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的,仅仅是一只鹅,却给麦克格里高农场引来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士兵。我可不想告诉你我的名字,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是一个作家,只好要求阿西莫夫先生来帮我写下了这件神奇的事。我挑选他是因为他是一个生物化学家,能明白我所讲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科幻作家。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用韦恩.C布思所提出的"隐含作者"的概念,对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爱弥儿》中"隐含作者"的叙述伦理进行剖析。笔者认为《爱弥儿》中"隐含作者"至少有两个,一个是爱弥儿的老师,即是作品中的"我",另一个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变换身份以及和社会环境互动来表达其内心对自由、平等社会的渴求,也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政治力量和宗教力量对封建旧制度的痛恨和希望迫切推翻其统治的愿望的叙述目的。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集中表现了日本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虚无思想.作品描写了人生的虚无、景物的虚无、意象的虚无,向读者展示了一方充满虚无关的净土.作者对西方虚无主义思想的接受和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其悲惨的人生经历与动荡的时代背景,这一系列因素促成了川端康成日本式虚无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5.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巅峰之作,也是他虚无思想体现最为集中的一部作品.而这种虚无精神的内核是通过镜像、雪、死亡等一系列的意象来体现的,《雪国》向读者营构了一个虚无的意象世界.它不仅是川端康成对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探索和思考,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的悲观心态.  相似文献   

6.
《野草》是鲁迅急需抛弃一切绝望,寻获新生而艰难探索的集中体现,而《过客》则又集中体现了《野草》对希望与绝望、历史与背景等悖论的拷问过程,是鲁迅开始走出"第二次绝望"的一个转折点。他试图通过忘却、疏离来摆脱"虚空中的暗夜",哪怕前路也是虚无,他只需要当下的"在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结合《野草》整体和鲁迅创作的时期特性的广阔背景上考察《过客》,我们才能理解鲁迅投射在《野草》里的基本面貌,才能使鲁迅研究"从独断型诠释学转换为探究型诠释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Ent 《中国科技奖励》2012,(11):80-80
1975年,美国一位议员设立了一个“金羊毛奖”,喻指羊毛出在羊身上,讽刺诸如螺旋蝇的性生活、为什么罪犯想要逃狱等浪费税金的研究。今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等组织联合设立了一个“金鹅奖”,专门奖励这些“搞笑”成就。告诫政府和公众“不要杀死这些会下金蛋的鹅”。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看似虚无而实际超然的作家,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极力保持低调介入与精神底线之间的平衡,即保持其自由主义创作风格。为此在《黄金时代》里,作者注重叙事形态的更新,坚持黑色幽默风格的延续,巧妙地运用与黑色幽默相关的荒谬逻辑和怪诞语言。这使作者与现实之间的缓冲地带得以拓展直至自由驰骋。王小波就在这自由境地的"虚无"狂欢中走向圣境。  相似文献   

9.
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存在主义哲学,以人的存在价值、意义、目的为本体,探讨人的生存本质,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以钱钟书的《围城》为例,探讨这部经典文本的存在主义主题:人生的荒诞与存在的虚无,以及面对这种荒诞与虚无中的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10.
<爱丽斯漫游奇境记>这部童话小说行文极为荒诞,充满了离奇的幻想,为孩子们所喜看爱看.但是透过这些荒诞的想象、幽默的文字,我们却能发现小说中所隐藏的现实逻辑.现实逻辑在童话逻辑的背后支撑着整本书.该文从进入梦境的现实之物入手,逐步深入分析了这部童话小说中的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11.
《飘》是一部优秀的美国小说.本文从作者的生平、创作诱因、文本分析等几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解构,把握人生的虚无与成长的孤独的主题意蕴,为全面理解作品提供一种可能的陈述.  相似文献   

12.
苏童的长篇新作《河岸》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历史的沉重与虚无在现实中奏出一曲悲凉之歌。在空间维度上,陆地与河流都承载着不同的寓意,但历史的荒诞与现实生存的艰难使得它们都难以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小说通过少年库东亮十三年的成长历程遭遇来表现它在历史与现实、陆地与河流之间左冲右突的灵魂困境。  相似文献   

13.
张俊  孙超 《文教资料》2009,(17):83-84
古代哲人中谈生死,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而非死后.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而是教人学会生活,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庄周是谈生死最有趣的人,他用充满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对价值生命的雕塑,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时至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追求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既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又肯定生命死亡的存在与这一存在所带来的虚无,即从肉体短暂存在中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4.
描述《兰亭集序》中的幽美景致,包括山水环境、天气、自然美景等元素,以及与会者的欢愉场面、分析虚无主题的呈现,强调王羲之对生死和世俗欢愉的深刻思考;然后深入探讨达观主题的呈现,包括对生命短促的感悟、珍惜当下的情感;最后总结虚无与达观在《兰亭集序》中的表现,呈现对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5.
作为莎士比亚最难读的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人们对它的主题意义的诠释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本文试图透过故事情节和剧中人物的不同命运从生存的悖谬和虚无的拯救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以展示《李尔王》作为写意悲剧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王亚瑾 《云南电大学报》2010,12(3):41-42,48
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在"彷徨"时期塑造的寻路者形象,子君勇敢而盲目,很快坠入毁灭;涓生却时时反思着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不断地追寻,但始终找不到理想的方向,只能"用遗忘和说谎"作前导,去走未来的人生路。  相似文献   

17.
电影<芙蓉镇>是在同名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关照人性和人情,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影片把人物放在尖锐环境中去写,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示生活中的小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的真实.影片深刻揭示了人物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这一动人心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夏怡 《文教资料》2012,(33):77-79
《米》是苏童“新历史主义”系列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特定时代背景下主人公五龙由流浪者到地方一霸的堕落生命历程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种种形态,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以探究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9.
弋亚娜 《考试周刊》2013,(73):19-20
西方现代奇幻文学作为一种类型文学,在20世纪后半期风靡全球,成为大众文学的一种主流形式。这部在2004年根据丹尼尔·华莱士小说改编的电影《大鱼》("Big Fish")极具奇幻色彩,在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故事中,在"幻想"与"现实"穿插交融的影片叙述中,从成人的视角让观众经历了一场奇幻、冒险的旅程。本文从西方现代奇幻文学视角对《大鱼》这部电影进行分析,探析影片中所蕴涵的深刻寓意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电影《芙蓉镇》是在同名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关照人性和人情,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影片把人物放在尖锐环境中去写,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示生活中的小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的真实。影片深刻揭示了人物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这一动人心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