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泊沉积物作为环境物质迁移的宿体,记录了区域及全球环境变化的信息。湖泊沉积记录具有时序分辨率高、信息灵敏的特点,在恢复和重建近代短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中具有深海沉积和黄土堆积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湖泊沉积记录中环境信息的高分辨识别与提取有赖于对各种湖泊沉积地球化学过程的深刻了解和认识。云贵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翼斜坡,是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汇影响地区。该区湖泊以汇水面积较小、入湖河流较短、湖水较深而独具特色。基于现代湖泊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国际前沿性和有待深入研究之处,以及云贵高原湖泊特殊的水文和环境地质条件,并考虑到国内已有研究基础和人员、技术支撑条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了由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万国江研究员负责的重点项目“云贵湖泊现代沉积地球化学过程及环境信息的辨识与提取”。  相似文献   

2.
<正>在不久前举行的"行星科学展望2050研讨会"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一个疯狂的想法:在火星周围设置一个巨大的人工磁气圈,以恢复火星的大气层,使其变得宜居。火星是那么的吸引地球人,为了将火星环境"地球化",即把火星改造成接近地球的可供人类移居的环境,科学家提出了不少异想天开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在地球物理勘察技术上也在不断发展成熟,这对于提高地质资源开发的质质以及地质灾害的防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对环境地球勘察技术的特点和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环境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和地球科学各自自成体系,已经发展了几千年。近二十年来,随着空间探索的巨大进展,形成了急速发展的新兴学科体系──空间科学。研究日地空间环境的性质,以及在空间环境中研究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并发展相应的技术,这就是空间科学涉及的领域。正是由于空间科学和技术的进展,不仅形成了在天文学和地球科学中都处于学科前沿的空间天文学和空间地球科学,而且把日地系统联系成一个整体,定量地研究各种事件的因果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是人类及万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揭示地球深部奥秘,是解决人类能源、资源和生存空间等问题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地球深部充斥着坚硬的岩石,处于高温高压极端环境,深地探测技术不成熟,致使人类对地球深部仍知之甚少。地球内部物质是怎么分布和运动的?能量是怎么转移的?对人类生存的表生环境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系列基础问题仍悬而未决,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类对地球深部的探索和应用。因此,2010年,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已成为地质灾害监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进展>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6年,双月刊.其主要任务是评述国内外地球科学以及资源、环境科学的研究进展,提供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综合性主题研究资料,报道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信息,推动高新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促进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环境领域是中科院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支重要战略力量。在60年发展历程中.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为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简要回顾了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60年来的发展历程,列举了各个时期在固体地球科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与区域农业、环境科学与技术、全球变化研究等领域的主要科技进展与突出贡献,并对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50年前第一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遥感”的诞生,使得人类掌握了利用对地观测技术获取地球客观而现实的时空信息、从空间高度分析并认识地球系统宏观变化规律的手段。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地球研究中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在遥感问世50年之际,在世界面临环境、资源、能源、灾害以及全球变化等挑战背景下,分析国际和我国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剖析空间对地观测的科学内涵和应用方向,对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让遥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6)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必然向其他行星移民。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环境也类似地球,随着火箭技术的进步,通过在地球表面和国际空间站的模拟,人类必将达到移民火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科技快递     
正地球臭氧层恢复有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近日表示,经过国际社会的努力,地球臭氧层几十年内有望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来自多个国家的近300位科学家对地球臭氧层进行了一项评估,显示《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实施以来,破坏臭氧层的氟氯化碳等气体在大气中的丰度逐渐降低。近年有迹象表明,地球臭氧层正在逐渐恢复。如果议定书能得到全面执行,中纬度地区和北极上空的臭氧层有望本世纪中叶前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南极部分地区有望晚些时候达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  相似文献   

12.
蝌蚪互答     
2013年第7期张宇强读者问:听说科学家提取了猛犸象的血液,如果复活这些史前动物,会不会影响地球的环境?可能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猛犸象被复活之后能不能适应地球的环境。为什么猛犸象会灭亡,就是因为没有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如果现在复活了  相似文献   

13.
“数字地球”就是说用数字化的手段,将地球上的环境载入到电脑中,实现多分辨率、三维、乃至多维的对地球的描述。数字地球的核心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中最基础的技术核心是“三S”技术及其集成技术。数字地球使人类的生活得以改善,为我们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10,(7):8-10
<正>700年后地球会怎样?在2009年公映的美国科幻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或译为《机器人瓦利》)中,有这样的场景:距今700年以后,由于人类无度地破坏环境,使地球变成了漂浮在太空中的一个大垃圾球,而所有的地球人都已经分乘巨大的飞船离开地球,移居太空;地球上满目疮痍,除了满坑满谷中空无一人的摩天  相似文献   

15.
正上世纪60年代初,一门新兴技术悄然兴起,这就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起步的遥感。195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个地球人造卫星"探索者一号",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地质、地理、气象、环境、农业等领域均出现了遥感的身影,涵盖紫  相似文献   

16.
随着火星探测车在火星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假想已经变成了事实,火星早期环境和地球早期环境十分类似,这让人们推测火星上曾经出现过生命。但是几十亿年之后,火星为何和地球变得如此不同呢?  相似文献   

17.
<正>何继善,湖南省浏阳县人。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副主任,原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何继善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技术及观测系统的研究,1999年,何继善院士创立了流场法堤坝管涌渗漏探测理论,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批能在汛期恶劣环境下准确探测堤坝管涌渗漏入口的仪器设备,并在十多个省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地球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对各领域相对孤立的探索转而强调自然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愈加关注地球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利用不断升级的观测方法、实验技术和大数据定量模型,研究地球系统内外层圈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以了解地球的整体行为和功能,是地球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未来的森林大火将可能会无法控制英国环境科学家宣称地球目前正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灾难以来最大的威胁,世界著名自然灾难专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学教授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惊人宣称:人类只剩7年时间来拯救地球和人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多样性即生命形式的多样性。纵观地球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历程,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时空格局受到了地球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在地球环境的演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福祉,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从青霉菌培养液中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从800多种牧草中筛选出抗条锈病的长穗偃麦草,成功实现偃麦草与小麦远缘杂交,培育出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的抗病"小偃"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