疲劳现象的出现也日益增多。然而,当前运动训练中的恢复措施大都是针对身体疲劳进行的,用来消除精神疲劳的措施和手段还不多见。本文旨在探讨对运动员各种不同性质的疲劳现象的诊断并应用我国传统的功法调治及心理放松训练手段消除运动员的精神疲劳,恢复和增强工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化训练的需要,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冰球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项树清 《冰雪运动》2009,31(3):30-32,39
冰球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比赛成绩,才能保证日常训练的有序进行和保持其运动状态。通过分析疲劳的产生与特征,提出采用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与作息制度、合理营养与膳食、心理学恢复、物理恢复等方法与手段促进运动员运动疲劳的积极恢复。  相似文献   

12.
课余训练应重视恢复手段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现代运动训练要求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展运动素质;还要求机体在大负荷后能够迅速恢复,以便承担新的更大的负荷。但是,在目前课余训练中,由于教练员只注重运动负荷,而忽视了积极性的恢复手段的运用,致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易受伤,甚至出现运动成绩停滞不前的现象。对此,本文拟就恢复手段在课余训练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手段等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二、恢复手段在课余训练中的重要性“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这是教练员们常说的一句话。所以产生疲劳是训…  相似文献   

13.
秦雷 《精武》2013,(36):21-21,23
在高校田径教学过程中,中长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又容易引起运动疲劳的田径运动项目,因此,在中长跑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训练非常重要,是中长跑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中长跑运动性疲劳的机理,总结出了一系列针对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动恢复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及方法加快运动员体力和精神疲劳的消除。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打下基础.如何快速消除运动疲劳,恢复身体的机能状态,一直是运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运动训练产生的疲劳.需要通过合理的恢复休息.机体机能才可恢复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之为“超量恢复,训练结束后,身体必须得到恢复和超量恢复.使机体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为下次运动训练创造物质基础。科学研究证明。运动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恢复必须提到与负荷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把疲劳作为运动训练近期的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静华 《体育学刊》2002,9(5):11-13
阐述了训练与竞赛、疲劳与恢复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对营养补剂本质的认识,提出疲劳是运动训练的近期目的,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训练,高质量的训练旨在创造最大限度的疲劳程度。只有疲劳后恢复一继续加大负荷产生新的深层疲劳一再超量恢复一使机体产生更高基础上的平衡,才能使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范静  姜跃金 《冰雪运动》2010,32(1):46-49
越野滑雪是周期性耐力项目,运动时间多、距离长,能量消耗大,对运动员的心理和机体能力要求较高。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能提高运动水平。结合越野滑雪运动训练实践,运用理论分析方法阐述越野滑雪运动疲劳产生的机理和检测方法,并提出恢复训练、营养补充和心理训练等方法,旨在为促进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的积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竞技运动不断发展的今天,训练计划的安排愈来愈系统化、科学化,而恢复手段是必须考虑在内的,疲劳在竞技体育的训练中是客现存在的普遍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而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只有解决好训练——疲劳——恢复对立统一的矛盾,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1.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自19世纪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关于疲劳产生的机制仍无  相似文献   

18.
<正>运动恢复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及方法加快运动员体力和精神疲劳的消除,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打下基础。如何快速消除运动疲劳,恢复身体的机能状态,一直是运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运动训练产生的疲劳,需要通过合理的恢复休息,机体机能才可恢复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之为"超量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田径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训练负荷量强度的增加.训练的恢复问题已经受到了重视。因此,在田径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从理论上了解疲劳的产生,在实践中掌握疲劳的表现及有效的恢复手段.这对有效地保证训练的科学性,从而提高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仇璐 《精武》2013,(23):23-24
疲劳是竞技运动必然经历的过程,没有疲劳就不会产生恢复,不产生恢复就不可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机能水平。本文简要论述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中医学机制,井对运动后疲劳恢复常采用的中医学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提高大众对运动疲劳中医学本质的认识,对运动训练囊劳恢复提供相应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