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刘凤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35(4):118-120,122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四岁而孤,随叔父在随州长大。家贫,母亲郑氏以荻画地.教其识字。欧阳修自幼酷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由于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  相似文献   

2.
《隆平集》是一部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五朝史事的史籍,作为现存唯一一部北宋人所撰的北宋前期史,在史料、校勘、考证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浚谷文集》十卷《诗集》六卷《疏案》一卷附《永思录》一卷,明平凉赵时春撰。其书传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及《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等著录有  相似文献   

4.
厉鹗(1692-1752),字太鸿、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世称樊榭先生,浙江钱塘人。厉氏毕生嗜学,著述宏富,除学术著作《宋诗纪事》、《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湖船录》、《东城杂记》、《南宋纪事诗》、《绝妙好词笺》外,还有作品集《樊榭山房集》等。迄今为止,收录其作最全的本子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樊榭山房集》整理本。最近,笔者在翻阅“粤雅堂丛书”过程中,意外发现厉鹗一篇词跋,附在《元草堂诗馀》卷末,该篇由五则跋语组成。检上海古籍本,未见,是为佚文,兹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元济蔡元培来往书信集》共收信函一百八十有九件,其中张元济致蔡元培八十有二,而蔡元培致张元济仅得四十九。这里搜集到的书札始于一九○七(张致蔡),终于一九三九(蔡致张),即蔡在港辞世前一年。张蔡交往长逾半个世纪;他们之间的往还书简,绝不止此数,但几经世变,能保存如此之多的真迹,已是难能可贵了。保藏这些珍贵的文化史料,全赖张蔡两家可敬的亲属,现今他们又慨允照原件影印,将这些精神财富公诸于世,实在可感。展读哲人书简,不禁浮想联翩。文如其人,朴实无华,却显得十分真诚亲切。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集古印谱》五卷,明甘晹摹印,版格、释文墨刷,万历二十四年朱钤印文本。卷前有徐通、孙旭、汪廷讷三人序文及甘氏自序,次《集古印谱凡例》,次朱刷《秦传国玺制》一文,并附木版摹刻相传秦巨玺三方。卷一收秦汉小玺和历代官印,末附印钮、铜虎符图式;卷二至卷五收历代私印,依四声韵分排前后,末附“子孙日利、单字、象形等印”、“唐、宋、近代印”及“自制印”。每半叶横列印二排,收印二至六方不等,印文下注明钮制和释文。此本内界格纵横线,呈现有不规则弯曲现象,释文文字大小相间,排字参差不齐,且同一版框本无错动迹象,而界格内释文则有错动叠印与否之别,非逐格分次刷印释文  相似文献   

7.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毛氏汲古阁刊《中州集》十卷,首一卷,附《中州乐府》一卷,二十册,半叶八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下方题“汲古阁”三字。然此本并非汲古阁初印本。扉页题“萃古斋藏板”,且钤长方朱印:“虎邱太子马头萃古斋书坊发兑印”,可知汲古阁所镌《中州集》板片后归于苏州书商钱听默的萃古斋,而重新刷印发行,用纸较为粗劣,与汲古阁印本不同。  相似文献   

8.
甲申仲夏,苏州博物馆在对一批碑帖作抢救性整理时,在三种原拓经折装本后发现有清潘祖荫的亲书跋尾考证文字,此三种分别为《古义士伯夷叔齐二公碑并序》、《宋故朝议大夫致仕赠光禄大夫黄公神道碑铭》和《唐白鹿泉神君祠碑》。查阅《滂喜斋丛书》中的《京畿金石考》二卷、《吴郡金石目》一卷、《宝铁斋金石文跋尾》三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为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是现代中国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为了深切缅怀叶老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我和魏国栋、吕达同志在2000年11月26日出席了叶圣陶纪念馆新馆开馆仪式  相似文献   

10.
此为有清第一次敕修圣训,不但为<太宗圣训>中最早之本而已.纂修诸臣其名见于册首、未破碎可辨认者有:黄机、曹本荣、左敬祖、方拱乾诸人.<国史·黄机传>:  相似文献   

11.
胡昌平、邱均平编著的、被列为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科技文献学》一书,于1991年7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科技文献学》课程教育已步入新的轨道。 该书分为三大编,共12章95节计54万多字。  相似文献   

