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雪桦 《中国出版》2013,(15):51-53
自媒体传播,尤其是微博等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在传播渠道层面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垄断",从而使得自媒体全民传播的特点更加全面地展现出来。就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而言,在信息传播中集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于一身,因此通过微博等自媒体传播,用户不但可以满足强烈的信息需求欲望,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角色的主动性转换,从而满足话语表达等权利需求。因此,我国微博等自媒体用户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11,(7):133
广告主要想在微博平台上更多地传播更有利于自身的信息,不仅仅需要自身对微博传播平台的随时把控,更需要微博平台在整个传播流程上的全力配合与保障。微博:大家告诉大家受众传播受众微博作为时下网络媒体的宠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贴身媒体。  相似文献   

3.
王小娟 《视听界》2011,(6):58-61
微博已成为当前最活跃、传播力最迅速的自媒体,随时随地发信息的优势,使得微博正在夺取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微博正在改变传统的舆论传播格局,微博也正在成为新的互动平台。各电视台纷纷推出官方微博抢占新的平台资源,实现与现代媒体、新型媒体的对接。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卫视使用微博的现状,探讨卫视用好微博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微博热的出现,微博平台成了媒体角逐的新战场。然而在这个平台上,媒体需要同博主的个人圈子、广受关注的文娱明星相互角力,这对传媒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由于微博传播的独特性,也使得传媒在信息传播时要做出改变。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在当前微博平台下,媒体如何获得话语权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博在互联网上的广泛应用,传统报纸媒体对其关注与日俱增。如何有效利用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已成为各大报社所面临的全新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阐述了微博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微博在报网互动时代的传播力和传统报纸媒体驾驭这种新型信息传播平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博客、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播的生态。博客主、微博主因新媒体提供的这一能自主传播信息的平台而拥有媒介。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来临了。在互联网上,微博盛行,是信息传播最快的渠道之一。微博一经转发,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已成为传播信息、报道新闻的重要平台。活跃在微博上的除了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和象征权威的政务微博之外,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体作为一支拥有强大话语权的力量也在社交平台上积极地传播信息,然而,微博在为我们提供充足信息的同时也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本文研究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和模式,分析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微博谣言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技术的发展总会带来新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打通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的微博,成为人们及时传播信息和进行沟通的新宠。本文主要就微博的新闻性进行探讨。微博发展现状微博,是建立在Web3.0基础上的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互动以及获取平台。用户  相似文献   

9.
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以“微”“小”为特征的“微时代”(Micro Era)到来,基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的微内容(microcontent)成为受众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主体。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微信、微博和抖音平台的疫情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更明显、更灵活的时效,性,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两岸媒体的"反服贸"微博报道为切入点,发现在涉台信息传播方面,微博平台上形成了以大陆专业媒体和台湾综合媒体为主、大陆其他媒体为辅的舆论场。研究抽取两岸代表性媒体在微博上呈现的"反服贸"报道共362则,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解读,发现两岸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报道以事件发展为基础,但呈现出各有侧重的报道框架和特点;两岸在新媒体传播的基础、语言、内容和形式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融合之势。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微博报道差异和融合的原因及未来两岸新媒体交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何星烨 《声屏世界》2011,(12):17-18
微博以传播速度快、多媒体语境下的信息分享、易操作性和传受之间的互动性强等传播优势推动着社会大事件的走向。具有强烈自媒体属性的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的模式,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①笔者搜索网友在新浪微博发布的有关“7·23”甬温线铁路事故的微博。并抽取微博中影响电视媒体报道进程的相关学者微博。  相似文献   

12.
张丽 《传媒》2012,(5):48-50
有着自媒体属性的微博,正悄然改变着公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并一跃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用户活跃度最高的信息传播平台。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如何利用好"微博"这一新兴传播平台,使其成为塑造广播品牌形象、提升广播影响力的营销新阵地,是我们必须尝试与探索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微博和微信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主流代表,已成为各行各业打通信息传播渠道、提高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选择。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主体,依据微博强大的受众粘性,在政务传播和民生服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信作为后起之秀,因与微博的传播模式存在着极大差异,使得政务传播在这两个平台的传播策略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本文以"上海发布"在微博和微信这两个平台发布的所有政务信息为例,分析其在两个平台上传播策略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政府机构在进行自媒体建设时的策略技巧,以期为其他地区政府的自媒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9,(8):21-26
在社交媒体这一新兴话语表达空间中,公益传播力量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重新集结和组合,新浪微博成为公益传播的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官方认证的公益机构的信息传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以新浪微博平台上的认证公益机构为研究对象,以公益机构间的关注关系构建社会网络,通过对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指标进行测量,探索公益机构信息传播的网络结构和特征。研究发现:公益机构在线社会网络存在多中心的差序格局,公益机构传播存在明显的极化现象和马太效应,公益机构信息传播呈现圈子式的网络特征。  相似文献   

15.
媒介是健康传播的主要平台和载体,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更是为健康传播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肯定了微博等社交媒体在信息共享、私人订制、答疑解难、增强心理归属、参与议题设置、构建修正机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微博把关机制缺失、虚假冗余信息泛滥、恐惧诉求、煽情语言、极化表达、健康营销等对健康传播的挑战。倡导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公众健康和媒介素养,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良性微博健康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16.
江坪 《新闻实践》2011,(12):9-9
媒体的传播要防治虚假报道。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信息传播平台,不能例外,也要防治虚假报道。事实上,有人利用微博,通过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手法,甚至编织虚假信息,伪造微博内容,导致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论的发展继续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媒体传播及信息分享格局。自媒体正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火,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超常规发展,使得旧有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方式巳无法发挥效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用户量增长迅猛,这些平台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它们在新闻的传播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很多的不同点,新闻在这些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也有着新的特点。研究这些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利用这些媒体。  相似文献   

19.
微博“秒时代”做强电视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永忠 《视听界》2012,(1):96-97
2009年以来,微博风生水起,以锐不可当之势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作为一个实时性、互动性和平民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微博的出现给电视新闻传播尤其是地方台的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给电视媒体创新传播手段、提升传播能力带来启发。电视媒体借鉴微博增强竞争力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微博的迅猛发展,给广播媒体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传播平台。广播应该顺应形势,利用、回归和坚守自身特性,积极吸纳微博的传播优势,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与水平,以营造适应时代和公众的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