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超短接触反应器基础研究和过程强化"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程易身上有着许多鲜明的标签:从本科时的清华代表队到工作后的清华教工足球队,他一直是主力成员;他和学生如同朋友,无论是本科生还是自己指导的博士生;他低调务实,采访中总是"跑题",一不留神便开始讲述其他老师的成绩、成果有多好。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在同学印象中"最不可能成为大学教授"的人,在多  相似文献   

2.
<正>出于对梅贻琦、王国维、黄万里等教授人品、学问的崇拜,我心中对清华大学一直十分向往,从东南大学退休后我应聘到这里任教,转眼第五年了。对清华讲堂的"敬畏",对清华学生感到"震撼"和"自愧不如",对清华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越来越深刻的体验,对清华园如东南大学般的钟情,刻下我这段人生的轨迹。一首先说说清华的学生。夫子曰:后生可畏。清华的后生尤可畏。来清华前,我是东南大学还算著名的教授,得  相似文献   

3.
<正>清华附小召开了"整合课程,改造课堂,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1+X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阶段汇报会"。清华附小作为"国家级课程教材改革试验项目试点学校",开展了课程的校本化研究,本次阶段汇报会展示了清华附小课程、课堂改革后焕然一新的面貌。清华附小基于我国现行小学课程现状,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和"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  相似文献   

4.
柯进 《教师博览》2007,(11):14-16
由于三进两出北大、清华,四川考生张非被媒体视作"史上最牛高考钉子户"和"考霸";由于两度退学与网瘾之间的一段特殊关系史,以及今年高考再进清华的"神奇",张非又成了被众多媒体不断追逐的"奇才"。然而,对于张非来说,可以带走的,是二进清华深造的难得机遇;带不走的,却是发生在他身后令人深思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全美"最著名的广播电视记者",他被称作新闻"巨人",他用"华莱士式提问"塑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4月8日这一天,他停止了向世界发问。迈克·华莱士在93岁时停止向世界发问。过去半个世纪里,他的名字一度让骗子和流氓头疼。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2,(2):29
新闻回放:从2010年年底开始,高校招生联盟"北约""华约"的出现,高校招生成为学生家长的议论焦点,各种议论和看法纷纭。为了节约成本和争夺好生源,高校招生形成了以"清华联盟"为代表的"华约",即包括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组成的"七  相似文献   

