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运超 《文教资料》2012,(28):194-196
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和加强灾害教育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生存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加强灾害教育的五项策略,即:立足教材和课堂教学,寻求灾害教育的切入点;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灾害教育效果;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灾害教育更有效;构建校本教学评价方式,引领灾害教育的开展;提高教师减灾防灾的素养,实现灾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三生教育"与英语教学的关系为基础,采用初中英语部分教材内容为例,简要阐述了英语教学中"三生教育"渗透的一些具体实例,从而把"三生教育"更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3.
前一段时间,本市一所学校一位初三学生因一点小事想不开,竟然跳搂自杀。16岁的花季少年就这样走了,在哀叹他对生命的草率和不负责任的同时,身为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陈天容 《教师》2015,(9):12
三生教育,是学校进行德育的概念,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如何将“三生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分析“三生教育”的特点,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提出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正>客观地说,在近些年,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越来越强,只知享受,不知给予;只知爱自己,不知关心别人。面对着一件件发生在青少年间的幼稚而又血淋淋的惨剧,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共鸣。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生存、生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尊重生命、真爱生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堂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  相似文献   

7.
<正>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语文课堂是一个很好的渗透三生教育的舞台,在教学中,我把语文课堂资源同三生教育相结合,作了如下探索。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在洛杉矶地震中,一位父亲跑到儿子的学校,在废墟上不停挖掘,38小时后,父亲终于救出儿子的感人故事。通过课文教学,孩子们体会到了父亲的力量,会让孩子坚定和勇敢;父亲的力量,会让孩子产生信赖  相似文献   

8.
在灾害损失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在"和平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培养公民的灾害意识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生又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所  相似文献   

9.
“三生教育”是学校德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既是具体组织实施者,又是引导者和研究者,必须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活动中渗透“三生教育”,让它体现在学生的每一项生活和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渗透“人均意识”教育,以国情优势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以国情劣势激发学生的忧国之心,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怎样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均意识”呢? 在讲授《我国的国土和人民》时,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我国领土东西相距大约5200公里,南北纵跨大约5500公里,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为四个日本,仅次于苏联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在讲授《辽阔的海域》、《丰富的资源》、《东北的林海》等课时,告诉学生,从资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江河众多,流域在1090平方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培养目标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在关注青少年学生现实世界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当前,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初中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社会经验少,可塑性强,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而地理教学本身的诸多特点,促使它在实施环境教育中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出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体会□招永东/江苏省宝应县汜水高级中学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  相似文献   

13.
14.
《考试周刊》2019,(78):148-149
"三生教育"主要包括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安全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活习惯教育,等等。不但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生物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从而树立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观念。另外,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可以了解许多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对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正确生活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接踵而至。面对社会的挑战,语文教学模式也在推陈出新。我校正在进行三生教育课题研究,自己认为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对三生教育理念进行渗透。明确目标、针对实际、把握时机、营造氛围,适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也不乏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相似文献   

16.
周丹 《中学教学参考》2014,(19):127-127
<正>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优良品质。通过乡土地理教育的渗透,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加具体、形象的感悟。高中地理学科具有抽象性、复杂性、间接性强等特点,给学生的地理学习带来很大的难度。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从学生熟悉的乡土环境中寻找高中地理教学素材,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在高中地理  相似文献   

17.
赵建 《贵州教育》2014,(10):39-4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生物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不仅符合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还能在进一步增强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个体生命体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小学地理既是一门文化知识课,又是一门思想教育课,利用地理教育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自然渗透,以收到既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又从中接受美德教育的双重效果。 地理教学要充分运用地图、插图,使学生在学习阅图知识的同时了解国情,从而培养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感情,例如教学我国的地形特征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我国的地形图,使学生了解我国五种地形(平原、山地、盆地、丘陵、高原)齐全,还有辽阔的海域,地势西高东低,适宜种植各种植物,具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从具体图像中,学生感知了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初步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但从地图下也可以看到高原、山地、丘陵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西北、西南都在一二级地势范围内,这些地区受旱涝、寒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另外,还有许多自然资源没有能得到开发利用,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学生明确这些知识后,教师顺势引导,教育学生整治土地、抗灾减灾和未来的开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而完成这一课题是历史赋予我们这  相似文献   

19.
<正>情感是沟通师生的纽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桥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用积极的情感去叩开学生心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水乳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地理教学成为学生真正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一、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  相似文献   

20.
加强师范学校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从加强地理环境教育的开放性;增强地理环境教育的活动性等方面进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环境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当代师范生是未来社会的教育者,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实现未来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切实加强师范学校的环境教育,这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时代对新世纪师范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