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儿童来说,数学是今后了解世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工具。但儿童并不是生来具有这种理念,他们最初是为了了解周围的世界,以自己的眼光来学数学的。可以这样说,儿童一生下来就生活在数学的氛围中,以前我们的教学似乎轻视这一点了,儿童因为生活而了解数学,而不是因为数学而生活。因此,教师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炼数学,从儿童的世界里寻找数学的共鸣点。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  相似文献   

2.
儿童是生长的,儿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也在螺旋上升过程之中不断地生长着。当我们用"生长"的理念去观照儿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成长历程,引领儿童参与经验的原点缕析、践行体验、探究积累、反省提升和综合应用的过程,数学将展现出更"温情"的一面,儿童在生长过程中才能够获得经验的启迪、素养的滋润和生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教材内容蕴涵深刻的数学思想,在不同数学思想观照下,教师会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以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引领"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体现不同的认知方式,探索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在抽象思想观照下,借助分数、小数之间的关联,由生活实际模型走向抽象图形、进而回归到抽象的小数意义。在推理思想观照下,以计数器为媒介,以"十进制"为基础,经历"猜想——验证"过程,初步认识小数。  相似文献   

4.
"有深度"的数学教学不仅指"数学深度",而且包括"儿童深度"和"教学深度"。数学丰蕴的思想方法和儿童数学生命的生长呼唤"有深度"的数学教学。在儿童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领儿童探究数学知识核心,掌握知识本质,领悟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申。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教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如悬置——对教学经验或理论的存而不论、数学的本质探原、返回儿童的生活世界、消解师生主客二分的本质直观等等),而是一种“儿童数学”的现象学精神——回归儿童的“生命·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6.
"尊重儿童"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尊重儿童的活动经验开始,以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为重点,以尊重儿童的学习差异为核心。"尊重儿童"的数学教学就是要走近儿童、读懂儿童,在儿童经历数学"再创造"的过程中,推动儿童的思维进程,建立儿童个人生活经历与数学理解的整合,实现数学教育的生命对话。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让数学教学回归教育的本体——儿童,关注儿童的生活,追求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儿童数学"重新赋予数学、数学教学应有的魅力,它基于儿童生活,在儿童的生活中,引领儿童的生活;它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从自我经验出发,在活动中自主建构,进而理解数学本质,同时达到儿童本质力量的全面解放与舒展!  相似文献   

8.
"童心数学"从儿童数学学习的原点出发,主张从数学教材、儿童的数学活动和学习方式出发,对数学教学进行实践建构.实践中,用"发现的乐趣"引领儿童,用"活动的乐趣"引诱儿童,用"数学的乐趣"引渡儿童,实现儿童数学素养与生命生长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促进儿童生命的生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数学的"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展开"自主建模""意义建模"和"方法建模"。通过"情境建模",让数学焕发无穷的魅力,引领学生数学生命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10.
所谓真正的数学生活,是指学生在经过良好的数学教育之后,将数学和生活无间性地融合起来。既实现数学的生活化,又达成生活的数学化。将数学的学习、理解、运用、体验视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视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生活视为数学的多样化与智慧化的演绎。真正拥有"数学生活"的人,就会获得一种智慧的数学眼光,甚至一种数学哲学。在小学阶段,在儿童的心中播下一颗"数学生活"的种子,具有重大的生命旨趣。毕竟融入生命血液的活  相似文献   

11.
"生活化"和"数学化"的问题不仅是生活和数学的关系问题,也是数学学习中对儿童主体的认识问题。儿童的数学是生活与经验基础上的"数学化",要坚持儿童立场,在生活中学数学、在体悟中学数学、在做中学数学、在探索中学数学应成为儿童数学学习的基本形态。数学中的儿童是体验与探索活动中的成长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儿童是活动者与体悟者、探索者与创新者,更是成长者与成功者。  相似文献   

12.
所有的数学课,最本质的景象都是:一个教师,面对儿童教数学。儿童的数学现状更多地表现为具体的经验、直观的感受,所学知识的数学本质更多地表现为抽象的概念、理性的思想。因而,在"和谐数学"的教学主张看来,教师要做的便是让儿童和数学"相向而行,彼此相遇"——即在儿童的经验世界里努力挖掘能理解接受的抽象理性,而在数学的理性世界里努力找寻具体形象的表征方式。如此,教学基于儿童的经验旧知而又超越已有的经验旧知,"良好的数学教育"便自然形成。于是,在"认识百分数"的备课中,不免思考:百  相似文献   

13.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以儿童生活的逻辑观照“传统节日”教学,引导儿童用自己的性情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创造,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辨,才能让传统节日教学顺应生命成长的节律。  相似文献   

14.
当下,数学实验学习面临困境。具身认知理论倡导以"身体经验"认识世界,在数学实验中能积累丰富的身体经验,因此,提倡儿童数学实验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构建具身认知视野观照下的数学实验情境场、发生场和评价场,将成为数学实验学习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正>一、期待适合儿童的"数学教育"谈及儿童的"数学教育",不由会想起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后,儿童对数学还有几分惦记?他们能"看"到身边的数学吗?生活中,儿童怎么用数学解决问题?之所以会思考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的数学教育已经习惯于照本宣科、本本主义、割裂数学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还存在"过程与方法"可有可无,"情感与态度"形同虚设,"数学思想"无从感受,"数学活动经验"受到冷漠等太多无奈。这些无奈使儿童感到数学无趣,数学难  相似文献   

16.
当代有位教育家呼吁"今天的教育,哪里还有丁点儿理由不去解放儿童,并融入儿童的生命和生活,把儿童禁锢起来?基础教育应成为一种生活的教育."数学教育也应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全面解放儿童,给孩子们一个"活的世界",呈现给孩子一个鲜活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学有所趣,趣而乐学".  相似文献   

17.
<正>"亲和数学亲和学"一直是我的教学主张。所谓"亲和数学",一方面是指教师要以自身的亲和力、人格魅力,用真心与爱心营造出和谐、亲和的课堂学习氛围与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是指数学本身的亲和,这是"亲和数学"更重要的内涵。下面,我结合课例谈谈"亲和数学"课堂的"亲和"味。课堂是有生命的,是儿童成长的场所,一堂数学课是儿童生命的一次美妙拔节。那么,面对天真烂漫的儿  相似文献   

18.
正儿童探索的天性之中潜藏着数学的"创造",数学发展的过程与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高度相似。因此,笔者提出"儿童数学"的教学主张,其内涵是"数由童生,童由数长"。如何激发儿童对数学的好奇与探索,创造基于儿童生活的数学活动课程,促进儿童积极参与,提升儿童的数学素养是"儿童数学"教学主张所着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不断反思和改进数学教学。"认识1~5各数"的教学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课例。  相似文献   

19.
故事是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是儿童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与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文化息息相关。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机地将数学故事融入教学,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境"的支撑、"镜"的观照、"劲"的延续和"径"的指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快速形成和发展,继而从学故事逐步走向有故事。  相似文献   

20.
教学新理念催生了教学新常态。但无可否认,当下的儿童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儿童数学学习兴趣衰减,数学技能水平低劣,数学创新力缺失的现状。基于此,笔者提出"源本数学",主张从生命本源、知识起源和教学启源的视角来理解儿童、数学与教学。"源本数学"教学流淌着"数学味",充溢着"儿童味",孕育着"发展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