7.
钱丽娟 《文教资料》2008,(10):101-102,77
央视网站"电视批判"栏目中有一辑是<大学生谈电视·清华篇>精华辑录.当讨论到"新闻价值"问题时,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尹鸿教授说:"新闻最核心的不是收视率,新闻最核心的价值一定是促进人了解自我生存的世界,认识我们生活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帮助我们在生活当中作出正确抉择和判断."由此我想,新闻的价值是这样,我们德育课教育的价值不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8.
黄艾禾 《课外阅读》2011,(16):30-31
在清华当校长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清华的教授太"牛"。在中国,"教授治校"制度最早由蔡元培提出,而真正得到圆满贯彻却是在清华。在1922年曹云祥当校长之前,清华的学生们在1918年到1921年间,赶跑了三位校长——张煜全、罗忠诒和金邦正,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的"女儿立场",从整体上表现为小说中所塑造的男人形象都是恶浊的"泥做的骨肉",女儿形象都是清纯的"水做的骨肉";从个体上看即便如贾宝玉这样的"男人形象",他的"善与美"也正体现在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男人",而是一个"女性化的男人";而如王熙凤这样的女性形象,她的"恶与丑"也正体现在她不是一个"完全的女人",而是一个"男人化的女人"。这种"女儿立场",正体现了作家对传统观念的反叛和独特之思。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的学生运动特别活跃,学生们经常干的一个事儿就是驱赶校长,清华大学的校长因此当得很狼狈。然而,梅贻琦在清华做了17年校长,任何时期,清华学生喊出的口号都是"拥护梅校长"。梅贻琦受到清华师生如此崇敬,当然与他确立的"教授治校"的清华传统有关。在清华,做一个好教授永远是最神气的,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还说:我这个大学校长是帮教授搬凳子的。不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享有"盖世奇才""教授中的教授""太老师"等赞誉,是不折不扣的一代大师。没有文凭的清华导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的教师职称中有一个特殊的称号:导师。它的含义大概有下列几条:第一,他们的主要职责不是"教",而是"导";第二,他们的教学对象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于我我的高考语文考了148分,学弟学妹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你是不是很爱读书",也不是"你是不是很爱写作",而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似乎任何学科只要和考试扯上关系,都会走向应试;而对于这个学科的佼佼者,人们普遍的第一反应也不是他有天赋或者他有素养,而是他一定做了异常多的习题,接受了异常多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尹颖尧  王斌 《大学生》2014,(9):26-27
正把清华大学两大团体——体育队和艺术团统统收入自己的囊中。这一点就足已让韩天成为清华人眼中的"大神",因为体育队和艺术团分别代表着清华体育和文艺的最高水准,同时加入其中的清华学子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4.
<正>陶行知先生提出"爱满天下,教育为公"的办学理念,他认为教育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而是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教师最大的成功和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如果教育造出了"假恶丑的活人",那不但是学生的失败,更是教育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回放象征着清华最高荣誉的2014本科生特等奖奖学金答辩会在清华大学上演,一名大四学生展示的成绩单震惊四座,赢得一阵掌声——20门学科,除了1门98分、4门99分之外,其他学科都是满分。成绩单被传到网上后引起轰动,网友们纷纷膜拜,称这位大四学生是"清华学神"。这名大四学生叫韩衍隽,潜山县人,是2011年安徽省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给他这样的评价:"衍隽已经超出了迄今为止我对斯坦福大学里最优秀的高年级博士生的预期。"  相似文献   

16.
正朋友家读高中的儿子踌躇满志,再过几个月他将进入美国一所名校读大学。当前,越来越多学生高中毕业后选择出国读书,北大、清华也很难留住他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人才的"掐尖",已经提前到了高中阶段。  相似文献   

17.
范泓 《语文新圃》2008,(10):15-16
梅贻琦这个名字是与清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在于他是历任清华大学校长中任职最久的一位,也是奠定"清华校风"成效最卓著的人之一.清华著名校训来自蔡元培,但真正能够将之充分发挥者则是梅贻琦.梅氏说过的那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至今为学界所激赏和推崇.而梅氏一生身体力行,形成办学的特殊风格,"造就清华校史上名家辈出的黄金时代",被认为是近代华人世界极重要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8.
慢吞吞王国     
<正>奇奇是家里的"慢吞吞小子",是因为他起床的时候慢吞吞、吃饭的时候慢吞吞、写作业的时候慢吞吞……总之,不是自己喜欢的事,奇奇都会慢吞吞的。  相似文献   

19.
童言无忌     
正不是"山",是"树"在多多两岁半的时候,有一次在姥姥家里,他好奇地指着一盆花问我:"妈妈,这是什么花?"我说:"红豆杉。"多多立刻反驳说:"妈妈,不是‘山’,是‘树’。"两个"山"在一起真高多多3周岁多一点,开始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有一次,在我给他讲故事时,他突然指着一个"出"字好奇又兴奋地问:"妈妈,这两个‘山’字怎么在一起?好高呀!"晋城凤鸣幼儿园小五班史辰昊妈妈郝燕强电视坏了这天,少儿频道放完《熊出没》之后,紧接着是一部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是一位伟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和极有个性的新闻记者。他在长期的新闻写作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新闻写作风格,被称为"海明威式的新闻"或"反式新闻",他的行文反映了他当时摆脱传统新闻写作的套路,大胆运用文学技巧,敢于展示个性及他追求写作效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