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同时,也时常听到学生埋怨自己的老师“不懂他们的心”。这说明师生之间难以沟通,有隔阂,用时髦的话来说,那就是有“代沟”。代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且撇开学生的方面不谈,单从教师这方面去找原因,主要是教师教育观念没有更新,教学水平不高,工作方法陈旧所造成的。那如何消除师生之间的“代沟”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四解”。一、了解。好的教师无不注重了解学生,“了解”是师生相互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诊治“代沟”病症必不可少的一环。要了解学生,了解什…  相似文献   

2.
一、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 所谓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知识准备状态,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样学。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贴近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 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需要  相似文献   

3.
龚德明 《江西教育》2001,(11):17-18
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大多数教师,都格外注重如何使自己成为学生课堂上的“良师”,而在怎样与学生相处与交往,如何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益友”方面,却有所忽视,或不屑一顾,或时时以一个说教者、教育者训人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然而,素质教育却呼唤着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成为学生课堂上的“良师”的同时,也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益友”。那么,教师怎样做学生生活中的“益友”呢本文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一、尊重学生隐私,并为他…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萃》2001,(9):169
胡超(湖北大学行政管理系):代沟是上下代在生活、工作、学习、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差距。认识到代沟的存在,是人对自我与社会其他成员间关系认识的飞跃,而缩小代沟是获得社会新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解决社会上矛盾的参考方法。但如果期望通过社会进步和人们的思想发展来填平这个沟壑,我以为是不可能的。生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或多或少地会存在着心理差距。想填平代沟其实就是想否定不同的社会存在。正如我们很难想象父辈们那种“今天用今天的钱,甚至昨天的钱”的存钱消费模式一样,他们也很难理我们敢于把明天的钱拿来用的“超前消费”模式。难道因为不同的消费观念,就去指责父辈保守,或为了避免两代人的冲突而勉强自己与父母保持一致?代沟既然存在,何必非要把它填平不可?填平它就意味着代沟的一方将精疲力竭,而另一方则因为失去自我而痛苦不已。在代沟问题上,架座“桥梁”要比“填平”的想法更有意义。只有差别,没有代沟  相似文献   

5.
“当光照比较弱的时候,请大家想想叶绿体应以怎样的形态接受光照?”学生纷纷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然后,我请回答正确的同学,用自己的身体代表叶绿体,来演示光照比较弱时叶绿体接受光照的形态。“那么当光照比较强时候,又是怎样的呢?”我的话音刚落,突然教室里爆发出学生的大笑声。我不知其然,以为自己出了什么错,正当迷茫时,眼前一道亮光闪过,才知道是有学生用镜子把光反射到我身上,引起同学们的爆笑。“是谁?给我站起来!”我强压住怒火叫道。可没有人承认,大家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真想把他揪出来,施出教师的威严,让他自食其果。教室里是骚动后出奇的安静……  相似文献   

6.
一、高效策略招招妙 学生写,教师改.这是目前的普遍做法.通常是学生“奉命作文”,教师改得“满篇通红”,可学生除了瞥一眼等级,没几个会认真看教师的批语.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大家总说“代沟”,老师与小学生根本就是二代人、三代人,存在代沟实在是在所难免.坦率地说,学生的情感流露、思想表达似乎很难得到共鸣,绝大多数教师在意的是语言与技巧表达.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浙江省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为了使技能课的授课教师认识自己所任教班级的每位学生,每年都要进行“教师认学生”的“考试”活动。看后不禁有些心虚,想想自己上课时的“惨状”:问题提得兴致勃勃,学生小手举得积极主动,我却叫不出名字,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但依靠自己掌握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国教育先锋心理服务”网站为教师提供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笔者最喜欢的栏目“班主任心理工作手册”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很有帮助。学生的心理值得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关注,而这两方面相关的内容您都可以在“学生心理在线”网站找到。“轻松一刻”使您放下心中的负担;“中小学心理”帮您掌握处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技巧;“教师心理”帮您正确审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家长心理”体现了“教育孩子,也是…  相似文献   

9.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写的能力也可以说成为改的能力。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主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教师评改作文固然有帮助学生写好一篇篇文章的作用,可是归根结底是在教学生学会修改文章。如果说写前的种种指导重在“应当怎样写”,而评改就重在“不应当怎样写”;指导重在“怎样写好”,评改就重在“怎样改好”。修改文章是艰难的,培养修改能力自然也不容易。写作能力的诸因素,也都是修改能力的因素。写和改的心理与操作方式不同,二者都统一在写作规律规范上。学生写得好的地方,他们自己一般不会不明白,而他们发现自己的毛病却不容易。教师评改作文为的是长善救失,而救失是主要的,耐心、细致、不辞劳苦地全面修改,那么学生修改文章的良好心理、习惯就不难养成,修改操作也就不难学会了。  相似文献   