12.
《文献学导论》一书有三个特色 :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知识于一体 ;文献学基础理论与文献实用知识相结合 ;文献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幽恨集>是已经写样但未能刊刻的清稿本.作者朱又贞,浙江嘉善人,其夫张我朴为清初顺治丁酉科场案发后被斩首的七位顺天闱分房考官之一.<幽恨集>中诗篇多是在其夫遭难,朱氏只身被羁押的半年间所作,排列次第大致以作诗时间为先后.朱又贞在被孤身流放至贬所的第二年初含恨而逝.其遗稿为同行难友丁澎自贬所携归,然终未能付梓,以致辗转流落于浙中达三百年,20世纪60年代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庋藏.  相似文献   

14.
创办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左翼文学期刊,是天津左翼文学的主要阵地,但迄今为止缺乏有效的发掘和整理。本文意在通过对《星星》、《夜鹰》、《南中学生》、《当代文学》等十余种天津左翼文学期刊的梳理与论述,总结其文献学价值,为更为系统的天津左翼文学研究提供文献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写完《孽缘千里》,我几乎不能自己。人,谁个不是一粒树籽儿,任风吹送?谁个不像古城墙墙缝儿里的枝条,巴上一星儿土就扎根,就歪歪扭扭地努力向上长,往高里长? 据考证,笔者那个姓氏的宗祖故地在遥远的中亚,三千年前不知让什么风给吹到了咸阳,被赐了个汉人的毕姓,就在渭河两岸撒籽儿长树。又不知什么风刮得这儿一撮儿那儿一堆儿,寥若残星  相似文献   

16.
这是我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写的关于鲁迅的部分。这本教材名义上由我主编,实际却是集体的共同劳动,只有这一部分,才是我个人执笔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现代文学史》受到批判,原稿不幸丢失。其中上册——从“五四”到“左联”——曾印成讨论稿,有少数流传在外,鲁迅的章节头尾完整,幸存下来,劫余灰烬,一九七二年有位在出版社工作的熟人,主张将它印成单  相似文献   

17.
<藏书纪事诗>7卷,清叶昌炽撰. 叶昌炽(1847-1917年)字鞠裳,晚号缘裻庐主人,江苏苏州人.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举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并兼国史馆、会典馆两职.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出任甘肃学政,升授五品翰林院侍讲.当时发现敦煌遗书,叶氏曾建议藩台将遗书及有关文物运到省城保管,未被采纳,致使大批文物流散于国外.后叶氏倦意官场,称病归乡里,著述终老.  相似文献   

18.
《辩学遗牍》,明天学初函本,十行二十二字无栏,四周双边。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辩学遗牍》(以下称《遗牍》)由两部分组成:前编是利玛窦与虞淳熙往还书信,即:《虞德园铨部与利西泰先生书》(以下称《虞书》)及《利先生复虞铨部书》(以下称《利书》),二氏辩论天佛二教事;后编是旧题《利先生复莲池大和尚竹窗天说四端》(以下称《复》)。此《复》录一端《天说》,有一段辩驳,凡四节。书末有李之藻跋。虞淳熙是佞佛的名士,自号德园居士,在士林中很有影响,晚年归隐。他做过吏部稽勋司郎中,故人称虞铨部。利玛窦《天主  相似文献   

19.
英国《文献学杂志》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文献学杂志》评析冀红梅,林丽莹,薛美华Abstract:612articles.4487citationsand682authospfthe"JournalofDocumentarion"(1983-1992)areanalyzedwithar...  相似文献   

20.
《楚辞》学历代居于相当突出的"显学"的位置,而且研究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初期。但是,传统的学术研究总是跳不出"义理"、"音义"、"考据"三个模式。毫无疑义,这三个模式确是传统学术研究的结晶,仍然是我们今天研究《楚辞》文献乃至研究我国一切历史文献的"基本功"。然而就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言,传统的《楚辞》学始终禁锢在封建专制思想的"经学"牢笼里,二千多年来,这门古老的学问,举步维艰,进展迟缓。本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给传统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楚辞》学的研究领域开始向相关的学科拓展,因此才有长足的进步。自建国以后,《楚辞》学始终是一个颇受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楚辞》以及带"楚"字的相关学科的研究,高潮叠涌,成果纷呈,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