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它主要来自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理论。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毛入学率(指在校学生占18-22岁适龄青年的比例)在15%以下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至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则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按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它主要来自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理论。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毛入学率(指在校学生占18-22岁适龄青年的比例)在15%以下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至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则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口径统计,1998年世界适龄青年(18-22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为18.8%。目前,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平均为40.2%),发展中国家的毛入学率平均为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一个以农业立国、以农业兴国、以农业富国的国家。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今天美国的农业无疑是最发达、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的,已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高效率产业。正像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一开头提到的:“美国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其特点之一是生产效率高:仅占全国3.1%(1982年──引者注)的农业劳动者生产了供全国人口消费的廉价食物,并出口了占美国出口总收入将近20%的农产品。”①现代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现代科技的进步,更依赖于现代教育的进步。美国是世界上发展农业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其规…  相似文献   

4.
自学考试的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如果高等教育只能为15%以下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它就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超过15%,高等教育就开始向“大众教育阶段”迈进;当高等教育接纳的学生占适龄青年总数的50%时,高等教育则进入一个革命性的历史时期.即“普及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tin Trow)在1973年提出的,按照他的理论,高等教育可划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内的为英才(即精英)教育阶段;在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根据这一理论,美国早在1940年就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西方各国在60-70年代都陆续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以来,日本确立并实施了观光立国战略。该战略是基于日本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旅游产业重要作用的体现,也是日本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观光立国行动计划”标志着日本“观光立国”战略步入了正式实施阶段。《推进观光立国基本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日本“观光立国”战略进入了新的阶段。日本的观光立国战略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效,其经验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按照惯例。学校职业教育只是在高中阶段才鼓励学生们认识各种职业,并开始选择那些支持和强化个人职业兴趣的课程。但在今天,美国各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职业教育工作们已经越来越充分地意识到,学生的职业兴趣应该从更早。即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建立。对此,农业教育工作们普遍认同。他们认为。美国一直缺乏农业化,大多数民众并不在农场生活。也不直接参加农业生产。近几十年来,农业知识教育日渐缩减,从而越发需要学校特别加强农业教育。而作为农业教育工作,也确实有责任通过各种形式,介绍和讲解日益发展的农业生物工程科学和近年来出现的“新农业”概念,不断启发人们对农业的兴趣。加强初中阶段的农业教育,并为他们提供令人必奋的新的职业道路。  相似文献   

8.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和问题 (一)总体规模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到1995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935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57.2%。天津市1997年底,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18.84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68.06%。职业教育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实现全国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兵库教育大学简介北京师范大学苏真一、新型的培养高水平教师的大学本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在国际上掀起新技术革命浪朝后,日本政府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从原来的“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用发展科技来促进国家的繁荣并与欧美各国...  相似文献   

10.
《莫雷尔法案》的颁布是美国实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此重大变革之前美国实用高等教育已进行了长期探索和积累,高等农业教育即为其中代表性学科。以高等农业教育为中心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发现,其产生和发展受到欧洲高等教育传统、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国内教育政策、学会组织、杰出领袖等要素的直接推动。基于组织变迁视角对这一时期美国的高等农业教育进行历时性考察可以发现,其表现出农业课程进入学院(大学)期、专门农业机构建立期、新型农学院建立期三个显著发展阶段,并整体表达出强烈的特征转向。以高等农业教育为典型的实用高等教育是此阶段美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本土化的积极探索,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同时对当代实用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态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问题的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 (MartinTrow)于1973年6月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分别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根据我国政府在2001年公布的《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我国将在2005年实现高等教育入学率15%的目标。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过渡阶段。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仅仅有“量”的增长是不够的 ,还需要“质”的变化 ①。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作为“质”的…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普及阶段(15%-50%),还有35%的发展空间,称之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是由高等职业教育功能所决定,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及受教育者个体素质提升的需求;“后大众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将进入理性发展时代,体系初步确立,并呈多层次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以“教育立国”闻名于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年来,日本高校大量地聘用兼职教师。在60年代,日本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曾经高达1:19,与美国和法国接近。可见日本高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极其繁重的。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教师平均负担学生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据1980年统计,国立大学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8.5;公立大学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9;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过度教育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1%,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根据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1976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被普遍接受,即高等教育发展经历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三个阶段,当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人数的15%时,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超过50%则进入普及化。因此,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   总被引:178,自引:0,他引:178  
一、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 20世纪 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 1993年 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 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 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 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 IT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 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  相似文献   

16.
从大众化到普及化——北京高等教育发展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尔.特罗(M.Trow,1926~)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做出重大贡献,最突出的是他在60年代末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将高等教育划分为“英才”(Elite)、“大众”(Mass)、“普及”(Universal)三个发展阶段。这一理论对于国际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教育结构发展趋势据《文汇报》报道,国内近百名专家经过3年多的努力,完成了“21世纪中国教育结构研究”。课题主持人郝克明研究员描绘了新世纪我国教育结构发展的总体趋势。高教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巩固普及并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有较大的扩展。到2005年,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将从1999年的10.5%提高到15%左右,即进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逐步发展而不是迅速膨胀的过程。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一、实现教育大发展后的课题我国关于日本教育的比较教育研究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对日本教育的研究也集中在人力资源政策对经济的贡献的问题上。战后日本在教育上的改革,更为明显的是教育的普及与数量上的迅速的扩张支撑着日本经济的高度成长,为完成日本的赶超型发展作出了最为基础的、重要的贡献。在支撑日本战后发展的三大支柱(贸易立国、技术立国、教育立国)中,“教育立国”是最为基础的国策和发展动力。以上的观点可以说就是这一时期对日本教育的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9.
匈奴以牧业立国,鄙视农业,但因生活的需要,从汉地引进了粮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匈奴自身的农业也发展起来,这是受汉人影响的结果。匈奴俗本贱老,但自呼韩邪单于后,南单于名号中皆加“若鞮”(意为“孝”)二字,这是受汉帝说“孝”的影响。“相”、“都尉”本为中原官职名,后被匈奴所袭用.也是受了汉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迅速增长并逐渐趋向大众化.这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如果高等教育只能为15%以下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它就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超过15%,高等教育就开始向“大众教育阶段”迈进:当高等教育接纳的学生占适龄青年总数的50%时.高等教育则进入一个革命性的历史时期.即“普及教育阶段”。就世界整体情况而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在有数据可比的153个国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