10.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11,(23):5-5
许多家长爱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对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是非常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家长不要以为孩子没思想,其实孩子的思想活动比成年人丰富得多,他随时都有疑问产生,有新奇的想法要说出来。家长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减少因“代沟”而产生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数学差生”在教师提问时 ,常常是耷拉着脑袋 ,沉默不语 ,他们生怕提问到自己 ,生怕答不上问题而丢人现眼。在具体教学中 ,能不能施行一些帮助“数学差生”答问的方法呢 ?笔者以为 ,下面三个策略可以调动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提高答问能力。一、先讨论后答问的策略“数学差生”怯于回答教师的问题 ,多数情况是他们对问题的内容不甚了解 ,或不知从何处想起 ,怎样表述。若教师意在提问“数学差生” ,宜先组织学生围绕所提的问题进行一番讨论 ,让“数学差生”听听别的同学的发言 ,把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弄清楚 ;想想别的同学是怎样表述的 ,调整自…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十分迅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明显感觉到与学生的代沟,个别学生甚至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产生心理闭锁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爱开启学生的心门”。“没有真挚的师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性格迥异的人,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呵护,...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上,教师为了更好地“教”,也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往往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过程中,却对学生的心理关注不够。实际上,学生的学习除了认知需要外。更多靠的是自己的情感、意志、态度来进行,他们有自己的心理需求。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关注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从关注学生的“想、说、问”做起。  相似文献   

14.
王振兴 《课外阅读》2011,(12):129-129
在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茶的今天,“尊重学生”这个词语我想广大教师朋友们一定不陌生。但如果请大家仔细地想想,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做到“尊重学生”的呢?您有没有跟在别人的身后人云亦云地只是说说而已了呢?笔者在这里权且举几个小例子,做为自己对“尊重学生”的理解,也供大家品评,亦不知是否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5.
汪宁 《文教资料》2007,(13):162-163
经常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抱怨课堂上有学生不认真听讲或根本不听讲,也常有学生反映某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懂或不愿听某老师的课。通常情况下,得到信息反馈的绝大多数家长和班主任老师总是很有耐心地甚至是不厌其烦地做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或劝说这部分学生要“适应老师”。其实,作为教师,特别是常有怨言的教师,我们自己是否应该想想为什么有学生不好好听、或是不愿意听我们某些老师的课?为什么学生不欢迎自己?单纯是学生的问题吗?笔者认为,固然学生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但不应简单地归结为学生的问题而片面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也应该或更主要的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来分析寻找原因。笔者以为,更主要的应该是提高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业务水平,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进而努力成为一代“名师”。  相似文献   

16.
师生之间是一对统一的矛盾体。教师(教练员)都热情地希望自己的学生(运动员)在自己的指导下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具有优异的成绩,而每位学生也都渴望自己能出类拔萃,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方向统一的方面;而教师总是按自己的思想和方法管理、指导学生,当然这其中包括正确的和不正确的,而学生总是想按自己的方式和思维去学习和训练。因此,在心理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心理距离”,过大的心理距离会影响教师计划的实施和学生的成长,然而过密的心理距离也会失去教师的尊严和威信。那么,如何把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调整为最佳状态呢?经过多年的教学、训练工作,在这里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日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在抱怨:“课上我讲得够清楚了,学生也听得很明白呀,可我就是搞不懂,为什么等到来真格的时候,学生却一塌糊涂了?”问题虽然可能有点夸大,但却反映出一种现象:课堂上,教师自认为讲清了,学生也自以为听懂了,但由于某种原因,“正确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并没有真正形成,当然更谈不上用其来解决问题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一、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科的学习都…  相似文献   

18.
孙尊志 《现代语文》2011,(10):91-91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圣地,老师应该在这块舞台上点亮自己,照亮每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但是,很多老师感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不如以前的学生听话,课堂上不少学生或交头接耳,或无所事事,或埋头大睡。究其原因,师生之间存在“代沟”是正常的,但老师们不妨也反思一下,用什么方法能打动学生,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怎样能让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评定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吴锡改一、教师评定对学生的心理效应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权威人物”,“是儿童心目中最神圣的偶象”(黑格尔语)。学生都有向师性,都渴望能从教师那里获得指导信息,了解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和期望。教师对学生的评定,无论是结论,还是方式都...  相似文献   

20.
对高一学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一开始也确是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使学生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怎样指导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