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近20多年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有关投入日益加大。本文对目前国际上若干重要的艾滋病研究基金进行了总结分析。从这些基金的资助额度、资助方式、资助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国际上艾滋病研究发展态势,以期为我国艾滋病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低、贫困发生率高,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甘肃省民族地区保证社会稳定和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临夏县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出发,指出了制约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健康危机和粮食安全等问题通常会超越国家间的地理边界,是典型的全球性挑战。随着不同挑战的日益加剧,设立全球科学研究基金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和加强伙伴关系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是我国“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完善科技创新体制的重要举措。为推进这一举措落实,本文在分析主要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盟针对全球挑战的科研基金资助经验和广泛调研研讨的基础上,从人才项目、研究项目和大科学装置项目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未来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的建议,并探讨了相应的遴选、评估和管理机制,以期促进我国科研资助体系的创新发展,逐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挑战研究中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甘肃省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挖掘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科研经费问题,培养能承担国家级项目的科技人才,甘肃省设立了杰出青年基金和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通过分析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杰出青年基金和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的管理工作。研究结果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西南林学院校级科研基金发展不同阶段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如何提高学校科研基金效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50万,今年全世界有5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发现、培养、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推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1-3]。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往往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对科学前沿发展具有导向作用[4]。在以往的研究中,为了发现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一些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从参合、基金筹集与使用、费用与负担、受益程度、基金运行综合效果等方面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入全面推广时期基金运行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9.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柱  梁雨华 《软科学》2005,19(5):89-93
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与阐释,提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基础研究———系统分析———目标策略———深化研究”的研究框架,最后利用该研究框架对甘肃省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姜春林 《情报科学》2003,21(3):324-327
基于CSSCI(1998年)提供的数据,考察了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甘肃省论文总量在全国处于劣势;省内优势学科不是必然的国内优势学科;省内弱势学科在全国可能是强势学科;学术期刊整体影响力较弱。提出了提高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总体研究水平和国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之一。基于Between-groups Linkage分类法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本文确定了甘肃经济发展的4个类型区,发现了各类型区具有的特殊空间经济特征。这是缩小甘肃省域经济差异、制定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的基础支撑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甘肃省陇西县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典型代表,她的发展面临两对基本矛盾和两难选择.一是农业社会发展阶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矛盾,二是社会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与之相对应必然存在两难选择(既要发展经济,同时又要保护环境).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两大矛盾,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陇西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研究了切合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典型区--陇西县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向规模产业转化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一个关键点,对于切实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江苏省在全国率先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已有八个年头,文章阐述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设立背景、经验做法、实施成效,并对政府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侧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思锋  王立剑  张文学 《预测》2010,29(2):37-41,57
为了揭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相关关系,本文首先运用微分方程理论描述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在离散状态下,构建了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模型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预测模型,并结合陕西省生育政策及相关数据资料,在低出生率方案和高出生率方案下,对2007~2050年陕西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及缺口进行了数值模拟与比较研究.研究发现,高出生率方案下测算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小于低出生率方案的测算结果,两者累计相差375.5366亿元.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将通过“工业强省”战略来推动工业发展,以此实现其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而制造业作为工业的核心,其发展水平决定着工业化发展的程度。本文基于甘肃省制造业现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考察。结果显示,甘肃省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传统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出现分化,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仍未凸现出来,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虽然已经具备了实现社会跨越发展的政策机遇和基础条件,但仍然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基础保障能力弱、贫困人口多等一系列难点问题.推进甘肃省社会跨越发展,必须立足省情,明确社会跨越发展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社会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方式创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三个安全网”建设,以三大集中连片特困片区为重点分类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高社会跨越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公路设施的合理配置是促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基于甘肃省公路设施的地区需求和地形复杂度对公路建设投资成本的影响,分析甘肃省公路建设的均等化配置问题,结果表明公路设施在省域腹地的密度高,而在边远地区低,而按人口、经济产值平均和地均的分布趋势则相反.未来的公路设施配置不应谋求公路空间通行能力的均等化,而应在投资约束下实现公路设施对社会经济服务的均等化.现阶段人口密度较高的黄土丘陵地区应是甘肃改善公路设施的优先地区.  相似文献   

18.
纪丽珍 《现代情报》2010,30(11):85-87,92
基于对甘肃省7所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找出6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主要从规范化和政策连贯性、服务方式多样化、咨询馆员与教师、专家合作、支持参考源建设与优化整合、扩大协作范围以及服务质量监控六个方面建立健全甘肃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赵雪雁 《资源科学》2007,29(5):50-56
人文因子是引起草地退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全面系统地进行了甘肃省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影响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可归纳为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和牧业结构调整因子等3个因子;②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与草地退化呈正相关,牧业结构调整因子与草地退化呈负相关;③牧业结构调整因子对草地退化的减弱作用远低于牧民家庭支出因子、载畜因子对其的加速作用。其中,牧民家庭支出因子每提高一个单位,草地沙化面积、固定沙丘面积、流动沙丘面积、沙化率分别增加0.869、0.765、0.809、0.883个单位;载畜因子每提高一个单位,上述指标分别增加0.362、0.574、0.301、0.304个单位;而牧业结构调整因子每提高一个单位,上述指标仅分别降低0.160、0.237、0.248、0.111个单位;④遏制草地退化的关键在于拓宽牧民收入渠道,提高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西部山区农民的生活主要依赖农业生产用地。人们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利用超过其适宜承载能力将导致生产潜力下降、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本研究以甘肃南部山区26县为例,从土地人口容载率的角度来评估其农业生产用地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土地人口容载率定义为实际供养人口与适宜供养人口之比。土地实际供养人口是由其净初级生产力的经济产值来确定;土地适宜供养人口包括:耕地、林地生产实际所需劳动力的可抚养人口和牧草地的适宜供养人口。考虑山区的特殊性,用地形复杂度校正系数来修正耕地、林地生产实际所需的劳动力。结合前人对草地适宜载畜量的研究和纯牧业县玛曲的现状,推算草地单位面积适宜承载人口为0.026人/hm2。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农业生产用地的人口容载率为0.89,处于可持续发展的临界状态。鉴于人口增长、非农用地逐渐扩张的事实,该区域农业生产用地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开拓思路、多方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