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卓庆东 《广西教育》2009,(28):17-18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在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有意识地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机会,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以及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主体性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张彬 《双语学习》2007,(8M):72-73
主体性教学是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的教学。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是在教师严格控制下学生被动完成教师一个个指令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上的自主权要比学生自主权大得多。贯彻主体性教育思想,核心就是改革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新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确把握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发挥师生主体性的前提。创设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和着眼于发挥师生主体性的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上三个方面是发挥师生主体性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清岩 《吉林教育》2008,(15):77-78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师生互动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基本途径。如何在课堂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实施主体性教学,笔者在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课题研究中作了一些探索。下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具有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出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因为,能力是在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结合社会课课堂教学“四步式”的结构,在社会教学中我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指导主体参与学习的方法,创设主体参与的机会,组织主体参与的活动和实践四个环节来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社会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课堂开展数学主体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较普遍地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充分地发展。面对当前教育弊端,教育领域提出“主体性教学”的口号。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组织成一个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主体性学习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包办一切,应把学习的时空让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切教育活动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样,可以大大激活学生的内源动力,最大限度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陛,主要的方法与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优化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知道,教与学的活动通常是通过教科书和师生双方交流信息来进行的,这主要借助课堂教学的形式在同一时间、空间及同一情境中互动而完成。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主体陛的根本渠道,因而课堂教学实践要凸现以下几个观念:在学生观上,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在师生关系上,提倡尊师、爱生、民主和谐,课堂教与学的主线是师生互动;在教与学的方法上,主张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在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合作与情感的融洽下,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内化;在教学评价及价值观上,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12.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或合作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深层的情感体验,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要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就应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摆在广大教师面前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主体性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内在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全面地发展。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主要阵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社会课中实现主体性教学呢?笔通过实践,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主体性教学,使学生在主动的自我学习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要改变语文教学过分地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主动探索,因而导致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高的状况,必须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兴趣为切入点,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让学生乐学、好学、主动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以发展其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学活动组成的三要素之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都是结合和紧扣学生主体学习实际和特性来开展和实施的。初中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与其他阶段的学习群体相比,在学习的积极性、思考的方法性以及情感的发展性等方面,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初中生在阶段性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积淀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经验和技能,并对未知事物或现象的求知探索情感更为强烈,这对于初中生主体特性的有效展现,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本人现根据教学实践,对初中生自主探知、能动探究、创新求异等主体特性的培养,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行为(目的)是由一组主体(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人)对另一组主体(很少情况下是一个人)实施的,前者称为教师,后者称为学生。”教师主体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流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不过,这里所说的教师的教学主体性是“隐性的”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